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五级分类
一、正常贷款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充足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二、关注贷款
即使借款人当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部分或许对偿还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
三、次级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显现显著困难,完全依靠其正常运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便实施担保,也或许会产生一定损失。
四、可疑贷款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便实施担保,也肯定要产生较大损失。
五、损失贷款
在采取所有机会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依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具体标准
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余贷款分类标准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机会性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余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根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1.下列情形划入正常类:
(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允诺,还款意向不错,运营、财务等各方面情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或许存在某些消极原因,但现金流量足够,不将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造成本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质:
a.借款人生产运营正常,首要运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足够,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b.贷款未到期。
c.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类:
(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运营利润下滑或显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部分核心财务指标显现异常性的不利改变或差于同行业平均水准;
(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对比有较大程度上升;
(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显现巨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原因(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
(4)借款人运营管理存在巨大困难或未按约定用途运用贷款;
(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或许造成不利影响;
(6)借款人的首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巨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改变;
(7)借款人的管理层显现巨大意见冲突或者法定代表人和首要运营者的品行显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改变;
(8)违背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
(9)借款人在其余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
(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原因的改变对借款人的运营造成不利影响,并或许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11)借款人处在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足够,抵质押物远远大于达到贷款本息得价值和达到债权得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足够的把握。
(12)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作正常且能按约还本复息的。
(13)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较差,但担保人戴维偿还能力较强
(14)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滑,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抵(质)押物失去控制;保证的有效性显现困难,或许影响贷款归还;
(1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日(含)在内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0日(含)在内。
关注类参考特质:
a.宏观经济、行业、市场、技术、产品、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或财务情况发生改变,对借款人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但其偿还贷款的能力仍未显现显著困难。
b.借款人改制(如合并、分立、承包、租赁等)对银行债务或许造成的不利影响。
c.借款人还款意向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d.借款人完全依靠其正常运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但贷款担保合法、有效、足值,银行完全有能力通过追偿担保足额收回贷款本息。e.担保有效性显现困难,或许影响贷款归还。
f.贷款逾期(含展期后)不胜过90日(含)。
g.本笔贷款欠息不胜过90日(含)。
资料之一:关注类贷款,其余银行还列举如下特质:
借款还款意向;贷款抵押物、质押物价格下滑,或银行对抵(质)押物失去控制;贷款保证人的财务情况显现疑问;银行未能对贷款实行有效的监督或档案丢失。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划入次级类:
(1)借款人运营亏损,支付问题而且很难得到补充资金来源,运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值;
(2)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余债权人债务;
(3)借款人已必须通过卖出、变卖首要的生产、运营性固定资产来保持生产运营,或者通过拍卖抵押品、履行保证责任等渠道筹集还款资金;
(4)借款人采取隐瞒事实等不正值手段获得贷款的;
(5)借款人内部管理显现困难,对正常运营组成实质损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
(6)借款人处在半停产状态且担保为一般或者较差的;
(7)为清收贷款本息、保全资产等目的发放的“借新还旧”贷款;
(8)可还本付息的重组贷款;
(9)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法律性文件遗失,而且对还款组成本质性影响;
(10)借款人在其余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可疑类;
(11)违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发放的贷款;
(12)本金或利息逾期91日到180日(含)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1日到90日(含)。
次级类参考特质:
a.借款人支付显现问题,且很难得到新的资金。
b.借款人正常运营收入和所供应的担保都无法保证银行足额收回贷款本息。
c.因借款人财务情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需要对该笔贷款借款合同的还款条款做出较大调整。
d.贷款逾期(含展期后)90日以上到180日(含)。
e.本笔贷款欠息90日以上到180日(含)。
资料之二:次级贷款,其它银行还举比如下特质:
借款人净现金流量为负数,支付显现问题,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余金融机构的债务,借款人内部管理显现困难,妨碍债务的清偿,预计贷款损失在30%下方,贷款本金逾期91日到180日(含)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划入可疑类:
(1)借款人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在停、缓建状态;
(2)借款人事实已资不抵债;
(3)借款人进入清算程序;
(4)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巨大案件,对借款人的正常运营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5)借款人改制后,很难落实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债务或虽落实债务,但不能正常还本付息;
(6)经历多次谈判借款人显著没有还款意向;
(7)已诉诸法律追收贷款;
(8)贷款重组后依然不能正常归还本息;
