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动机理论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说,突出的遗产动机理论首要有三个:利他遗产动机、策略遗产动机和偶然遗产动机。这三个理论对于指导具体的经验研究造成了积极的影响。
遗产动机理论
利他遗产动机是指年长一代将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和财富留给下一代的经济举动,反应的是年长一代对将来一代福利的关心和无私奉献,尤其是他们的孩子和孙子(女)。利他遗产动机形成家庭内世代连接的一种纽带,可以使家庭香火保持持续(Barro,1974;Becker,1981)。代际之间的利他遗产动机首要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遗产将取决于下一代的相对经济情况,即当代际之间的经济情况大体相当时,遗产会是少量的;当年长一代相当富足时,那么留下的遗产将丰厚。第二个方面的意义是在家庭户的层次上,上一代将令把最大的遗产留给最不富裕的孩子。
策略遗产动机特指遗产是代际之间促成或明或暗的契约的结果。代际之间的财富转移下方一代的举动显现为条件,也是说遗嘱人用遗产来影响遗产或许的接受者的举动。当父母威胁要剥夺不孝子女的继承权,或当父母用祖传遗物奖赏很孝顺的孩子时,该种影响恐怕非常显著(Bernheimetal.,1985)。比如,父母或许会以在将来留下遗产为诱饵来诱导孩子在他们年老时供应照料服务。
偶然遗产动机指的是,消费者没有遗产动机,但受于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存在着固有的未知性,为了降低该种未知性,留下遗产作为必要的预防措施(Davies,1981;Yaari,1965)。个人有机会在死亡前消费掉他所有的资产,但是受于死亡的日期是不确定的,他们在死亡时仍有资产没有消费完,所以,会留下一部分遗产。该种遗产动机相对于其余遗产动机来看,是偶然的、不确定的。
经济模型
经济专家一般用迭代模型分析代际之间的交换。在利他遗产动机分析中一般假定有两代人,父代(p)和子代(k)。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是自私的,他的效用只他自己的消费函数,ck。相反,父代是利他的,不仅关心自己的消费,cp,还关心孩子的效用,他们各自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k(ck)、Up[cp,Uk(ck)]。假使a表明孩子向父母供应的服务,那么:Up=Up[cp,a,Uk(ck)]
策略遗产动机保持上述模型,假定捐赠人的效用函数为Up(cp,a1,…,an,U1…..,UN),an是第n个受益者的服务行动,Un是这个受益人的效用,更深一步讲,Un是an和cn(第n人的消费)的函数,Un(an,cn)。Un(an,cn)。βn表明每个受益人得到的那部分遗产,yp表明父代的收入。那么,捐赠人的效用为:
maxU(cp,a,U1…..,UN)a,β,cp所以:Un=Un[an,cn+βn(yp-cp)]。偶然遗产动机的经济模型假定消费者用保险票据,而不用定期票据持有资产,这致使消费者的遗产自动为零,不管他什么时间死亡(详见Davies,1981;Yaari,1965)。
仍有一种方法用生命周期消费模型来分析预期遗产和事实遗产及其遗产分配,以此检验上述的三个遗产动机理论(详见Yaari,1965;Hurd,1989、2002;HurdandSmith,2001)。
经验分析
遗产动机经济学
1、报告来源实证研究需要大批和大型的纵向跟踪调查,美国调查首要有:健康与退休研究调查(HRS)、高寿老年人的资产与健康动力调查(AHEAD)、大萧条期间的儿童调查(CODA)、战争-婴儿同批人调查。HRS是一项全国性调查,1992年执行第一次调查,大概调查了7,600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中起码有一人是1931-1941年出生的同批人。AHEAD包含6,052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起码有一人在1923年或更早年份出生,1993年执行第一次调查。这两项调查每两年实行一次,到1998年,共完成了4次HRS和3次AHEAD调查。1998年,这些调查访问的出生同批人分别扩展为1924-193(CODA调查的同批人有2,320个家庭户)和1942-1947(战争-婴儿调查包含2,528个家庭户)。英国首要有1968-1995年家庭开支调查(FES),调查了约7000个家庭户。意大利首要有1985-1996年家庭预算调查(SFB)等等。正是所有这些调查为遗产动机研究给予了牢靠的报告基础。
