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萨勒在一篇题为《Using Mental- Accounting In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的文章里,针对消费者举动第一次提出“心理账户”理论。所谓心理账户就是民众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执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帐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而该种心理记帐的方式和运算规则恰恰与经济学和数学运算方式都不相同,所以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心理账户
民众在做什么事情以前,一般全将依据自己的“心理账户”来决定事情的重要性,从而决定取舍。说的专业一部分就是,在决策过程中,制定人的心理与举动,如情感情绪、成就动机、价值权衡、才智品德、心理偏好等均为影响作出决策的重要原因,因此致使决策过程呈现出种种非理性特质。 可见,心理账户对于理财,应当是一个很不错的帮手,由于假使一个人在心理上事先把这些钱归入了不同的账户,他一般就不会造成挪用的念头。 可是假使把心理账户和决策联系起来,恐怕谁全将清楚它的危害,由于非理性状态下作出的决策往往是有失偏颇的。案例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举动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
假使今天夜间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即将要出发的时机,你发现你把近期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能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显示,多部分的回答者依然去听。可是假使情形变一下,如果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夜间音乐会门票。在你即将要出发的时机,忽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假使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务必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能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多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冲突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依旧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向上瞧,并没有区别。之所以显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部分人的心理帐户的困难。 民众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处的帐户的预算和开支,多部分人依然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民众诚然认为如此不划算了。概念发展
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举动金融和举动经济专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第一次提出“Psychic Accounting(心理账户)”概念,用于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时为何会承受“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的影响。萨勒觉得:民众在消费举动中之所以承受“沉没成本”的影响,一个或许的解释是卡尼曼教授等提出的“前景理论”,其他或许的解释就是推测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的“心理账户系统”(Psychic Accounting system)。民众在消费决策时把以往的投入和当下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来衡量决策的后果。该种对金钱分门别类的分账管理和预算的心理过程就是“心理账户”的估价过程。
