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平价理论(Mint Par Theory)
[编辑]
铸币平价定义
定义:含金量,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币能代表的价值,各国均规定了每一金铸币单位包含的黄金重量和成色,即含金量(Gold Content)。
定义:铸币平价,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其各自所含的含金量来折算。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铸币平价是金铸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比如,在1929年大危机以前,英国规定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Grains),成色为0.91667,即1英镑的纯含金量为 113.0016格令(123.27447×0.91667);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000,则含金量为纯金23.22格令(25.8×0.9000)。则:
1英镑=1英镑含金量/1美元含金量=113.0016/23.22=4.8665美元
定义:黄金输送点,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时的事实汇率,环绕铸币平价的适当的界限上下波动。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一般是在金平价之上加一个正负百分数,这一百分数是依据执行国际贸易的两国之输送费用和利息计算的。
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
比如,以1英镑计,运送黄金的各类费用约为0.03美元。此时,若美国对英国有国际收支逆差,则对英镑的需求增长,英镑汇率上涨。假使1英镑上涨至 4.8965美元(铸币平价4.8665美元加黄金输送点0.03美元)以上时,则美国人宁愿买入黄金运送至英国偿还其债务。反之若英国对美国有国际收支逆差,则会以1英镑4.8365美元(4.8665-0.03)的单价买卖外汇。
自此可见,金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界限是黄金输送点,汇率比较平稳。这一机制可显现为:
1. 假使当一国受于贸易收支逆差致使其以汇票支付的成本好于黄金输送点时,该国就会转而输出黄金。
2. 假使当一国受于贸易收支顺差致使其以汇票收入的收益成本差于黄金输送点时,该国就会转而输入黄金。
3. 该种金本位之下,各国货币的自动调节机制致使汇率维持了比较平稳的状态。
在首次世界大战暴发后,金铸币制度被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所替代。从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阶段,金本位制度崩溃,各国实施了纸币流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