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外汇储备
外汇网2021-06-18 22:44:57
107
什么是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并不是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余储备资产的货币才可充当国际储备资产。高额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高速上涨的结果,显示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假使该种势头持续连续下去,也会导致适当的负面影响。">编辑]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目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是由一连串主客观的原因产生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本身的原因。(一)国内原因1、长期以来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外汇储备持续上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根本上表达是以往25年来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外资优惠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产生的。在国际收支困难上,中国政府长期确定的方针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稍有节余;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57亿美元,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外汇匮乏在我国差不多都形成一种常态。所以长期以来比较看重外汇储备的功能,觉得我国外储备越多越好,不足万不得已决不轻易动用。在外汇政策上显现为实施强制性结售汇制。同期受于我国自改革放开长期以来实施出口导向、外资导向和外汇政策“宽进严出”取向的结果,资金流人较为容易,而流出则需层层审批,致使经常项目大批顺差和FDI流人的持续增长。具体政策如下:(1)1979-1987年,国家对外贸企业运营统负盈亏,以财政补助支持外贸发展。改革放开初期,中国经济效率低下,为了配合引进外资政策,国家策划了一连串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为激励和支持企业出口,政府对外贸企业实行了出口卒 贴政策。(2)1988-1993年,补助政策与外贸承包运营责任制并举,助推对外贸易发展。国务院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运营责任制。当时仍未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实行承包制的同期依然保留中央财政对外贸的补助。(3)1994迄今,国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助推对外贸易发展。特别是人世后,国家对外贸的支持渐渐由直接与间接的财政补助,转向与国际规则接轨,渐渐以关税、税收、利率等手段来调节与助推对外贸易发展。另外,放开外贸运营权,扩大对外贸易主体;对外商投资实施很多包含税收减免,免税进口以及其余优惠以内的优惠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成长。(4)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外贸发展。我国从1985年4月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然而从2007年7月份开始,该政策渐渐降低。继7月1号出口退税新政实行后,商务部及海关总署于8月23号联手推行《加工贸易制约类商品目录》公告44号,共计2247个海关商品编码被列为加工贸易制约类商品,同期要求对制约类商品加工贸易实施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2、经济迅速发展与结构调整落后之间的冲突。2007年10月19号,吴晓灵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汇率政策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顺差是中国内部经济不均衡的反应,是由高积蓄、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困难产生的。在以往20多年里,在高积蓄率和高投资率支持下,中国经济的平均年上涨速度胜过了9%。就在此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但是,受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结构调整脚步经常处在落后状态。尤其是在近些年里,国内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工业发展高达新的水准之后,商品、资金和劳工市场都显现了过剩。生产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改变,无法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致使有效总需求不足,并更深一步产生就业问题和需求上涨乏力等困难。同期我们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价值少、地区差距大、城市化水平低等困难。这些都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和内部平衡的达到。经历多次利率调整而我国的居民积蓄依然很高。一国积蓄多,而有效投资和消费相对较少,其结果只能是过剩积蓄转移到国外,必然更深一步扩大国际收支顺差,进而使外汇储备连续增长。据统计,我国投资率由2001年36.5% 上涨到2006年42.7% ,同期,消费率则由61.4%下滑到50%。据世界银行{2006世界发展指标》,2004年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消费率为62% ,投资率为21%。其中,发展中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9% ,投资率为23% ;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58% ,投资率为26% ;高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3%,投资率为20%。可见,我国投资率比世界平均高20多个百分点,消费率则低10多个百分点,而且,消费率还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我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从2001年的50% 、50.1%和一0.1%变为2006年的38.9%、40.7% 和20.4% ,可以看出,投资和净出口已经形成拉动我国经济迅速上涨的两大首要原因。另外,贸易品部门的生产量力和上涨速度,以及对外放开程度显著快于非贸易品部门,形成出口上涨和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连续扩大的基础。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正是国内消费需求上涨较快的领域,但相对于贸易品部门来说,我国非贸易品部门生产效率提升较慢,放开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上涨的需要,也就形成压抑国内消费上涨的首要原因之一。3、国内汇率制度缺乏充分弹性。