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外汇掉期
外汇掉期是金融掉期产品的一种。金融掉期又称金融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依照预先约定的汇率、利率等条件,在一定期限内,相互交换一组资金,高达规避风险的目的。掉期业务结合了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避险操作,为规避中长期的汇率和利率风险给予了有力的工具。作为一项高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掉期的交易对象可以是资产,也可以是负债;可以是本金,也可以是利息。外币兑人民币的掉期业务实质上是外币兑人民币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的结合,整体来说,银行与客户商量签订掉期协议,分别约定即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远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客户按约定的即期汇率和交割日与银行执行人民币和外汇的转换,并按约定的远期汇率和交割日与银行执行反方向转换的业务。外汇掉期是国际外汇市场上常用的一种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
例,一家广东省内贸易公司向美国出口产品,收到货款100万美元。该公司需将货款兑换为人民币用于中国国内开支。同期,公司需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将在3个月后支付100万美元的货款。此时,这家贸易公司是持有美元,匮乏人民币资金,若当时的美元兑人民币为8.10,公司以8.10的单价将100万美元换成了810万人民币,三个月后需要美元时,公司还要去售汇(用人民币换回美元用于支付)。如此,公司在做两笔结售汇交易的同期,承受着汇率风险。假使三个月后人民币贬值为8.15,公司就务必用815万人民币换回100万美元,造成了5万人民币的损失。在中国银行开办掉期业务后,这家公司可以采取下方措施来对冲风险:叙做一笔3个月美元兑人民币掉期外汇买卖:即期出售100万美元购入相应的人民币,同期约定3个月后出售人民币购入100万美元。如果美元三个月年利率为3%,人民币三个月年利率为1.7%,中国银行利用利率评价理论加上风险预期再加上金融产品风险等级得出的掉期点数为-450,则客户换回美元的成本就固定为8.055。这样,公司处理了流动资金匮乏的困难,还高达了固定换汇成本和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功能和特点
外汇掉期
客户委托银行购入A货币,出售B货币,确定将来另一工作日反向操作,出售同等金额A货币,购入B货币。客户叙做远期外汇买卖后,因故需要提早交割,或者受于资金不足位或其它原因,不能按期交割,需要展期时,都可以通过叙交易外汇掉期买卖对原交易的交割时间执行调整。
一笔掉期外汇买卖可以看成由两笔交易金额相同、起息日不同、交易方向相反的外汇买卖构成的,所以一笔掉期外汇买卖具有一前一后两个起息日和两项约定的汇率水平。在掉期外汇买卖中,客户和银行按约定的汇率水平将一种货币转换为其他货币,在第一个起息日执行资金的交割,并按另一项约定的汇率将上述两种货币执行方向相反的转换,在第二个起息日执行资金的交割。
最常见的掉期交易是把一笔即期交易与一笔远期交易合在一起,等同于在望期出售甲货币买进乙货币的同期,反方向地买进远期甲货币、出售远期乙货币的外汇买卖交易。
案例:一家美国贸易公司在1月份预计4月1号将收到一笔欧元货款,为防范汇率风险,公司按远期汇率水平同银行叙做了一笔3个月远期外汇买卖,购入美元出售欧元,起息日为4月1号。但到了3月末,公司得知对方将延迟付款,在5月1号才可收到这笔货款。于是公司可以通过一笔1个月的掉期外汇买卖,将4月1号的头寸转换到5月1日。
若客户当前持有甲货币而需运用乙货币,但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又收回乙货币并将其换回甲货币,也可通过叙做掉期外汇买卖来固定换汇成本,防范风险。
一家日本贸易公司向美国出口产品,收到货款500万美元。该公司需将货款兑换为日元用于国内开支。同期公司需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并将在3个月后支付500万美元的货款。此时,公司可以采取下方措施:叙做一笔3个月USDJPY掉期外汇买卖:即期出售500万美元,购入相应的日元,3个月远期购入500万美元,出售相应的日元。通过上述交易,公司可以轧平其中的资金空缺,高达规避风险的目的。
掉期交易只做一笔交易,不必做两笔,交易成本较低
历史
外汇掉期
外汇掉期是交易双方约定以货币A交换一定数量的货币B,并以约定价格在将来的约定日期用货币A反向交换同样数量的货币B。外汇掉期形式灵活多样,但本质上均为利率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汇掉期市场迅猛发展,世界外汇掉期日均交易量从1989年的1900亿美元上涨到2004年的9440亿美元,从1995年起,世界外汇掉期交易的日交易量已逾过外汇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到2004年,分别为外汇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日交易量的1.5倍和4.5倍。