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金融金融知识文章详细

央行

外汇网2021-06-20 18:08:58 71

中央银行简述

一个由政府组建的机构,负责控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件,监管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和其余积蓄机构。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平稳、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提供量、平稳币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预案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实施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期为国家供应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余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达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首要业务有: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余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

中央银行造成的经济背景

中央银行造成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叶,它造成的经济背景如下:

(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快速扩大,促使货币运营业越来越广泛,而且日益有利可图,自此造成了对货币财富执行控制的欲望。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显现 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固有冲突必然致使接连持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情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求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3)银行信用的广泛化和集中化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升,生产力的提升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首要表当下一是银行运营机构持续增长;二是银行业逐渐迈向联合、集中和垄断。

中央银行造成的客观要求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广泛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造成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造成给予了客观要求。

(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的货币制度和信用制度。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开辟更大量的市场,也需要有重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

(2)统一货币发行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差不多每家银行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力,但伴随经济的成长、市场的扩大和银行机构增多,银行券分散发行的弊病就越来越显著,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规模内享有权威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

(3)集中信用的需要

商业银行经常会发生营运资金不足、头寸调度不灵等困难,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的造成,它既能集中大量银行的存款准备,又能不失时宜地为其余商业银行供应必要的周转资金,为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

(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

伴随银行业的持续发展,银行每天收授票据的数量增多,各家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由各家银行自行轧差执行当日清算已发生问题。该种情况观上要求造成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

(5)统一金融管理

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成长,需要政府出面执行必要的管理,这要求造成隶属政府的中央银行这一专门机构来实行政府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管理。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结构

(1)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科学地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策划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执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当下它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上面,具体来看,包含其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银行的性质具体体当下其职能上,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

(3)中央银行的结构即中央银行制度的结构,它首要包含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结构和权力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一)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一国或某一货币联盟唯一授权的货币发行机构。

1.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必要性。

第一,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是货币正常有序流通和币值平稳的保证。在实施金本位的条件下,货币的发行权首要是指银行券的发行权。要保证银行券的信誉和货币金融的平稳,银行券务必能够随时兑换为金币,存款货币能够顺遂地转化为银行券。为此,中央银行须以黄金储备作为支撑银行券发行与流通的信用基础,黄金储备数量形成银行券发行数量的限制因素。银行券的发行量与黄金储备量之间的规定比例形成银行券发行保证制度的最首要内容。在进入20世纪之后,金本位制解体,各国的货币流通均转化为不兑现的纸币流通。不兑现的纸币形成纯粹意义上的国家信用货币。在信用货币流通情形下,中央银行凭借国家授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而形成垄断货币发行的机构,中央银行依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货币流通及其管理的要求发行货币。

第二,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依据一定期间的经济发展情形调节货币提供量,维持币值平稳的需要。币值平稳是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条件,若存在多家货币发行银行,中央银行在调节货币供求总量时或许显现因很难协调各发行银行进而无法适时调节银根的情况。

第三,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基础。统一货币发行使中央银行通过对发行货币量的控制来调节流通中的基础货币量,并以此调控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实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

2.统一货币的必要条件

第一,中央银行应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适时发行货币,维持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统一,为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创造不错的金融环境。

第二,中央银行应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范围,调节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应适当掌握货币供给增量,处理币值平稳与经济上涨的关系。

第三,中央银行应依据货币流通需要,适时印刷、销毁货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问货币分布、货币面额比例。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职能是指中央银行充当商业银行和其余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体现了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中央银行通过这一职能对商业银行和其余金融机构的活动施加影响,以高达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需履行的职责如下:

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其必要性在于:

第一,为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余存款机构务必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以保证商业银行和其余金融机构具备最低限度的支付能力。

第二,有利于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进而控制货币提供量。

第三,加深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资金来源之一。

第四,为商业银行之间执行非现金清算创造条件。

充当银行业的最后贷款人最后贷款人指商业银行无法执行即期支付而面对倒闭时,中央银行及时向商业银行供应贷款支持以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中央银行首要通过两种渠道为商业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

其一,票据再贴现,即商业银行将持有的票据转贴给中央银行以获取资金;

其二,票据再抵押,即商业银行将持有的票据抵押给中央银行获取贷款。

创建全国银行间清算业务平台商业银行按规定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账户交存存款准备金,各金融机构之间可利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执行资金清算,这加速了资金流转速度,节约了货币流通成本。于是,中央银行形成银行业的清算中心。