从1994年1月1号起,国务院决定更深一步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人民币汇率并轨,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暴发,影响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度,人民币汇率遭遇了强烈的贬值阻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平稳,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被逼偏离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设计初衷,渐渐变相形成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2005年7月21号我国又一次执行汇率制度改革,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执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受于我国长期以来外汇管制较严,依据IMF的汇率制度分类,与其余国家对比我国的汇率制度仍是缺乏弹性的(如表1)。而国际收开支现双顺差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非弹性汇率制的存在,由于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经常收支顺差(逆差)必然等于金融、资本收支逆差(顺差),外汇储备原则上不发生改变。但在非弹性汇率制下,为维护某一基本不变的汇率水平,政府务必买人胜过需求的外汇供给,否则外汇汇率要下挫,本币汇率要上升,其结果贸易顺差和资本流人就转化为外汇储备。目前中国面对热钱的涌人,务必增强对热钱的监督,平稳市场预期,达到有序调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觉得,目前中国面对的热钱涌人,“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国际资本对人民币增值的强烈预期,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中国贸易结构的不均衡和汇率机制的相对不灵活。”于是,在不灵活的汇率机制下,“预期增值一本币增值一更深一步预期增值一本币继续增值”会形成一个恶性本币增值周期。所以,要更改或者说有序化热钱的流动,最核心的措施就是增长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加速汇率改革脚步,实行合理的外汇管理制度。(二)国际原因1、经济世界化以及世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经济世界化以及世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是中国国际收支连续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纷纷将纺织制衣、塑料玩具以及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等低收入国家。中国经济恰好已形成了基本的放开态势,因此自但是然地融人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近年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世界高科技泡沫破灭,更深一步加速了世界规模内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就在此时,中国对外放开持续扩大,加上国内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中国渐渐形成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首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从1981年到1999年的18年中,我国出口的年均上涨速度为12.9% ,但是一般贸易出口的年均上涨率仅为7.7% ,均差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上涨率,而加工贸易出口的年均上涨率达到29.5% ,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4.8% 分别上升到56.9% ,加工贸易已经形成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年中国的总出口是7620亿美元,加工贸易占据55%左右。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总额是177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顺差将差不多1900亿美元。大批贸易顺差使外汇储备逐年增长,以至当前处在高额状态。李扬先生说:从总的向上瞧,中国贸易顺差很大,但是,从结构向上瞧,中国导致对两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和欧盟)顺差,而对其余国家均为逆差。美中贸易顺差不是汇率困难,而是经济结构困难。由于中国是后发国家,而且正在执行强烈的经济结构调整,所以迅速形成世界制造中心。 2、人民币增值预期原因。近些年来,美元连续大幅贬值,给钉住美元或货币篮子美中元比重过高的很多亚洲货币以重大的增值阻力,特别是人民币,施压其增值将对亚洲货币增值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近些年来人民币增值的程度仍在持续扩大,从名义上看1994年到200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增值了5%左右,假使顾虑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物价行情,人民币对美元事实有效汇率增值了20%左右。特别是从2005年7月21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称开始实施以市场为调节机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正持续放出着它的弹性。两年中人民币兑美元总计增值已逾过了10%(如图1)。有由于此,巨额国际热钱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国内市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人民币投机狂潮。人民币增值预期与外汇储备的联系显现为:一面,外汇储备的迅速上涨致使了人民币增值的预期;另一面,人民币增值预期的形成又助长了外汇储备的增长。由于国外投资人对人民币增值有很强的预期,所以很多的热钱流入了资本市场,产生了当下的股市泡沫。同期受于国外投资人对人民币增值的预期,投资均为向内流动,而国内的投资人本该对自己的资产组合执行多元化投资,可以把资本流向日本、欧洲、美国等地,但是人民币增值致使了国内股市的回报预期的提升,加之投资国外的制约,国内股市成了首要的投资目标,这也就加重了国内资产泡沫的形成。l8 多年来,我国结售汇顺差远大于贸易顺差,转移收入显著增多。3、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现今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渐渐形成的,其不合理性首要表当下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狭隘的国际金融霸权和国际金融资本无序流动等三个方面。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和狭隘的金融霸权是国际金融体系无序性的首要表现,也是当代国际金融体系连续动荡的根源。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受于没有真正的最后贷款人,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实际上无人可以救助,尤其是像中国如此的成长中大国更是这样。所以,低收入国家为防范金融风险,必须积攒大批的外汇储备。到2007年7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逾过1.4万亿美元。假使说该种格局或许会产生某种资源不合理配置困难的话,那么其根源正是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当前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格局。">编辑]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1.持有外汇储备机会成本大依据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从2004年至今,我国外汇储备结构显现为,大概其中的8%是日元资产、22%是欧元资产、70%是美元资产。