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模型
正文
用定量方法构造的描述世界多部分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情况的模型。世界经济模型可分为理论模型和应用模型两类。理论模型用于研究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形式和渠道,如荷兰经济专家J.廷伯赫在50年代提出的关税同盟模型。应用模型用于预期世界经济改变和策划世界经济发展战略,如美国经济专家W.列昂捷夫和L.R.克莱因分别建立的世界经济模型。建立世界经济模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采取世界经济资料编制,如美国D.梅多斯建立的上涨极限模型。该种模型较粗糙,用于研究长期趋势。其他是将世界各国的经济模型用有关变量联结而成,如克莱因的世界经济模型。该种模型比较细致、精准,能对世界经济的成长执行短时间预期,并为将来在世界各国间策划一种通用的标准模型创造了条件。 发展概况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低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造成了调整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比如,世界性石油危机的打击使很多人认识到一国的经济发展直接依靠于国际经济波动的情况,务必把本国的宏观经济模型与世界经济模型连接起来加以考察,才可得到可信的结论。越是经济放开的国家越是这样。另一面,世界经济模型的变量、参数和方程多达数千个,需要采取计算机存储和更新资料、求解和修正参数,并执行多方案比较和评估。也正是在这一期间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世界经济模型给予了有效手段。80年代,不仅一部分国际组织,而且有的政府、大学和私人企业都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建立和应用世界经济模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W.福雷斯特和梅多斯分别于1971和1972年提出世界模型Ⅱ和世界模型Ⅲ。研究这两个模型的目的是探索下一个世纪危机的成长趋向。他们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用系统活力学的方法执行计算,结论是地球资源有限和人口日益上涨的冲突将于21世纪中叶致使世界性危机。他们提出世界平衡理论作为处理方案,要求停止人口上涨,制约工业发展,把地球资源消耗减弱到 1/8。1974年由M.梅萨罗维茨和E.佩斯特领导的一个小组提出生存战略模型和有机上涨理论。同年由阿根廷的A.O.埃雷拉领导的小组提出巴里洛希模型。这个模型的任务是探索高达满意生活条件的若干渠道。它把世界分成四个区域: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发达国家。他们觉得,通过集中的资金再分配就有机会控制各个地区的成长,危机的发生并没有在于非再生资源耗尽、环境污染和人口上涨过快等原因,而在于“错误的价值规律”和财富与权力分配不公平。他们还对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两个基本如果,并大差不差预期了高达满意生活条件的机会年限。就在此时,1973年日本东京大学贺屋教授指导下的一个小组提出发展新景界模型。这个模型把世界分成9个区域,目的是探求能缩减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差距的渠道,处理发展可控性困难。1976年J.廷伯赫领导完成了重建新秩序模型。这个模型的任务是提出在政治、经济、科技方面国际合作的新形式,以满足人类的需要。1973~1975年列昂捷夫领导下的一个小组对联合国制订今后30年(1970~1980,1980~1990,1990~2000)的国际发展战略的影响执行分析,提出一个世界经济的数学模型。他把世界分成15个区域:8个发达区域和7个发展中区域。这些区域又分成43个小区,通过进出口贸易互相联系起来。1977年在美国经济专家E.拉斯洛主持下完成了研究人类发展目标的模型。 建模方法编制世界经济模型的方法有投入产出法、计量经济学、线性规划、系统活力学等方法。这些方法有时互相结合运用。列昂捷夫等人为联合国编制的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对2000年前每10年的经济成长与发展环境、政策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研究,但不能评价生产活动和产能收入的构成等多种可相互替代的方案,也不能从中选取某种重要目标作为最佳方案。克莱因等人为联合国编制的用作短时间预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可用以分析世界生产水平、贸易流量、价格形态以及国际经济传递机制。联合国1970年接纳的世界计量经济学模型则是一种长期政策模型。联合国在80年代发展的动态线性规划模型,除能在空间上执行连接外,还能在时间上执行扩展的动态连接。该种模型能选取相互替代的方案,评价各种资源分配政策。福雷斯特和梅多斯等人用系统活力学建立的世界动态模型可模拟政策改变,分析世界人口、资源、生产和污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概括的经济上涨模型。 世界经济模型一般具有层次结构。在描述较高层次的世界发展过程时,可把世界分为若干国家和地区,彼此通过世界市场、国际协定、国际计划以及对环境和天气等的各种影响而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的动态特性取决于文化、政治、经济、资源、人口和科学技术进步等各方面的原因,可借助能反应世界特定困难的种种假定加以描述。世界发展过程下一层次的描述属于区域内部或国家一级的描述。这一层次的原因是人口、工业生产、食物生产、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社会进步、国家计划和管理体制等。 世界发展过程涉及复杂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态过程,很难用一个统一的精确的模型描述,所以在建模中需要将定量方法与运用人的经验的方法即定性方法相结合。一种可行的方案是将世界发展模型的计算机仿真看作人机系统,将人的经验通过人机交互引入仿真,而且使人起主导作用。配图
有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