外汇头寸调节。中央银行依据外汇供求情况执行外汇买卖,调节商业银行外汇头寸,为商业银行供应外汇资金融通便利,并自此监控国际收支情况。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职能是指中央银举动政府供应服务,是政府管理国家金融的专门机构。

具体体当下:

1.代理国库。

国家财政收支一般不另设机构经办具体业务,而是交由中央银行代理,首要包含按国家预算要求代收国库库款、拨付财政开支、向财政部门反应预算收支实施情形等。

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

中央银行代理发行政府债券,办理债券到期还本付息。

3.为政府融通资金。

在政府财政收开支现失衡、收不抵支时,中央银行具有为政府融通资金以处理政府I临时资金需要的义务。中央银行对政府融资的方式首要有两种:

第一种,为弥补财政收支临时不均衡或财政长期赤字,直接向政府供应贷款。为防止财政赤字过分扩大产生恶性通胀,很多国家清晰规定,应尽量避免发行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第二种,中央银行直接在一级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

4.为国家持有和运营管理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包含外汇、黄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仍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等。

第一,对储备资金总量执行调控,使之与国内货币发行和国际贸易等所需的支付需要相适应;

第二,对储备资产结构尤其是外汇资产结构执行调节;

第三,对储备资产执行运营和管理,负责储备资产的保值升值;

第四,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基本平稳。

5.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执行金融事务的协调与磋商,积极促进国际金融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参与国际金融巨大决策,代表本国政府与外国中央银行执行两国金融、贸易事项的谈判、协调与磋商,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管理与本国相关的国际资本流动,办理政府间的金融事务往来及清算,办理外汇收支清算和拨付等国际金融事务。

6.为政府供应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公布经济金融信息。中央银行处在社会资金运动的核心,能够掌握全国经济金融活动的基本信息,为政府的经济决策供应支持。

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

(1)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是金融业或银行的监管。

(2)当下,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监管的唯一主体,已无法适应新的金融格局。这是由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传统作用正承受考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于是很多国家通过另设监管机构来监管逐渐增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监会、保监会等。

(3)从各国金融监管的实践来说,监管体制可分为四类:分业运营且分业监管,如法国和中国;分业运营而混业监管,如韩国;混业运营而分业监管,如美国和香港地区;混业运营且混业监管,如英国和日本等。 能否由中央银行担当监管重任也有不同情形:有中央银行仍负责全面监管的;有中央银行只负责对银行业监管的;也有在中央银行外另设新机构,专司所有金融监管的。

金融监管程序和内容

完整的金融监管是一个接连、循环的过程,它由市场准入监管、日常经营监管、风险评价、风险处置以及市场退出等有关要素和环节构成。

(1)机构功能定位 所谓功能定位,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首要角色,以及运转、发展的空间,具体体当下该机构的服务对象、业务规模和服务方式。

(2)市场准入广义上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包含三个方面机构准入、业务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士准入。机构准入,是指根据法定标准,准许金融机构法人或其分支机构的设立。业务准入,是指依照审慎性标准,准许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和开办新的业务品种。高级管理人士的准入,是指对高级管理人士任职资格的核准和认可。

(3)业务经营监管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监管,首要是通过监管当局(如中央银行)的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以及借助会计(审计)师事务所执行的外部审计,及时发现、识别、评价和纠正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风险。这是监管当局日常监管的首要内容,包含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

(4)风险评价 风险的综合评价是金融监管人士在综合分析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结果及来自中介机构供应信息的基础上,对被监管机构所存在风险的性质、特质、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作出的及时、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5)风险处置 金融监管当局要针对金融机构所存在的不同风险及风险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置,处置方式包含纠正、救助和市场退出。(第302-305页)

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作用

(1)作为支付体系的运用者。中央银行需要自行交易以转移资金,首要包含通过支付体系清算公开市场操作,以实行货币政策;执行政府债券的支付结算(包含发行和兑付)。

(2)作为支付体系的成员。中央银行可以代表自己的客户(如政府部门和其余国家的中央银行)执行收付。

(3)作为支付服务的供应者。这些服务包含为商业银行在支付体系的运转供应结算账户;单独或与其余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一起,为支付体系供应系统硬件、软件、操作程序或通信网络。

(4)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人。这个作用包含的内容更为普遍支付体系管理者;支付体系的成员的监督者;为支付体系供应管理和计划;仲裁争议和处理赔偿,供应技术标准。此外,还可以作为结算的担保人 。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1)供应账户服务 在各国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的实践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作为银行间清算中介人,为银行供应清算账户,通过清算账户的设置和运用来达到银行间转账。