2、检验遗产动机理论的经验分析
有学者发现遗产趋向于在兄弟姐妹之间均分,这个结果对“遗产是弥补性的”说法提出了质疑(Menchik,1980、1988)。另一项经验研究也证明遗产不是弥补性的,大部分遗产在孩子中间均匀分配,对于大部分富裕的家庭,经验报告不支持利他遗产动机理论,但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有许多的凭证支持利他遗产动机理论(Wilhelm,1996)。但也有研究证明大部分父母并没有是均匀地分配他们的遗产,在家庭之间和家庭内,遗产是弥补性的,在接受者-死者的关系和接承受的遗产之间存在相反或零关系,这个结论表明“作为支付手段的遗产”困难还没有得到彻底处理(Tomes,1981、1988)。更深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保障造成的终生财富的增长不影响遗产举动(DavidandMenchik,1985)。
有学者利用交换模型研究遗产举动,发现经验分析支持策略遗产动机理论,用孩子探望和电话问候的频率来测量孩子供应的服务,与潜在的资产的多少存在正的有关关系,而且,服务与潜在的资产的有关关系取决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对于多子女家庭来看,许多的潜在遗产代表着许多的服务,但独生子女家庭,该种关系不存在(Bernheimetal.,1985)。但是,赫德等(HurdandWang,1991)觉得他们的研究方法不恰当,没有发现作为遗产的财富与孩子的照料之间的正有关关系,他们运用退休史调查(RHS)的报告,分析结果不支持策略遗产动机理论。一项有关日本的研究表示,拥有大批资产和收入的老年人与孩子共同居住的几率提升,愿意是父母的策略遗产动机(Otake,1991)。
3、遗产动机与消费积蓄举动
代际之间的财富转移在总资本积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预期美国财富积攒中大概有五分之四来因为代际财富转移(KotlikoffandSummers,1981;Kotlikoff,1988)。也有学者预期这个数字不足四分之一(Modigliani,1988)。
有关遗产动机的力度,有经验研究显示:私人积蓄承受遗产动机的强烈影响,这项研究的如果前提是:遗产动机从根本上更改对保险的立场。这项研究特别表示,在老年人中,社会保障中的年金收益明显增长了人寿保险财产的持有金额,降低了私人年金财产的持有金额,该种模式表明即使保险市场完善,家庭户仍愿意选择采取遗产的形式维持一定比例的资产(Bernheim,1991)。运用同样的报告,得出的结论却不同。赫德(Hurd,1987)觉得,有孩子的老年人家庭户并没有比没有孩子的老年人家庭户更快地动用积蓄,大部分遗产动机是偶然的,是受于保险市场不完善而作出的预防反映。赫德(Hurd,1989)在另一项研究中表示,遗产的边际效用差不多为零,他的预期基于两个重要的如果:一是对于那些没有孩子的老年人家庭户来看,遗产的边际效用为零;遗产的效用是线性的。诚然,他的研究结果有待于更深一步证明。
日本老年人愿意给孩子留下遗产对日本的高积蓄率起着重要作用。日本银行199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大部分日本父母打算把金融和房地产作为遗产留给孩子。遗产动机或是利他的,或是策略的。60%的老人回答说他们无条件地留下遗产,40%回答说,假使他们的孩子答应在他们退休后照料他们的生活,那么将愿意将遗产留给孩子(Yashiro,2002)。遗产动机如何影响对于住房资产如何影响消费和积蓄的预期。有两个遗产模型:一是遗产仅仅造成效用和价值;其他是后代的效用进入效用函数中。在前一个模型中,住房资财在年轻时被消费掉,而先前作为遗产用途的非住房资财用来为退休时的消费供应资金,而且更多的住房资产用做遗产。在后一种分析模型中,父母考虑孩子的效用函数,这就或许代表着住房财富是一种次要财产。假使住房价格上升,父母或许选择将这笔住房财产转让给孩子,换句话说,该种动态的遗产动机可以中和住房财富对消费和积蓄的影响(Skinner,1996)。
政策意义
遗产动机与现实经济政策的关系,首要从下方四个方面分析
(1)遗产动机对政府的再分配计划有何影响?
(2)遗产动机对于人口领域干涉项目代表着什么?
(3)遗产动机对政府开征遗产税有什么样的意义?
(4)遗产动机与经济上涨的关系怎样?
