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要
中央银行向财政上缴利润,首要是财政政策,也是货币政策,还将投放基础货币。但事实上预期不将对流动性造成显著影响,这超一万亿的资金是定向为财政推动的,相当于提升赤字率近0.9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财政的乐观性,接下去的基础设施建设表现也适合期望。
3月8日,中央银行公布新闻表明,“今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胜过1万亿元,首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长对地方转移支付”。如何理解中央银行利润上缴?
1
首要是财政政策
理论上来看,财政是中央银行的股东,所以在财政面前,中央银行和其余央企、国企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所以中央银行上缴利润胜过一万亿元,直接增长了财政收入,赤字率变相提升近0.9个百分点。
即使今年财政赤字率计划的并没有高(2.8%),但一面会有很多的资金从去年结转到今年(参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地方财政调入资金及运用结转结余1.06万亿元)。另一面今年执行了让央企国企多上缴利润的方式来提升财政收入(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约1.65万亿元),单斟酌这一项就相当于提升赤字率1.4个百分点。有这两层面的增量收入支持,今年财政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两项的合计开支增速恐会靠近13%,财政支持强度可期。
2
又是货币政策
但与其余央企、国企不同,中央银行上缴利润事实上是把中央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变为了负债项的财政存款,伴随财政存款投放,就会形成基础货币,因此中央银行上缴利润,既是财政政策,也是货币政策,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同期,中央银行也强调“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不会产生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
3
流动性影响不大
一面,中央银行清晰“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也就代表着这超一万亿的基础货币投放是逐渐执行的,并没有会一次性造成明显的流动性打击。而且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降低其余操作的货币投放量,降低对于流动性的影响。
另一面,中央银行已反复强调,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应盯紧“价”而非“量”,首要是看银行间利率。从1月降息以后,DR007利率就保持在2.1%左右震荡。我们预期,中央银行仍会通过其余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执行调控,银行间利率未必会下探,中央银行利润上缴的操作对流动性大约率不会造成显著影响。
4
边际有助于股、有好处空头债
综上来说,中央银行上缴的资金是定向为财政推动的,并没有将对流动性造成显著影响,所以整体上这一操作更倾向于财政政策,相当于提升了近0.9个百分点的赤字率,意在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伴随政策见效、信用逐渐扩张,利率或趋上涨。
往前看,我们坚持看法:货币政策层面,中央银行的发力着重在宽信用,而且任然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或应减弱对接下去逆回购降息的预计;财政政策上,资金端无需太过担忧,包含这次的中央银行上缴利润等操作都表明了财政仍有空间,而从投往上看,财政着重将发力基础设施建设,后续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可期望待;而其余层面政策多在连续倒向乐观,特别是最近多个城市的信贷、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政策已经开始放松,房地产政策或更深一步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