1981年,丹尼尔·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Amos Tversky)在对“演出实验”的分析中运用“Psychological Account(心理账户)”概念,显示消费者在决策时依据不同的决策任务形成相应的心理账户。卡尼曼觉得,心理账户是民众在心理上对结果(特别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 1984年,卡尼曼教授和特韦尔斯基教授觉得“心理账户”概念用“mental account”表达更贴切。卡尼曼觉得:民众在作出选择时,事实上就是对多种选择结果执行估价的过程。究竟如何估价,最简单也最基本的估价方式就是把选择结果执行获益与损失(得失)的评价。所以,他提出了“值函数”如果和“决策权重”函数来解释民众内在的得失评价机制。 1985年,萨勒教授发表“心理账户与消费者举动选择”一文,正式提出“心理账户”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心理账户现象,以及心理账户如何致使个体违背最简单的经济规律。萨勒觉得: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清晰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在作经济决策时,该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冲突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所以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萨勒列举了4个典型现象阐明心理账户对传统经济规律的违背,并提出了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特质。 1996年Tversky提出,心理账户是一种认知幻觉,该种认知幻觉影响金融市场的投资人,使投资人们失去对价格的理性关注,进而造成非理性投资举动[5]。Kivetz(1999)觉得,心理账户是民众依据财富的来源不同执行编码和归类的心理过程,在这一编码和分类过程中“重要性-非重要性”是民众考虑的一个维度。有学者从举动的角度对“心理账户”执行定义,觉得心理账户是个人或家庭用来管理、评估和记录经济活动的一套认知操作系统,这套认知操作系统致使一连串非理性的“心理账户”决策误区。 1999年,萨勒发表“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一文,这是对差不多20年“心理账户”研究的一个归纳。在文章中,萨勒觉得:心理账户的三个部分最受关注,首先是对于决策结果的感知以及决策结果的策划及评价,心理账户系统给予了决策前后的损失——获益分析;第二个部分涉及特定账户的分类活动,资金依据来源和开支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住房、食物等),消费有时要受制于清晰或不清晰的特定账户的预算;第三个部分涉及账户评估频率和选择框架,账户可以是以每天、每周或每年的频率执行权衡,时间限定可宽可窄。所以,“心理账户”是民众在心理上对结果(特别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民众在执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1]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non-fungibility)
依照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金钱不会被贴上标签,它具有替代性(fungibility),实际上,逐渐增多的实证研究显示:民众并没有是把所有的财富放在一个整体账户执行管理,每一元钱与每一元钱可以很好的替换与转移。相反,民众依据财富来源与开支划分成不同性质的多个分账户,每个分账户有单独的预算和支配规则,金钱并没有能容易地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其他账户。萨勒将该种金钱不能很转好移,不能完全替换的特点称之为“非替代性”。
萨勒教授在研究中发现金钱非替代性的一部分表现: (1)由不同来源的财富而设立的心理账户之间具有非替代性,比如无意中之财和辛苦得来的钱不具替代性。一般来看,民众会将辛苦挣来的钱存起来不舍得花,而假使是一笔无意中之财,或许迅速就花掉。我国学者李爱梅和凌文辁教授更深一步研究显示:不同来源的财富裕不同的消费结构和资金支配方向。奖金收入最首要的支配方向排序为:①积蓄、②人情花费、③家庭建设与发展支出;彩票收入最首要的支配方向排序为:①人情花费、②积蓄、③享乐休闲支出;正常薪资收入最首要的支配方向排序为:①日常必需支出、②积蓄、③家庭建设与发展支出。 (2)不同消费项目而设立的心理账户之间具有非替代性。我们来说一个案例:王先生非常中意商场的一件羊毛衫,价格为1250元,他认为贵而舍不得买。月末的时机他妻子买下羊毛衫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非常开心。即使王先生的钱和他的妻子的钱是同一家庭的钱,为何同样的钱以不同的理由支出心理感觉不同?研究显示:自己花费买入羊毛衫,属于生活必需支出,1250元太贵了;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丈夫,属于情感支出。所以民众欣然接受昂贵的礼品却未必自己去买昂贵的物品。可见,为不同的消费项目设立的心理账户之间具有非替代性。 (3)不同存储方式致使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萨勒教授举的一个实例。约翰先生一家存了15000美元准备买一栋理想的别墅,他们计划在5年以后买入,这笔钱放在商业账户上的利率是10%;可近期他们刚刚贷款11000美元买了一部新车,新车贷款3年的利率是15%,为何他不用自己的15000美元存款买新车呢? 