2005年8月2号,中国人民银行下发《有关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相关困难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外汇掉期也被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用于从市场上收回流动性或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一部分国家(如瑞士、德国、英国、新加坡、泰国等)中央银行都曾(或正在)运用外汇掉期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以瑞士中央银举动例,受于瑞士政府财政赤字很小,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缺乏短时间政府债券工具,所以瑞士中央银行曾首要运用外汇掉期来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1993年瑞士中央银行未平仓外汇掉期合约金额最高曾高达基础货币的50%左右。
2005年11月末,经历接连12次升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从1%上升到4%。同期,美元一年期Libor也高达4.70%左右,高出相应期限的人民币货币市场利率2-3%。外汇资金运用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看好于增持美元资产,提升盈利能力,减轻人民币流动性导致的短时间投资阻力;同期,为规避汇率风险,商业银行期望在将来依然能以目前汇率水平换回人民币,并愿意从美元资产的投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弥补交易对手。在该种情形下,2005年11月25号,为适度回收流动性,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的稳定运行,中国人民银行选择国家开发银行等10家银行开展外汇掉期交易,中央银行即期出售美元,同期约定1年后以相同汇率买回美元,并相应收取美元与人民币的利差弥补。该次掉期交易量为60亿美元,中央银行收回基础货币484.83亿元人民币。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达4.5%,且市场广泛预期3月份将更深一步升到4.75%的水准。伴随美元与人民币利差的更深一步拉大,商业银行期望通过外汇掉期交易购入美元、投资国外美元资产,提升资产收益率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意向越来越强烈,相应愿意弥补交易对手的利差也就越大。
存在的风险
1、外汇掉期沦为外汇干预的风险
外汇掉期交易中包含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两部分。在缺乏有深度的外汇市场的情形下,这一远期汇价往往由中央银行来决定。假使中央银行报出的远期汇率首要是依照自己的主观想法执行定价,所得到的远期汇率往往与市场事实价格发生较大的偏差,这便会引起市场的波动。该种情形也可以看作是,掉期交易的远期部分消失了(远期汇率未依照市场客观执行定价),于是,交易就便得相似以外汇作为有关资产的直接公开市场操作。该种操作应当属于外汇干预,并非是外汇掉期。外汇掉期与外汇干预的区别首要在于交易的规模:前者一般被看做是用于控制国内流动性,而后者一般被看作是用于影响汇率。而且掉期交易比中央银行参与的其余外汇交易给市场导致的波动愈加强烈。
2、中央银行在外汇掉期中发生损失的风险
外汇掉期也可以与即期外汇干预(中央银行在望期市场买卖外汇)执行适当的组合,这就或许使中央银行承受重大的风险。
导致的影响
1、对汇率的影响
伴随市场对掉期的渐渐认识,假使中央银行又一次执行掉期操作,对即期市场汇率水平不会发生太大的影响。同期,中央银行将令继续通过在外汇市场发表声明,来执行口头影响,以平稳汇率水平。正如前所述,假使中央银行对远期汇率的确定首要依据利率平价理论客观的执行定价,而且即期外汇市场中,中央银行参与买卖没有发生大的改变,那么掉期操作中的远期汇率将令更深一步平稳远期汇价--在市场客观条件的定价基础上,通过中央银行权威者的运用,冲击市场投机资金,使远期汇率愈加趋向其均衡水平。
2、对中国国内利率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利率平价中影响中国利率环境的各个原因分析,不难得出,外汇掉期推出的短时间内(一周左右的时间)受于即期汇率的显著下滑致使中国短时间利率的上升。2005年内和2006年年初,从利率平价角度来说,中国国内利率环境平稳的机会会大一部分。市场利率环境首要是由市场资金量和中央银行对利率环境的立场所决定--债市资金量供大于求局势不会快速转变,经济改革金融改革要求市场低利率水平,伴随2005年10月中旬中央银行对市场低水平利率的调整来说,利率环境应当距中央银行的低水平利率低限相距不远。
3、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外汇掉期中的远期汇率是基于市场中的远期汇率报价,这必然强调了远期交易得以有效运用的要求--价格平稳,有关远期市场的深度和报价的及时得到性。这自然需要中国外汇远期市场应该继续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所以,开展外汇掉期操作为助推中国远期外汇市场的更深一步发展导致了又一个需求活力。同期,开展外汇掉期操作也有利于提升远期外汇交易的流动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伴随远期外汇市场的渐渐规范,今后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一连串的外汇市场衍生产品具有了不错的客观定价环境,这有助于中国外汇市场的更深一步发展,有助于各种外汇避险工具的应用,有助于中国汇率形成机制的尽早完全市场化,有助于中国资本的自由流动尽早达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