同期,我国外汇储备在各国的投资途径以该国币种的国债和银行积蓄为主,其投资回报率很低,在以往几年间一直处在1%-6%的规模内,特别是2004年以后,整体外汇储备的投资回报率均不胜过5%。而同一期间我国国内的投资收益都比它高,即便是利润率偏低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业、日用品制造业的收益率亦在10%左右,这还不包含伴随投资所造成的收入增长而增长的社会效益。从中可见,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的可能成本是何等重大。2.外汇储备面对缩水风险尽管我国官方从未清晰发布外汇储备的结构,但是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以美元为主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受于新的汇率政策放松了对人民币汇率的管制,人民币对美元开始稳健增值。在2008年4月10号,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9920元,击穿了7元大关,总计增值约16%。人民币对美元的增值产生了我国外汇储备美中元资产的缩水,使国民财富遭受损失。此外,美国的次贷危机严重地冲击了美国经济,致使美元疲软,这更深一步加重我国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3.诱发通胀伴随外汇储备的上涨,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也被逼增长。外汇占款过多,基础货币投放量过大,诱发国内的通胀。尽管中央银行通过持续地增发票据来冲外汇占款,但基础货币回笼的强度依然远远未能“覆盖”外汇占款的迅激增长,对冲的强度有限。粗略地计算,中央银行对于外汇占款的对冲率大概高达70%,而余下的约30%的外汇占款投放将直接增长我国广义货币提供量(M2),产生国内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4.放大人民币增值的阻力我国外汇储备范围十分重大,致使外汇市场上的外汇提供量非常足够,致使人民币存在增值阻力。人民币增值会降低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致使出口下滑,冲击我国经济发展。为了减轻该种阻力,平稳人民币币值,中央银行被逼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多余的外汇,如此却更深一步加重外汇储备范围的扩张。外汇储备范围的持续扩大,必然致使更大的人民币增值阻力。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编辑]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第一,“外汇占款之困”。受于实施强制结售汇制,中央银行被逼购入大批外汇,使外汇占款形成基础货币提供的首要渠道,发行的中央银行票据逐渐增多,负债成本也越来越大,币值增值阻力加大。为缩减流动性,又必须两度加息,三调准备金率。如脱缰野马的贸易、资本双顺差,重大无比的官方储备,与基础货币提供挂钩的外汇管制对中央银行在利用汇率和储备管理,调节内外经济失衡的货币政策手段两方面首尾很难相顾,反而引致各种对汇率的非议和贸易摩擦第二,时时面对美元资产贬值的风险。过分依靠美元资产的外汇储备结构只能形成“金融恐怖平衡”.所以,将储备资产多元化疑似形成必然选择。但是,不能忽略的是现有储备资产结构正是依靠外部出口拉动经济上涨的模式,和以美元作为首要计值和结算货币的产物。与其它东亚经济体一样,美元作为首要的交易货币,占贸易的80%以上,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必定致使美元为主的储备资产结构。即使调整美元主导的资产结构,也需要充足的可替代资产,欧元前景不明,日元更是自顾不暇。而短时间内将美元国债调整为美元公司债或政府担保的抵押债券,也存在重大的交易成本。第三,巨额的储备是产生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 各种意见首要分为两类,其一是在国内运用,或划拨社保基金,注资银行,设立基金,或改观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等,显然这是中央银行的举债举动,加大通货的阻力。其二是针对执行大范围的海外采购或投资,。这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困难在于一是此类投资缺乏充足的流动性,二是假使买入的商品流入国内市场,最终依旧会转换为人民币资产。">编辑]处理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弊端的对策外汇储备范围应是适度的,为适当地控制其上涨范围,可采取如下对策:(一)增长进口,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激励商业银行增长对企业的美元贷款,支持国内企业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增强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合作,助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二)实施意向结售汇,完善人民币的汇率的决定基础要更深一步放宽对经常项下的外汇制约,包含对旅行、留学等外汇汇兑的制约,逐渐取消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提升外汇供求关系的市场化程度;更深一步减弱甚至完全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对个别产业复苏征收投资方向调节税、环境保护税,通过环保、税收等手段,增强对环境、能源、资源组成阻力的投资项目的制约,对其产品出El可加征环境保护税:扩大对海外资源的投资和技术产品的收购:逐渐扩大QDn的范围和投资品种,提升投机资本进出的风险成本:赶紧推动基础利率的形成,建立和完善外汇远期、期货和期权市常实施意向结售汇,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三)扩大人民币的浮动程度,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助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度,扩大外汇交易主体、放开首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提升外汇交易范围,降低中央银行干预市场的频度,同期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程度,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编辑]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1)有助于保证我国偿还外债。保证对外债的还本付息是每个国家外汇储备的作用之一。我国的外汇储备保留额度,与相应的外债范围和外债结构是息息有关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截止 2007年底,我国外债余额为3736.18亿美元(不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底增长506.30亿美元,上升 15.68%。其中,中长期外债(余下期限)余额1535.34亿美元,比上年底增长141.74亿美元,上涨 10.17%,占外债余额的41.09%;短时间外债余额2200.84亿美元,增长364.56亿美元,上涨19.85%,占外债余额的58.91%。据初步计算,2007年我国外债偿债率为1.98%,债务率为27.84%,负债率为11.52%,短时间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为14.40%,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而我国的现实情形是短时间外债比例过大,这会给我国债务偿还导致沉重的阻力。所以,我们还务必维持适当的外汇储备范围,并使其与债务结构相匹配,提升清偿能力。(2)有助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这首要体当下下方两点。一是当国际市场显现改变致使出口锐减,或因季节性原因及突发性事件产生临时国际收支逆差时,国家可动用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无须采取压缩进口等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的制约性措施。