一般,民众对已经有了预定支出项目的金钱,不愿意受于临时支出挪用这笔钱,对这个家庭来看,存起来买房的钱,已经放在了购房这一预定账户上,假使此外一项支出(买车)挪用了这笔钱,这笔钱就不存在了。从理性上表达,家庭的总财富不变。但由于财富更改了存放的位置,固定账户和临时账户具有非替代性,民众的心理感觉不一样。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mental arithmetic)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民众是如何操纵和管理心理账户,这些经济交易在民众心里是如何评估和被体验的呢?萨勒觉得:民众在执行各个账户的心理运算时,事实上就是对各种选择的损失-获益执行估价,称之为“得与失的构架(the framing of gains and losses)”,民众在心理运算的过程中并没有是追求理性认知上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上的满意最大化。情感体验在民众的现实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他将该种运算规则称之为“享乐主义的加工”(hedonic editing)。
值函数的如果
为了更好地探讨心理账户的价值运算如何影响民众的经济决策举动,卡尼曼教授在“前景理论”中提出了“值函数”(value function)这一概念[10]。与以往经济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对比,值函数有三个重要的特质。
第一,值函数是民众在决策举动时对于某个参照点的相对得失的详细表明,民众的“得与失”是个相对概念并非是期望效用理论的绝对概念。民众对某一决策结果的主观分析是相对于某个自然参照点来说,并非是绝对的财富或经济。所以,参照点的改变会引起民众主观估价的改变,民众更关注的是环绕参照点引起的更改并非是绝对水平。 第二:“得与失”都表现出敏感性递减的规律。值函数的曲线是一条近似“S”形的曲线,右上角的盈利曲线为下凹形(concave),左下角的亏损曲线为上凸形(convex)。离参照点(坐标交叉的原点)愈近的差额民众更加敏感,越是远离参照点的差额越不敏感。所以,不管是得到依旧损失,民众感觉到10元到20元的差额疑似比1000元到1010元的差额更大,这反应了价值曲线的边际递减特质。 第三,损失规避。卡尼曼教授觉得:同等数量的损失比获益对人的影响更大,所以在决策的时机民众尽量回避损失,表当下价值函数曲线上,损失曲线的斜率比获益曲线的斜率更大,用公式表明为V(X) < -V(-X)。比如损失1 000元钱所导致的痛苦比得到1 000元奖金而导致的愉悦更强烈。所以,面对损失时,民众是风险偏好的;面对得到时,民众是风险规避的。 受于值函数的三个典型特质,对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起码有三个启示:第一,相同的决策结果表述为损失或者获益会更改民众的风险决策偏好;第二,设计不同的参照点会更改民众对决策结果的认知;第三,同样的单价差额在不同的原始价格下,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得与失的编码规则
依据上述值函数的特点,萨勒在有关心理账户的研究中,将值函数在得与失的不同组合结果中的偏好情形作了分析。
规则一:两笔盈利应分开。假如两笔收入X、Y都是正,分开价值为V(X)+V(Y),整合值为V(X+Y)。因价值曲线在右上角为凸形,所以V(X)+V(Y)> V(X+Y),个体更偏好分开体验。假如想送朋友两件礼物——一套衣服和一个健身器,最好分两次送。每次送一件礼物所导致的心理体验比一次送两件礼物的心理体验高。 规则二:两笔损失应整合。两笔开支对个体来说是“损失”,因价值曲线在左下角为凹形,所以V(-X)+V(-Y) < V(-X-Y),个体更偏好整合价值。这一规律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比如开会收取会务费时,最好一次收齐并留有余地,若有额外支出一次次增收,尽管数量不多,会员仍会牢骚满腹。 规则三:大得小失应整合。两笔收入一正一负:X,-Y,且余额为正,即X > Y,从价值曲线看应是V(X)+V(-Y) < V(X-Y),所以民众更偏好整合。这条规则给民众的启示是,假使你有一个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的坏消息,应当把这两个消息一起告诉别人。这样整合,坏消息导致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导致的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也就小得多。 规则四:小得大失应具体分析。两笔收入一正一负:X,-Y,且余额为负,即X V(X-Y),所以,分开估价的心理体验要好,该种现象称为“银衬里(silver lining)”规则。比如(40,-6 000),民众更愿意分开估价,由于价值曲线在-6 000元附近相对较平缓,40元的得到与6000元的损失对比差不多没有降低损失的作用,分开估价还能得到40元收益的感觉。其二,小得大失且悬殊不大,应整合。如(40,-50),民众更偏好整合价值。显现为V(X-Y)>V(X)+V(-Y)。整合估价时,民众在心理会将损失从50元减弱到10元,如此的损失就显得小了,心理体验更好,整合估价的作用体现出来。 萨勒更深一步把这四条规则概括为:①分离收益;②整合损失;③把小损失与大收益整合一起;④把小收益从大损失中分离出来。 以上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对于理解和解释现实经济决策举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心理账户的应用研究