1、遗产动机与政府再分配计划
这里,有必要提出一个新的再分配概念,“再分配”概念一般指从富人征收财富转付给穷人,这个概念太狭窄,不能很好地表明政府再分配计划的规模。民众需要区分四种再分配类型:(1)垂直的:受于不同水平的收入和财富,在个人或家庭户之间执行的再分配。(2)水平的:在相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内,依据个人或家庭户的具体特质执行的再分配。(3)个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将个人或家庭户在某个时点的钱挪到相同个人或家庭户其他时点上运用。(4)在不同的同批人之间的再分配:假使在某时刻出生的人务必支付给先于他出生的那些人多于(或少于)他从之后出生的人得到的,这是有助于先他出生(之后出生)的同批人的代际再分配。第一、二、四种类型是人与人之间的再分配,第三种类型是个人本身的再分配(Rosner,2003)。所以,分析遗产动机与政府再分配计划时,务必要考虑这几种再分配类型。
在利他主义的经济框架中,调整家庭户内部的代际财富转让可以清除与社会保障相联系的强制性的代际财富转移,破除社会保障与消费举动之间的联系。利他动机可以压抑公共转移支付,如公共教育开支、最低薪资法等政策实行的结果取决于私人的财富转移,所以说,家庭内代际之间的利他主义遗产动机不仅对政府的再分配项目的作用,而且对资源分配中市场价格的作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Cox,1987;BernheimandBagwell,1985)。遗产动机对于社会保障金的上涨和普及年金形式的私人养老金或许造成重要的负面影响。部分的解释是:即使年金的利率相当有吸引力,消费者也不情愿买入年金,由于年金制约消费者从孩子那里买入照料和关心的可能。
此外,政府为达到代际之间财富再分配的付出不会被遗产所压抑。政府操纵多部分社会保险计划,包含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等。这些计划降低了作为预防措施的积蓄动机。换句话讲,政府的社会保险计划有机会会降低作为积蓄手段的遗产动机。所以,面对遗产动机,政府如何改革政府开支模式,策划有效的社会保险计划,以达到经济资源再分配的帕累托最优,具有积极的意义。2 、遗产动机的人口学意义
通过留赠遗产,父母可以成功得影响孩子的教育、迁移、婚姻和生育率,并自此造成具体的经济后果。持续下滑的人口上涨率代表着许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父母用来买入孩子孝敬和服务的积蓄活力降低。同样的原因,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退休生活的延长,地理上人口流动的增长也会影响国民积蓄率(Bernheim,1984)。
在中国传统上,生儿育女与家庭财产之间的继承关系存在紧密关系,遗产是维持家庭世代保持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加强父亲、孩子、妻子及家庭成员间的友爱关系,维护家庭代际关系平稳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滑到2下方,家庭范围减小,平均只有1-2个孩子,同期,人口流动和人口老龄化速度持续加速。在如此一种人口变动趋势下,人口领域的干预政策应该注意的是:父母如何把充足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孩子的身上,甚至为了孩子的将来而执行作为遗产的财富积蓄;遗产对于孩子的举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家庭养老的方式发生怎样的改变,如何通过遗产巩固家庭养老的功能;如何通过有效的代际财富转移促进代际之间的和谐等等。3、遗产动机与开征遗产税
1986年,美国的遗产约有1,050亿美元(GaleandScholz,1994)。在法国,遗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在德国,老年人在老年阶段消耗很少的金融资产,一个推测是留遗产,但经验研究证明老年阶段,由遗产动机驱使的积蓄的增长的凭证不足。大批的遗产疑似是无意图的遗产,所以,反对征收遗产税的效率看法——曲解有效的代际财富转移——不是真正适当的(Börsch-Supan,1994)。
中国每年有多少遗产,民众还没有确切的报告,首要原因是中国还没有做过此类大型的调查。中国政府当下还没有出台《遗产税》 ,当前,中国开征遗产税的条件能否成熟,存在很大的争论。但不管怎样,笔者觉得当下着手执行报告调查和科学研究,对于摸清底数,发现困难,即(1)健全个人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证实遗产数量;(2)及时得到死亡人口信息,防止遗产在计征遗产税以前不被分割或者转移;(3)清晰遗产类型,综合掌握死亡者的全部遗产;(4)完善财产评估制度等等。为开征遗产税供应参考根据,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4、遗产动机与经济上涨
