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经济理论经济理论知识文章详细

寻租行为的经济分析

外汇网2021-06-21 06:24:40 72

版权信息

作者: 刘启君 著

出 版 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字数: 210000

页数: 281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60941844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经济 >> 经济理论

定价:¥18.80内容简介

寻租举动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活动,不论在哪种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下都有它的踪迹。本书采取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方法研究寻租举动,从界定租金、经济租金、寻租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入手,全面考察租金的形成方式、寻租主体的决策过程、寻租举动的一般规律、寻租造成的制度环境以及寻租引起的经济效应,以此最终完成寻租理论的一个基本面框架的构建。

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简要归纳寻租理论获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缺陷,同期提出困难,介绍基本研究思路和首要内容。第二章回顾新古典寻租理论造成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同期表示现有寻租研究在理论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研究失误之处。第三章是全书的基石,从经济学的源头探究租金的本质、来源、生成渠道与决定方式,通过引入“一般租金”概念从新界定经济租金。第四章则在一般意义上讨论寻租举动,包含经济租金的生成规律和举动主体达到经济租金的基本渠道,在全面考察和分析各种寻租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判定寻租举动的两个基本标准,把谋求一般租金举动从寻租举动中成功分离出来,处理了新古典寻租举动理论上长期无法处理的一个难题,接着,提出并讨论了寻租面对的8种约束条件,最后建立了一个初步的一般寻租动态模型。第五章努力于寻租主体的举动特质研究,重新的角度对寻租举动主体执行分类,通过具体实例研究寻租决策过程,第一次将集体寻租纳入寻租研究规模。第六章集中探讨寻租或许造成的各种效应,考察分析寻租或许产生的经济后果,提出寻租举动经济后果的评价标准,最后从正、反两方面对寻租效应执行了全面归纳。第七章首要在制度方面上研究寻租与制度变迁的交互作用,比较分析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寻租活动特质,探索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及控制寻租,特别是非合意性寻租举动。并针对具体寻租活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八章将前面几章理论探索所获得的成果运用于中国现况的分析,阐述中国改革的基本特质,根据本书的理论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国经济为何会在寻租盛行的条件下依然能够获得连续高速上涨的原因,并依据中国改革的特点和基本约束条件就中国下一步的行政改革行情和具体步骤执行了预期。第九章归纳本书的首要研究内容,同期提出在寻租基础理论、寻租理论应用和学科交叉研究等三个方面值得深入探索的一部分新课题。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寻租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阶段性成果

第四节 全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寻租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寻租理论造成的经济学背景

第二节 寻租理论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 寻租理论的兴起

第四节 寻租理论的成长及其应用

一、公共选择

二、国际贸易

三、新经济史

四、寻租理论在中国的成长和应用

第五节 对寻租理论发展现况的简要评价

第三章 寻租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租金理论的简要回顾

一、古典主义的地租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

三、新古典主义的租金理论

第二节 租金、经济租金与一般租金

一、租金的源泉

二、一般租金

三、绎济租金

四、对经济专家在不同场合所运用的租金及经济租金概念的从新审视

第三节 寻租举动的界定

一、寻租举动的造成

二、寻租举动的定义及其判别方法

三、寻租举动的检验标准

四、新古典寻租经济专家的寻租定义及其评述

第四节 本章 的理论贡献

第四章 寻租举动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经济租金的造成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二、经济租金的造成

第二节 寻租的约束条件

一、既定制度安排下的寻租:垄断

二、企图更改制度计划的寻租

三、寻租的约束条件

第三节 约束条件下的寻租均衡决定

第四节 寻租主体营建人际关系举动的一般分析

第五章 寻租举动主体研究

第一节 寻租举动主体的类型

第二节 各种寻租主体的基本举动特质

第三节 寻租决策分析:一个简单的模型

一、政府官员寻租的造成与制度缺陷

二、政府官员寻租决策模型

三、官员寻租举动注解

四、结论和建议

第四节 集体寻租的两种类型:政府寻租与集体腐败

一、政府寻租

二、集体腐败

第六章 寻租效应分析

第七章 寻租的制度环境与寻租约束下的政策选择

第八章 寻租与中国的改革:一个解释和预期

第九章 绪论与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书摘

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阶段性成果

在研究方法上,为满足实践理论建构任务的需要,本书以定性分析为主,注重归纳经验现象的共性,以便于理论抽象,为丰富和完善理论服务。出于同样的原因,书中许多地运用了实证分析,以使提炼出来的理论更具有一般意义和理论客观性,只有在针对某一具体情形展开讨论并尝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时才运用规范分析方法。

……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