价格感知——绝对值优惠与相对值优惠
1982年,特维尔斯基教授和卡尼曼教授通过设计下方情景实验引入“心理账户”与消费者买入决策举动的研究。
实验情景A:假定你要买一件夹克和一个计算器。在某商场夹克的单价是125美元,计算器的单价是15美元。这时候有人告诉你,开车二十分钟后其他街区的一家商场计算器的单价是10美元。请问:你会去其他商场买计算器吗? 实验情景B:假定你要买一件夹克和一个计算器。在某商场夹克的单价是15美元,计算器的单价是125美元。这时候有人告诉你,开车二十分钟后其他街区的一家商场计算器的单价是120美元。请问:你会去其他商场买计算器吗? 在这两个情境中,其实均为对“能否开车20分钟从140美元的总购物款中节省5美元”作出选择。但是,实验对象在两个情境中的回答却不一样。在情境A中,68%的实验对象选择去另一家商场;而在情境B中,只有29%的实验对象选择开车去另一家商场。选择偏好发生了扭转。 卡尼曼提出,消费者在感知价格的时机,是从三个不同的心理账户执行得失评价的。一个是最小账户(minimal account),就是不同方案所优惠的绝对值。在本实验中的最小账户就是5美元。其他是局部账户(topical account),也可称为相对值账户。比如,在实验情境A中开车前往另一家店的“局部账户”显现为计算器价格从15美元降为10美元(相对差额为1/3);而在实验情境B中的“局部账户”显现为计算器价格从125美元降为120美元(相对差额为1/25)。第三个是综合账户(comphensive account),综合账户就是总消费账户,该实验的综合账户为140美元。 卡尼曼觉得,在上面的实验中,消费者是自发运用了局部账户,即通过相对优惠值来感知价格。情境A有33.3%的优惠;而情境B只有4%的优惠。所以,民众的买入举动发生了反转。显现为在实验情境A中,68%的实验对象选择去另一家商场;而在实验情境B中,却只有29%。 此后,Philip Moon, Kevin Keasey, Darren Duxbury对卡尼曼的研究执行了重复实验而且提出,当优惠胜过某个阈限值的时机,消费者对绝对优惠值同样非常敏感。绝对值优惠与相对值优惠之间存在一种关系。 2006年,我国学者李爱梅、凌文辁等通过情景实验研究更深一步发现:民众对相对值优惠与绝对值优惠的心理感知不同。在绝对值优惠低时,相对值优惠效应显著;在绝对值优惠高时,相对值优惠效应不显著;而且相对值优惠与绝对值优惠效应受原始价格影响。当某种商品的买入金额或价格较小时,相对值优惠效应更突出;伴随买入金额或价格的增长,绝对值优惠效应与相对值优惠效应之间的差距渐渐缩减直至相等;当买入金额或价格胜过某一点后,优惠体验就会显现相反的结果,此时,绝对值优惠效应更显著。心理账户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应用
心理账户在金融投资决策领域最大量的应用是投资管理结构的运用。依据理性投资管理理论,投资人应当只关心他们投资管理的期望收益,而不应当关注某个特定投资部分的收益。可事实相反,投资人看好于把他们的资金分成安全账户(保障他们的财富水平)和风险账户(尝试作风险投机的买卖)。1997年Fisher和Statman提出:民众在投资时会将资金分别放在不同的投资账户中,即便是基金公司也建议投资人建立一个资产投资的金字塔,把现金放在金字塔的最低层,把基金放在中间层,把股票放在金字塔的最高层。2000年,Shefrin和Statman提出了举动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BPT-MA,)。
在举动金融理论中,举动投资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的前景理论之上的一个框架体系。它觉得投资人的资产结构应当是金字塔式的分层结构(这里的层就是心理账户),投资人对其资产分层执行管理,每一层对应投资人的一个目标。底层是投资人为避免贫穷而设立的,所以,其投资对象一般是短时间国债、大额可转让存单、货币市场基金等有平稳收益、风险小的证券;高层是为使其富裕而设立的,其投资对象一般是外国股票、成长性股票、彩票等高风险、高收益证券。Shefrin和 Statman设计了投资人只有一个心理账户和两个心理账户的举动资产组合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最优解。当投资人有两个心理账户时,他们分别在低期望水平和高期望水平两个心理账户建立投资模型,并在两个账户之间分配资金。 另外,巴比雷斯和黄明(Barberis and Ming Huang)于2001年发表了题为“心理账户、损失规避与个股回报”的论文,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具体的刻画投资人心态的投资模型。并研究了在两种心理账户下公司股票的均衡回报:一种是投资人只对所持有的个股价格波动损失规避;其他是投资人对所持有的证券组合价格波动损失规避。该模型在结合心理学、信息学和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投资人与外部信息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崭新的诠释,对投资人的心态及其决策过程做了具体的刻画。为民众对投资决策的研究和资产定价的研究给予了新的思路。心理账户在消费领域的应用