日本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经济上涨率与高积蓄率相关,而高积蓄率与日本老人与孩子居住在一起、老人的遗产动机强有适当的关系。积蓄与投资高度有关,高积蓄率代表着高投资,从而助推经济上涨。假使遗产是家庭孩子数量的函数,而且占国民资本存量的多部分,那么,家庭范围的缩减或许助推遗产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因此降低积蓄。政府干涉,增长政府积蓄和政府投资,是提升积蓄率,助推经济上涨的一种必要手段。德国政府有几项特殊的津贴积蓄的激励计划,其中一项是在低收入群体中培养资本积攒。德国的积蓄的税收政策有助于高积蓄,对年轻人来看,广泛的社会保障对薪资收入的高替代率和医疗保险降低了积蓄的动机,但对于老年人,严密的安全网增长了净积蓄,由于足够的退休收入不仅可以防止德国老人消耗掉资产,而且供应充足大的收入水平来诱导在老年期间积蓄(Börsch-Supan)。
有两种方法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国民积蓄的影响。一种是检验微观报告,即个人积蓄,然后加总得到国民积蓄;其他方法是检验宏观报告,即考察人口结构的时间系列改变,以研究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国民积蓄。两种方法致使显著不同的结果:微观报告表明老年人的积蓄不降低;而宏观报告表明有大批老年人口的国家趋向较低的积蓄率。用强调遗产的作用来调和这两种方法表明,老年人不耗尽积蓄代表着老年人临终时持有大批财富,所以留下大批的遗产,即便这些遗产是偶然的结果并非是遗产动机的结果,这些遗产也不能被忽略,由于有人要接受遗产。这些接受者将令消费得许多。所以,有大批老年人口的国家不一定积蓄更少,由于老年人不动用积蓄,但恐怕或许由于年轻人消费许多,以反映接受遗产许多机会。有理由相信这个机制的重要性:大批证据显示遗产是财富积攒重要的构成部分,很难证明那些接受遗产的人不承受遗产的影响(Mankiw,1994)。有学者预期1980-2025年人口变迁对美国私人积蓄率影响,积蓄率预期下滑3.8到10.5个百分点(Heller,1989;MassonandTryon,1990)。该种以微观和宏观报告为基础的预期差异或许是受于不同家庭户之间的财富转移。老年人通过财产转让、遗产等方式将财富转移给他们的孩子,降低了孩子积蓄的必要性,因此,大批老年同批人的显现或许通过降低年轻一代的积蓄率来降低国民积蓄。
有关遗产动机与积蓄、经济上涨的研究还存在争议,但对于中国研究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深层分析
1、报告开发
检验发展遗产动机理论、执行经验分析、跨国跨地区跨时间的比较分析以及策划有关政策需要纵向跟踪报告:用横截面报告分析是说不通的,由于老年人的遗产动机和遗产数量是伴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而当前中国还没有老龄经济困难方面系统的纵向跟踪调查,以至于中国的遗产动机乃至整个老龄经济学的研究无法深入下去。据笔者所知,即使学者的呼声很高,中国政府也成立了老龄机构,但疑似对老龄经济困难的调查依然重视不够,所以,为了迎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考验,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供应坚实的政策根据,中国政府界和学术界务必重视老龄经济困难的调查和研究,建议由政府出资,老龄部门领头,学者参与,共同实行老龄经济困难的调查研究。
2、遗产动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本文介绍的导致遗产动机的经济理论,假使开阔一下视野,民众会发现,还可以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来阐释和丰富遗产动机理论。像上个世纪后五十年显现的生育率下滑的经济学理论(Becker,1981)、社会学理论、人口学理论等等,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人口学理论的研究,并为指导人口领域的政策策划和干预给予了牢靠的理论支撑。相似地,代际的社会交换理论、生育率下滑的“财富流”理论(Caldwell,1983)、伊斯特林的生育率理论(Easterlin,1975)、家庭养老的“血亲价值论”(姚远,2001)、“理解社会学”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和举动科学理论等等,都可以为遗产动机研究供应借鉴。中国要策划遗产法,务必要有报告和理论支持,民众务必重视。
3、生命进度的方法
经济学研究遗产动机,首要依靠生命周期等经济模型和经验报告,但生命周期理论毕竟有它的局限性,用生命进度的方法可以扩展遗产研究的方法论手段。生命进度方法作为连接宏观和微观方面的一种分析范式,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跨学科的角度,既可以研究老龄人口总的的遗产动机,也可以研究老龄个体的遗产动机。具体地说,生命进度方法可以研究遗产动机改变的动态过程,社会背景、社会规范和角色、社会群体、社会相互作用、文化意义以及社会结构定位对遗产预期和事实遗产的影响等等。生命进度方法一个长处是强调遗产动机改变的动态过程,并非是仅仅关注一个个人或一个同批人生命中的某个截面(Bengston,1997),如此的分析方法与纵向跟踪调查的报告可以更好地相符起来。
另外,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于分析遗产动机也是故意的试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