(9)借款人在其余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损失类;
(10)本金或利息逾期181日以上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91日以上。
可疑类参考特质:
a.因借款人财务情况恶化或无力还款,经银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做出调整后,贷款依然逾期或借款人依然无力归还贷款。
b.借款人接连半年以上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收入来源不平稳,即便实施担保,贷款也肯定会产生较大损失。
c.因资金匮乏、运营恶化、诉讼等原因,项目处在停建、缓建状态的贷款。d.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胜过100%,且当年继续亏损。
e.银行已诉讼,实施程序仍未结束,贷款不能足额清偿且损失较大。
f.贷款逾期(含展期后)180日以上。
g.本笔贷款欠息180日以上。
资料之三:可疑类贷款,专业银行举例尚有:
预计贷款损失率在30%—90%之间;贷款本金逾期人(含展期后)180以上。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划入损失类:
(1)借款人因依法解散、关闭、撤消、宣布破产终止法人资格,农村信用社依法对借款人及其担保人执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2)借款人已完全停止运营活动且复产无望,或者产品无市场,严重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农村信用社依法对其财产执行清偿,并对其担保人执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3)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布失踪,农村信用社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执行清偿,并对担保人执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4)借款人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或无意中事故,损失重大且不能得到保险弥补,的确无力偿还的贷款;或者保险赔偿清偿后,的确无力偿还的部分贷款,农村信用社依法对其财产执行清偿或对担保人执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5)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判处刑罚,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余债务承受者,农村信用社依法追偿后无法收回的贷款;
(6)借款人及其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农村信用社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实施,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实施,法院裁定结束实施后,农村信用社仍无法收回的贷款;
(7)受于上述(1)至(6)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农村信用社对依法获得的抵债资产,按评估证实的市场公允价值入帐后,扣除抵债资产接收费用,差于贷款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
(8)开立信用证、办理承兑汇票、开具保函等发生垫款时,凡开证申请人和保证人受于上述(1)至(6)项原因,无法偿还垫款,农村信用社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垫款;
(9)银行卡被伪造、冒用、骗领而发生的应由农村信用社承受的净损失;
(10)助学贷款逾期后,农村信用社在确定的有效追索期内,并依法处置助学贷款抵押物(质押物)向向担保人追索连带责任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
(11)农村信用社发生的除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余逾期3年无法收回的其余应收款。
(12)已经胜过诉讼时效的贷款。
(13)符合《财政部有关印发的通知》 (财金[2005]50号)规定的被认定为呆账条件之一的信贷资产;
(14)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即便处置抵(质)押物或向担保人追偿也只能收回很少的部分,预计贷款损失率胜过85%。
损失类参考特质
a.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布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银行经对借款人和担保人执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b.借款人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或者无意中事故,损失重大且不能得到保险弥补,或者已保险弥补后,的确无能力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银行经对其财产执行清偿和对担保人执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c.借款人虽未依法宣布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运营活动,被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运营执照,终止法人资格,银行经对借款人和担保人执行清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
d.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承受制裁,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贷款,又无其余贷款承受者,银行经追偿后的确无法收回的贷款。
e.受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贷款,银行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实施,借款人后担保人均无财产可实施,法院裁定结束实施后,银行依然无法收回的贷款。
f.受于上述a至e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贷款,银行对依法获得的抵贷资产,按评估证实的市场公允价值入账后,扣除抵贷资产接受费用,差于贷款办席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
g.开立信用证、办理承兑汇票、开具保函等发生垫款时,开证申请人和保证人授予上述a至f项原因,无法偿还垫款,银行经追偿仍无法收回的垫款。
h.经国务院专案准许核销的贷款。
损失类贷款
专业银行举例尚有:
经国税部门未能核销的贷款;预计贷款损失在90%以上。
表明
1.正常、关注、次级、可疑类贷款的基本分类标准是各种贷款的风险表现基本特质形式,采取的是列举法,不或许穷尽。它们导致贷款分类的重要参考原因。
2.分类中,核心是要把握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贷款的损失程度,并结合担保分析后执行初分结果调整,根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延伸阅读
从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将奉行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依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该种分类方法是银行首要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事实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在此之前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损失四类。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该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原因的接连监测和分析,分析贷款的事实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根据贷款期限来分析贷款质量,能更精准地反应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形,进而提升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以前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方法是“一逾两呆”(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胜过一年期限仍未归还的贷款,呆账贷款则指不能收回的贷款),这是一种依据贷款期限而执行的事后监督管理方法。“一逾两呆”的不足就是掩盖了银行贷款质量的很多困难,比如依据贷款到期时间来考核贷款质量,就会导致借新还旧的现象,如此就很容易将一笔不良贷款变为正常贷款,而事实上并没有减弱风险。该种分类法很难甚至根本无法高达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而五级分类法正是克服了它的相关弱点,可以及时反应商业银行的盈亏情况,所以形成改良贷款质量管理方法的选择。
贷款的五级分类仅给予了一种贷款的分类方法,与风险为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没有统一,所以,像“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如此的提法是错误的
有关词条
金融 经济学 财经 股票 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