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是凯恩斯以后消费函数理论最重要的成长,但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理性人的如果之上的。比如,生命周期假说就觉得:人总是能够深谋远虑,在任什么时候候全将考虑几十年以后的长远利益,并站在该种高度,依据一生的总财富来合理安排一生中每个阶段的消费,使一生的总效用高达最大。这显然和民众事实的消费举动不符,该种过于理性化的理论也无法解释现实中的很多经济现象。1988年Shefrin和 Thaler提旅行为生命周期理论(behavior lifecycle hypothesis)修正了传统的生命周期假说,使之能更好地描述现实中民众的消费举动。举动生命周期理论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自我控制和心理账户。
举动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心理账户”理论解释消费举动。消费者依据生命周期不同财富的来源和形式,将它们划分为三个心理账户: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I),现期资产账户(A)和将来收入账户(F)。举动生命周期理论觉得:不同账户的财富对消费者的决策举动是不同的。现金收入账户消费的诱惑力最大,所以,将这个账户的收入不消费而积蓄起来的心理成本也最大;现期资产账户的诱惑力和积蓄的心理成本居中;将来收入账户的诱惑力和积蓄的心理成本最小。受于不同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诱惑不同,所以,消费者看好于较多地通过现金收入账户消费,而较少通过现期资产账户消费,差不多不通过将来收入账户消费。不仅不同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诱惑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心理账户,其中的财富余额不同,对消费者的诱惑也不同。财富余额越多,诱惑越大。 举动生命周期理论的消费函数可表明为C=f (I, A, F),且有:1≈C/I > C/A > C/F≈0。这就是说,现金收入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靠近于1;现期资产账户次之;将来收入账户最小,靠近0。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对比,举动生命周期理论在分析消费者举动时强调的是心理方面的原因,这些心理原因首要是通过心理账户加以描述。所以,心理账户的划分及其性质是理解举动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有关消费预算的研究
1994年Heath和Soll发现,消费者有为不同的消费开支账户设置心理预算的倾向,而且严格控制该项目开支不胜过合适的预算。比如,每个月的娱乐开支300元,每个月的日常餐饮消费1000元等。假使一段时间买入同一开支项目的总消费额胜过了预算,民众会停止买入该类产品。即便在与一个消费项目中,不同的消费有不同的预算标准,同是娱乐消费,看电影的消费是200元人民币,买一本武打小说的消费是50元人民币。他们通过实验证明:民众目前在某一类项目的消费开支会降低他们将来在与一类项目的开支,而对其余项目的开支差不多没有什么影响。这是心理账户对每个消费项目会设定一个预算控制。
1996年,Chip和Soll研究觉得,心理账户通过心理预算调节民众的消费举动。表当下:民众会为不同的消费设置预算,但预算一般会低估或者高估买入特定商品的单价,所以常使民众造成“穷鬼”和“大富翁”的认知错觉,进而显现消费不足和过分消费的消费误区。他们通过三个实验证明了心理账户的分类预算对消费决策的重要作用。 2006年,Eldar Shafir和Richard Thaler发表Invest now, drink later, spend never一文,研究显示:在买入和消费临时分离的商品交易中,民众会建构多种框架的心理账户。奢侈品的买入许多的被觉得是一种“投资”并非是一种消费,所以,当消费很早以前买入的高档产品时,一般被编码为“免费”的或者是积蓄。但假使消费方式不是按原意向执行时,对该产品的消费预算就会发挥作用。教育学中应用
“心理帐户”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绝多部分都有,学生诚然也有。我们能否可以应用这一心理现象为布置作业服务。学生在心中为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建有一个心理帐户,当天的功课均匀而适当的布置一部分作业,学生或许并没有感觉多,但一门功课留的作业较多,学生就感觉今天的作业很多,其实前面各科的作业总量要比这一科的作业多很多。这就是学生的心理帐户在起作用。
目前研究热点及将来发展趋势
更深一步扩大应用研究
