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咨询咨询术语文章详细

大众传播

外汇网2021-06-19 17:13:24 52
大众传播的特质

依据马勒茨克(Gerhard Maletzke)的定义,大众传播须符合下方特质:

公开的(受众不为人际交往规模所囿)

利用科技发送手段

间接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

单向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不发生角色互换)

网络等新媒体的显现,更改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最明显特质。

面向分散的群体(受众是匿名的,无阶层和群组之分)。

大众传播研究的首要内容

有关发信者和受信者;

传播过程和传播模式;

传播机能和传播效果;

传播的社会责任和体制;

传播媒介的成长和社会作用及其与社会诸种关系的研究。

其中有关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承受民众的重视。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赋予人物、事件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社会地位。

美国社会学家P.F.拉扎斯菲尔德和R.K.默顿在《大众传播,大众爱好和有组织社会举动》(1949)一文中觉得,大众传播可以使社会事件和人物等正值化,树立威信,得到明显地位;也可使之威信扫地,败下阵来。

社会控制中介作用。

大众传播处在上层社会控制和广大成员之间的中介领域,能将某种公德和社会规范得到宣传和明朗化,广为人知,获得社会承认,使腐败现象承受舆论谴责。

模拟社会环境。

W.李普曼在《舆论》(1922)一书中提出“拟态环境”概念,觉得报纸给民众供应的消息和知识,即“头脑中的影像”能在民众生活中起到环境的作用。60年代末期以来,以电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对生活的打击和渗透作用,使民众又提出信息环境及其现代人性特点的改变困难。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