首页/百科/管理/管理知识/文章详细

国际物流系统

外汇网2021-06-22 10:38:23 501
什么是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构成。其中,储存和运输子系统是物流的两大支柱。

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达到其本身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运营的要求。

国际物流系统的构成

1、运输子系统

运输的作用是将商品运用价值执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商品通过国际货物运输作业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国际货物运输具有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运输费用在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中占有很大比重。国际运输首要包含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单据的处理以及投保等相关方面。

我国国际物流运输存在的首要困难是:

第一, 海运力量不足、航线不齐、港口较少等,影响了进出口货物及时流进流出,非凡是出口货物的运输愈加不足。 我国出口货物首要靠海运。当前尽管我国已拥有差不多2000万吨的运载能力,列为世界第八名,形成我国外运的主力,并能为第三国开展货运运营,但总运输力的上涨远远跟不上国际贸易发展的进展,运输力依然不足。90年代初期曾发生过的最严重的月份缺船量达30条。当前,现有的船型结构也尽不合理,中等船舶奇缺。受于船舶较大,运输间隔时间又长,这对要求批量小、需求供货快是很不适应的。我国港口不足和布局不合理也比较突出。比如我国输往中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太平洋、西非等地的货物差不多全部运到香港地区中转,如此运费高、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第二,铁路运输全面告急,内陆出口更问题。 我国同朝鲜、蒙古、独联体、越南等尽管有铁路联接,但运力依然不足。如供香港地区作为港口运输的货物中有 1/3是靠铁路运输,其运输量是很大的。又如内陆有的省份即便有货,而且有些货也是国际市场急需要的,但受于铁路运力不足也不能出售。

第三,航空运输力也不足,加之运价昂贵,很难适应外贸发展需要。80年代以来,世界空运货物已被普遍采取,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是很落后的。当前首要靠客运飞机捎带,真正的货运飞机数量少,年运量只有 20万吨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外贸发展的需要。

总之,为处理外贸出口运输的问题,务必由国家和地方联合发展船队,增速沿海码头建设和航空事业的成长。

2、仓储子系统

商品储存、保管使商品在其流通过程中处在一种或长或短的相对停滞状态,该种停滞是完全必要的。由于,商品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源源持续的流通过程。国际贸易和跨国运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厂或供给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须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是一个集和散的过程。它首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执行的。首要涉及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 保税制度是对特定的进口货物,在进境后,仍未确定内销或复出的最终去向前,暂缓缴纳进口税,并由海关监管的一种制度。这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对外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而采取的一项关税措施。 保税仓库是经海关准许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它务必具备专门储存、堆放货物的安全设施;健全的仓库治理制度和具体的仓库帐册,配备专门的经海关培训认可的专职治理人士。保税仓库的显现,为国际物流的海关仓储给予了既经济又便利的条件。有时会显现对货物不知最后作何处理的情形,这时买主(或卖主)将货物在保税仓库暂存一段时间。若货物最终复出口,则无须缴纳关税或其余税费;若货物将内销,可将纳税时间延迟到事实内销时为止。 从物流角度看,应尽量降低储存时间、储存数量,增速货物和资金周转,达到国际物流的高效率运作。

3、商品检验子系统

受于国际贸易和跨国运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致使商品检验形成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能否符合合同规定。如发现困难,可分清责任,向相关方面索赔。在买卖合同中,一般都订有商品检验条款,其首要内容有检验时间与地点、检验机构与检验确认、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等。

依据国际贸易惯例,商品检验时间与地点的规定可概括为三种做法:

一是在出口国检验。

可分为两种情形:在工厂检验,卖方只承受货物离厂前的责任,运输中品质、数量改变的风险概不负责;装船前或装船时检验,其品质和数量以当时的检验结果由准。买方对到货的品质与数量原则上一般不得提出异议。

二是在进口国检验。

包含卸货后在约定时期内检验和在买方运营处所或最后用户所在地查验两种情形。其检验结果可作为货物品质和数量的最后根据。在此条件下,卖方应承受运输过程中品质、重量改变的风险。

三是在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货物在装船前执行检验,以装运港双方约定的商检机构出具的确认作为议付货款的凭证,但货到目的港后,买方有复验权。如复验结果与合同规定不符,买方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但务必出具卖方答应的公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确认。

在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很多,包含卖方或制造厂商和买方或运用方的检验单位,有国家设立的商品检验机构以及民间设立的公证机构和行业协会附设的检验机构。在我国,统一治理和监督商品检验工作的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分支机构。究竟选定由哪个机构实行和提出检验确认,在买卖合同条款中,务必清晰加以规定。 商品检验确认即进出口商品经检验、鉴定后,应由检验机构出具具有法津效力的确认文件。如经买卖双方答应,也可采取由出口商品的生产单位和进口商品的运用部门出具确认的办法。检验证书是确认卖方所交货物在品质、重量、包装、卫生条件等方面能否与合同规定吻合根据。如与合同规定不符,买卖双方可据此作为拒收、索赔和理赔的根据。

另外,商品检验证也是议付货款的单据之一。 商品检验可按生产国的标准执行检验,或按买卖双方商量答应的标准执行检验,或按国际标准或国际习惯执行检验。商品检验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感官鉴定法和理化鉴定法两种。理化鉴定法对进出口商品检验更具有重要作用。理化鉴定法一般是采取各种化学试剂、仪器器械鉴定商品品质的方法,如化学鉴定法、光学仪器鉴定法、热学分析鉴定法、机械性能鉴定。

4、商品包装子系统

杜邦定律(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提出)觉得:63%的消费者是依据商品的包装装潢执行买入的,国际市场和消费者是通过商品来熟悉企业的,而商品的商标和包装就是企业的面孔,它反应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 当下我国出口商品存在的首要困难是:出口商品包装材料首要靠进口;包装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质量上不去;外贸企业运营者对出口商品包装缺乏现代意识,表当下缺乏现代包装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包装的信息观念。仍存在着重商品、轻包装","重商品出口、轻包装改进"等思想。

为提升商品包装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应提升广大外贸职工对出口商品包装工作重要性的熟悉,树立现代包装意识和包装观念;赶紧建立起一批出口商品包装工业基地,以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满足国际市场、国际物流系统对出口商品包装的各种非凡要求;认真组织好各种包装物料和包装容器的供给工作。这些包装物料、容器应具有品种多、规格齐全、批量小、改变快、交货时间急、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以便扩大外贸出口和创汇能力。

5、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首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跨国运营将寸步难行。国际物流信息的首要内容包含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渠道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 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所以要建立技术先进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国际贸易中EDI的成长是一个重要趋势。我国应当在国际物流中增强推广EDI的应用,建设国际贸易 和跨国运营的高速公路。

上述首要系统应当和配送系统、装搬系统以及流通加工系统等有机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建立我国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国际物流系统。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