当前国内有关心理账户的相关研究尚处在启动阶段,将来研究应将着重放在一部分被传统经济理论忽略、但在事实中却又对民众的消费和投资等经济决策造成重要影响的举动原因上,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适当的事实意义。比如,扩大内需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长期任务。为了扩大内需,诚然应当增长居民收入,但如何增长收入才可造成更好的效果?依据举动生命周期理论,现金收入账户比现期资产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为了更有效地刺激需求,就应当使增长的收入在居民的心目中进入现金收入账户。又如,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可以考虑依据心理账户的原理,设计相关养老保障制度,以尽量减弱民众养老积蓄的心理成本。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上大学的费用呈上升趋势,这使很多家庭很难承受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如何依据各种不同心理账户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金融产品,为孩子教育费用筹集资金,也是一个值得学者去研究的应用课题。针对民众运用信用卡和现金不同的心理特点,指导民众合理消费与积蓄,促进财富的积攒和经济发展。
研究方法多元化
心理账户的大部分研究是通过实验研究来论证如果,推翻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但对心理账户内在的心理机制挖掘的不够。从某种程度说,心理账户是民众在执行财富决策时的一个心理认知过程,显现这一连串现象根因为民众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偏差。该种认知特点能否有规律可循?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到者卡尼曼通过几率预期和决策分析等实验研究,发现民众在执行决策时的一连串规律,获得重大成功。将来的研究方法将渐渐多元化,包含:实证报告的采集、分析;现场实验;采取认知心理学中计算机模拟以及对大脑思维执行追踪等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将使心理账户的研究更科学化,也导致了许多的研究课题。
影响
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民众以不同的立场对待不同的开支和收益,进而作出不同的决策和举动。在上面的困难中,抛售掉的股票亏损和没有被抛掉的股票亏损就是被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抛售以前是账面上的亏损,而抛售之后是一个事实的亏损,客观上讲,这两者实质上并没有差异,但是在心理上民众却把它们划上了严格的界限。从账面亏损到事实亏损,后者在心理账户中感觉愈加“真实”,也就愈加让人痛苦,所以这两个账户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民众并没有能从心理上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当以前的账面亏损不小心成了事实亏损之后,那个股票的账面亏损账户在心里就以最终亏损的状态关闭了,民众一般不能把账户再往回拨,也就是从事实亏损账户再回拨到账面亏损账户。
心理账户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也将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消费决策造成出人意料的影响[2]。启示
心理账户分类很细,也很自由,在你的日常开支预算中,甚至连衣服和演出门票都被严格地放在两个账户中,也就是买衣服的钱和买门票的钱要从不同的两个口袋中掏出。民众总看好于把类似的开支归到同一个账户中,而且锁定起来,不让预算在各个账户间流动。所以就会造成丢了戏票就不看戏,丢了电话卡就不打电话,甚至丢了饭票就不吃饭的情形。但实际上,我们所有的经济决策,消费决策也好,投资决策也罢,都不应当承受心理账户的影响。一个理性的人应当让钱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间流动,假如说你某个账户超支了,你应当从其余账户中挪一点钱过来,保证各个账户间大差不差的比例不变。 假使你想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你应该避免人为地设置心理账户而把不同用途或不同来源的钱割裂开来。你应该让财富在你的心理账户间相互流通。 对待不同收入设置不同心理账户的现象就愈加广泛了。这首要体当下下列三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置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充;其他情形是对待不同来源的收入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第三种情形是用不同的立场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