(2)运行与管理支付系统除了供应账户服务以外,中央银行参与和组织行间清算的其他重要手段即是运行与管理重要的行间支付清算系统。一个平稳的、有效的、公众信任的支付系统,是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中央银行运行的支付系统一般包含账户体系、通讯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

(3)为民营清算系统供应差额清算服务很多国家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民营清算组织,而一部分民营清算系统尚在实行差额清算,为了达到清算参与者间的债权债务抵消,很多清算机构乐于利用中央银行供应的差额清算服务,后者通过账户执行差额头寸的转移划拨,即可完成最终清算。

(4)供应透支便利中央银行不仅运行管理整个支付系统,还以供应信贷的方式保障支付系统的稳定运行。大额支付系统是中央银行供应信贷的着重,特别是当大额支付系统所处理的支付指令为不可撤消的终局性支付指令时,中央银行的透支便利更为重要。

二战后中央银行的改变

(1)由一般货币发行向国家垄断发行转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中央银行的认识有所深化,进而加深了对它的控制。这大大加速了中央银行的国有化进度,自此达到了中央银行由一般的发行银行向国家垄断发行即真正的发行银行转化。

(2)由代理政府国库款项收支向政府的银行转化。伴随中央银行国有化进度的加速,中央银行对国家负责,很多国家的银行法规清晰规定了中央银行作为政府代理的身份,进而达到了中央银行向政府银行的转化。

(3)由集中保管准备金向银行的银行转化。进入20世纪中叶,中央银行不与普通商业银行争利益,行使管理一般银行的职能并形成金融体系的中心机构,这标志着它向银行的银行转化。

(4)由货币政策的一般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离不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在具体运用中大大增强并注重其综合功能的发挥,即由以往的一般性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

(5)各国中央银行的金融合作增强。伴随各国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成长,为保证各国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平稳,各国中央银举动了共同抵御风险,增强金融监管,彼此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

中央银行对货币提供量的调控机制

一、调控机制的一般模式

中央银行对货币提供量的调控机制,也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它是指中央银举动控制货币提供量和其余宏观金融变数而掌握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然后再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高达其政策目标和各种重任的完整体系。

无论哪一个国家采取何种社会制度和何种经济管理体制,即使各国中央银行调控强度和广度有异,但就其调控体系的一般模式来说,有其显著的共性,可用下方图示:

Image: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图1-1.jpg

但务必表示,就这个一般模式来说,还不能区分不同类型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模式的具体内容和不同特点,甚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期期也不一定采取相同模式。从大类上划分,可分为直接型、间接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二、直接型调控模式

当一个国家对宏观经济采取直接管理体制时,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就只能是运用指标管理和行政命令的调控形式,通过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直接控制现金流通量和银行系统的贷款总量,以期来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月标。前苏联、东欧一部分国家以及我国在1979 年以前均采取过计划指标控制该种模式,见下方图示:

Image: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图1-2.jpg

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都采取过该种模式。实践证明,该种模式是与高度集中型经济模式下以实物管理为主的直接控制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该种体制下,中央银行在全国金融体系中处在主导地位,自此各家专业银行和其余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有根强的依附性。此种情形下运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在一般情形下均为可以收到预期效果的。由于指令性计划一旦策划,中央银行就运用行政手段来强制地贯彻实施。所以,只要中央银行不击穿计划,不增拨信贷资金,不迫加货币发行,那么,全国的货币提供量就不会击穿预定的指标。但是,伴随经济体制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轨的当今世界,该种直接型调控模式暴露的缺点越来越显著,它不利于充分维护广大基层银行的自主权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充分发挥信贷、利率杠杆有效调节经济的作用;由于管理办法僵死,时而会产生经济的波动和决策的失误,而在处理困难的过程中又容易显现“一刀切”、“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等弊病。

三、间接型调控模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大多采取该种模式。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客观要求,经济运行首要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过渡已是历史的必然。该种模式见下方图示:

Image: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图1-3.jpg

间接型调控的特点是:它所依存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务必有一个相当范围和发育健全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在运用经济手段执行宏观调控的同期,并没有消除在特殊情形下利用行政手段执行直接控制的机会性;比较好地尊重微观金融主体的自主权;较好地起到压抑经济波动的缓冲作用。

四、过渡型调控模式

过渡型调控模式一般指由直接型向间接型过渡的模式。低收入国家一般采取该种模式。有些虽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但因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市场不发达,加之财政、外汇赤字和严重的通胀等,仍有必要对经济采取一部分直接控制手段。该种模式见下方图示:

Image: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图1-4.jpg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已从传统的直接管理体制过渡到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国家既运用经济手段,也运用计划行政手段。特别在宏观失控的情形下,采取一部分直接控制手段会收到较快的成效。但从长远看法看,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央银行采取间接型金融宏观调控模式已是必然趋势。自此,中央银行对货币提供量的调控在宏观经济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来愈显著;

五、资币提供量调控机制的构成

货币提供量调控机制是一个由内在诸原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为表明困难,它的构成可用下方三个层次剖析:

1.调控主体。整个货币提供量调控机制的主体有三个:一是中央银行,二是商业银行,三是非银行经济部门,用图表明为:

Image: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图1-5.jpg

根据各主体的不同功能,我们不妨把中央银行称之为发动主体,由于由中央银行提供给商业银行基础货币(也称始初货币)的多少,决定整个调控机制运作的范围。这里,它是以最后贷款者的身份显现的。把商业银行称之为增大主体,由于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贷入商业银行后,通过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倍数增大效应,会创造出多倍于始初货币的存款货币,以供应给非银行经济部门。这里,它是以直接贷款者的身份显现的。把非银行经济部门称之为目标主体,由于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供应始初货币立即在商业银行系统内造成倍数增大效应的整个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向非银行经济部门提供适量的货币,诚然不是否认非银行经济部门的举动对整个货币提供量调控机制运作的影响作用。

2.基本原因。货币提供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原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超标准备金,三是货币提供量。用图表明为:

Image: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图1-6.jpg

在中央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所持倍数增大效应

图1-6 有,商业银行扣除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后,形成了超标准备金,通过其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反复运用便造成倍数增大效应,使1 元的中央银行负债,经历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变成了几元的商业银行负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增大了的银行负债,与中央银行向公众供应的部分现金一起,组成了整个货币提供量,供应给非银行经济部门。

以上分析看出,基础货币是货币提供量的前提条件。要控制货币提供量,务必把基础货币制约在合理的规模内。超标准备金的大小又是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扩张能力的制衡条件。而整个货币提供量又是基础货币与信贷扩张能力(即货币乘数)的乘积。可见,在货币提供量调控机制中,“基础货币——超标准备及它的倍数增大效应——货币提供量”这三个基本原因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3.若干金融变量。具体指:法定存款准备比率、超标准备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比率等,这些原因共作用于倍数增大效应。如图1-7 所示。

这里:(1)法定存款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按规定缴存中央银行的那部分存款同所吸收存款之比;(2)超标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保有的不运用于其资产业务的预案金与活期存款之比;(3)定期存款比率是指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之比;(4)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经济部门所持有的现金与活期存款之比。以上诸金融变量中,受制于中央银行举动钠是(1);受制于商业银行举动的是(2);受制于非银行经济部门举动的是(3)和(4)。

综合上述三个层次的剖析,将整个货币提供量调控机制各组

Image: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图1-7.jpg

成部分合一,图示如下:

Image: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图1-8.jpg

务必表明,以上货币提供量调控机制的构成,导致从静态角度加以考虑,假使将时间变量和利润原因引入,其事实运作过程就更为复杂。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1)清政府期间的中央银行

①户部银行。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1905年8月在北京营业,它是模仿西方国家里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②大清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辛亥革命期间和北洋政府期间的中央银行

①中国银行。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覆灭,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②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但实际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3年,交通银行获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3)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期间的中央银行

①1928年11月1号,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多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举动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②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

(5)革命依据地的中央银行

①1927年大革命失利后,共产党在建立依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如1927年冬,闽西上杭县蚊洋区农民协会创办了农民银行等。

②1932年2月1号,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仍在多地设分支机构,以动员依据地银行迈向集中和统一。

③1934年10月,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1935年11月,它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

④伴随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快速扩大并渐渐连成一片,整个金融事业趋于统一和平稳。1948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6)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①1948~197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号,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布成立。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随军迁入北京,以后按行政区设立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办事处),支行下方设运营所,差不多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金融体系。

这一期间的中国人民银行,一面全部集中了全国农业、工业、商业短时间信贷业务和城乡人民积蓄业务;同期,既发行全国唯一合法的人民币,又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并管理金融行政,这就是所谓的“大一统”的中央银行体制。

②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专业银行和其余金融机构陆续复苏和建立,对以往"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有所改良。但从根本上表达,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宏观调控能力和政企不分等方面并无本质性进度。同期,伴随各专业银行的陆续复苏和建立,“群龙无首”的困难也亟待处理。

③1984~199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积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

