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经济理论经济理论知识文章详细

厂商规模无关论

外汇网2021-06-20 21:05:38 75

厂商范围无关论的简述

近年来,以杨小凯等人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者提出厂商范围无关论,对范围经济理论提出质疑,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 视。

厂商范围无关论为我们揭开了厂商范围、递增报酬、经济上涨等之间内在关系的谜底。这一思想以斯密、阿林·杨格(Allyn Young)、斯蒂格勒(Stigler)、科斯 (Coase)、张五常、杨小凯和黄有光等人为首要代表,是一条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不同的理论发展轨迹。它代表着,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上涨和递增报酬的源泉,厂商范围同经济上涨并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假使分工在企业内部发生,则厂商平均范围就扩大;假使分工在企业之间发生,则厂商平均范围就缩减。决定厂商范围的是中间产品和劳活力的相对交易效率的改变;决定经济上涨的是一般交易效率的高低。所以,厂商范围的改变和经济上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现象,经济上涨可以在厂商平均范围扩大时发生,也可以在厂商平均范围缩减时发生。

厂商范围无关论的现实背景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打破了生产与消费的统一,显现了煤、铁路、纺织、钢铁、汽车、橡胶、机床制造等传统工业,其特质是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低,劳动作业重复,高度集中控制和产品标准化。整个世界的微观经济生产由一个概念主宰,即“大批生产”,大批生产后面的经济概念就是“范围经济”,低价格、大市场、高产能是微观企业的运营法则。从1945年第一个原子弹爆炸,科学技术获得了无以计数的巨大击穿,时迄今日,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以更快的进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差距以许多的方式渐渐拉近,消费者比以往更直接的介人生产过程中,愈加趋向于高附加值、差别化甚至完全定做的产品需求。

1980年至今,世界经济发展增速,信息及网络技术打击原有的经济格局和发展路径,经济结构持续更新,经济制度创新活跃,传统的范围经济理论对这些新经济成分和原因日渐解释乏力。2000年,廖伯伟和杨小凯在《经济举动和组织学报》上发表了“厂商范围无关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围经济理论提出质疑;2003年张永生所著的《厂商范围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通过对OECD国家、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中国的数据统计分析,清晰提出了厂商范围无关论的看法。

厂商范围无关论的思想渊源

厂商范围无关论者觉得,范围经济理论之所以对当代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是受于它所依托的新古典框架在研究对象和方往上,偏离了古典经济专家亚当·斯密等人建立在专业化和分工前提下的理论,使专业化经济被范围经济所取代,该种偏离致使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种种致命的缺陷。厂商范围无关论者旗帜显著地把斯密、杨格和科斯等人的看法作为思想理论渊源,把他们的研究归结为对“什么是经济上涨的源泉?企业的边界应该有多大?” 两个困难的回答。

斯密定理:“分工是经济上涨的源泉”、“资本是在各间接生产部门发展分工的工具”、“分工水平由市场大小决定”、“市场大小由运输的效率决定”(《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AdamSmith,1997);杨格提出的“1、分工和专业化是递增报酬的达到机制;2、不仅市场大小决定分工,而且分工也决定市场的大小;3、供给和需求是一个铜板的两个侧面。” (“Inerleasing Returns and Eeomic Progress”.The Econmic Journal,Young,Allyn,1928);包含斯蒂格勒有关市场容量与分工的论述(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lket,Stigler,1951)被作为对第一个困难的回答。

科斯有关市场机制需要交易成本的理论(The Nature of the Firm,Coase,1937);张五常觉得企业是一组合约的联结以及对企业实质的论述(Steven Cheung,1983)被作为对第二个困难的回答。

厂商范围无关论的首要看法

在上述基础上,厂商范围无关论者提出了其首要看法: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上涨和递增报酬的源泉,厂商范围同经济上涨并无内在因果关 系。分工在企业内部发生,则厂商平均范围扩大;分工在企业之间发生,则厂商平均范围缩减。决定厂商范围的是中间产品和劳活力相对交易效率的改变;决定经济上涨的是一般交易效率的高低。厂商范围的改变和经济上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现象,经济上涨可以在厂商平均范围扩大时发生,也可以在厂商平均范围缩减时发生。这事实上对长期以来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围经济理论提出了一个悖论。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