二是当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失衡,需要执行紧急或长期调整时,国家可以动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执行调节,以缓和调整过程中的外部打击,进而减弱各种措施对国内供求均衡所导致的负效应,保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平稳发展。(3)有助于推动资本项目放开和人民币自由兑换。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创造条件,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放开和最终达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我国已经达到经常项目放开,履行WTO允诺放松外汇管制,逐渐推动资本项目放开,为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做准备,这是我国当前面对的现实困难。而推动资本项目放开,达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国家务必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4)有助于达到支持国内企业“迈出去”的战略目标。我国执行积极主动的外汇管制调整,更深一步放宽国外投资的外汇制约,以支持中国企业“迈出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早在2006年4月27号就表露,我国正计划取消全国国外投资用汇范围制约,以满足企业购汇执行国外投资的需要。而且将从新颁布《国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以便把近几年国外投资外汇改革的试点经验以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加以清晰和巩固。同期逐渐放宽机构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范围、品种等制约,主张在扩大对外金融投资方面获得新进度。所以,足够的外汇储备能为达到支持国内企业“迈出去”战略供应强大的资金保证。2、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1)增长了人民币汇率增值阻力,加重了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连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被觉得是增长我国人民币汇率增值阻力的最直接、最首要的原因。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而导致的人民币增值阻力具有适当的虚增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强制结售汇制度的产物。强制结售汇制度使中央银行事实上扮演了外汇市场最终出清者的角色,而包含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以内的外汇需求承受高度压抑,产生虚假的“供”大于“求”,很难真实反应外汇供求水平,使由供求形成的单价与事实价格相背离。(2)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贸易顺差首要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出口上涨,而国有企业加工贸易上涨乏力。加工贸易的成长即使有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出口上涨,但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适当的不利影响。一面,产生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连续上涨的动力。另一面,影响了国内有关原料工业的成长,不利于动员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运营主体的格局,产生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员作用。(3)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受于国际经济发展不均衡,人民币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在人民币缺乏弹性的汇率政策下,外部资本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改变等经济困难输入到国内,显现为高价进口和廉价出口。如此致使中国商品的国际销售价格较低,在国内加工制造能力过剩的前提下,每年形成重大贸易顺差,持续加深人民币增值预期。同期还产生资本项目下外币的国际过剩资本输入到中国,特别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困难演变形成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困难,使国内利率政策、其余金融和财政政策失去原先的效力,产生国民福利的损失。中国经济外部不平衡导致了国内人民币流动性过剩,人民币汇率弹性不足等困难,而且我国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4)加大了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首要是利率风险,它是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的波动通过存款、贷款、拆借等业务影响商业运营成本和收益的机会性。2007年中国向国外借债3736.18亿美元,存在着高额的可能成本损失。外汇储备事实是对国外事实资源的买入力,它们若得到有效利用,就可以增长国内投资和加速经济发展。所以,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实质是将这些事实资源储备起来,牺牲和放弃利用它们来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可能。这是一种经济效益的损失,是持有外汇储备的可能成本,也就是运用国外事实资源的投资收益率的损失。受于外汇储备的可能成本等于其用于国内外投资发展经济的收益率,胜过需求的外汇储备则代表着收益的降低和机会成本的加大。我国每年要引进大概6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同期,我国又持着差不多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一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降低,另一面却是借钱给国外,其潜在的可能成本是重大的。参考文献
↑ 许跃辉,陈春.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及成因分析.学术界2008年2期
↑ 程金华.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风险及对策.2010-04-09
↑ 3.0 3.1 张洁赢.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及对策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11期
↑ 魏章友.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当代经济2008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推荐文章
- 黑马在线:均线实战利器 8000 阅读
- 短线交易技术:外汇短线博弈精讲 3446 阅读
- MACD震荡指标入门与技巧 3582 阅读
- 黄金操盘高手实战交易技巧 3798 阅读
- 做精一张图 2740 阅读
热门文章
- 港币符号与美元符号的区别是什么啊? 21718 阅读
- 我国各大银行汇率为什么不一样啊? 9881 阅读
- 越南盾对人民币怎么算的?越南盾对人民币汇率换算方法是什么 8935 阅读
- 黑马在线:均线实战利器 8000 阅读
- 小白经济学 757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