1984年1月1号,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④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0月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规模内执行改组,撤消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着重增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举动领导,以商业银举动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清晰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策划和实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行监督管理。 我国的中央银行,它的工作对象不是企业单位和个人,而是各商业银行和其余金融机构。它的首要工作是集中力量,研究和做好全国的宏观决策,增强金融监管,以维持货币平稳,更好地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2)中国中央银行的职能首要有:

①审批商业银行和其余金融机构的设置或撤并,这对金融政策的贯彻实施、货币流通的平稳和金融秩序正常化有重要意义。

②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商业银行和其余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高达增强金融事业的统一领导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目标。

③经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④管理企业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管理金融市场,这有助于把握金融市场的改变趋势,控制和调节货币流通。

⑤代表政府从事相关国际金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国家出席相关国际金融会议,参与相关国际金融业务活动,商议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执行国际金融合作。

(3)中国中央银行的作用中国中央银行的作用通过中国中央银行的职能体现。中央银行的所有职能都环绕一个中心,即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调节机构之一,首要是通过一连串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的运用,达到对货币供求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求得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宏观平衡,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协调、高效和健康地向前发展。

我国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

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已步入适应现行银行体制、给市场经济和对外放开条件下的经济及社会活动供应现代化支付清算服务的阶段。当前运行的首要支付系统有:

(1)同城清算所 同城清算是指同一城市(区域)内交易者间的经济往来,通过开户金融机构的同城票据交换达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

(2)全国电子联行系统 全国电子联行清算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处理异地清算业务的行间处理系统。全国电子联行系统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各商业银行设立的国家金融清算总中心和在多地设立的资金清算分中心运行。

(3)电子资金汇兑系统 电子资金汇兑系统是商业银行系统内的电子支付系统。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余商业银行均以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取代原有的手工操作系统,即通过电子支付指令的集中交换代替了原有的实物票据交换。

(4)银行卡支付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在组织各商业银行联合共建银行卡支付系统、策划有关标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已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历史发展

从1973年到当下,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经常在外汇市场上执行直接干预,其中较大的联合干预约有5次,成功和失利的兼而有之。

对1976年 1979年美元弱势的干预在经历1974年到1975年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以后,美国的经济仍处在高通胀,高失业率和低经济上涨率的处境。卡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决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尽管利率在上涨,但美国的通胀率涨得更快,外汇市场所以开始持续地抛美元,使美元的汇率价格一路下挫。

面对美元的下跌趋势,卡特政府决定干预外汇市场。1978年10月末,卡特政府宣称了一项反通胀的计划,但受于对美国将来的货币政府并没有清晰的表明,美元反而在外汇市场上狂泻。面对马克和日元增值的重大阻力,德国和日本两国的中央银行被逼执行不更改自己政策为前提的大范围干预,买美元抛本国货币,但收效甚微。

1978年11月1号,卡特总统宣称美元汇率价格太低,美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将直接执行干预。受于前一星期的反通胀计划使外汇市场大失所望,卡特这次宣称的干预包含两项重要的政策转变。第一,货币政策将紧缩。联邦储备银行将把贴现率提升一个百分点,使贴现率高达当时前期高位的9.5%,进而使这次干预包含政策内容。第二,美国中央银行将调用300亿美元干预外汇市场,稳定美元的汇率价格。其中150亿将从其余中央银行借调,50亿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取和特别提款权的销售,50亿为所谓“卡特债券”(Carter bonds),即财政部在国外销售的以马克和瑞士法郎记帐的债券。卡特计划宣称后,外汇市场果然承受震动,对其第一项紧缩政策愈加警觉。在11月1号上午 9:13,美元对马克的汇率价格立刻比前一天的最低位上升3.25%,高达1.83马克;几分钟后,伴随中央银行抛出6,900万马克、1,900万瑞士法郎后,美元继续上升,对马克的汇率价格又上升1%,对瑞士法郎的汇率价格也上升到1.567。在针对日元的干预动用了500万美元之后,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价格也跌向 187.5日元。在这一天外汇市场收市时,美元对首要外汇的汇率价格平均上升了7% 10%。

在以后的两个星期内,外汇市场仍有抛美元风,以试探美国等中央银行干预市场的决心,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联合德国、瑞士和日本中央银行,一次又一次地在市场干预。到11月末,美国干预市场的总额达350亿美元,使美元显著回升。但是,到12月初,外汇市场开始怀疑美国能否会真正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又开始抛美元,使美元再次下挫。美国等中央银行继续大范围干预外汇市场,光是美国就花了310亿美元,但干预的效果已显著下滑,到12月末,美元汇率价格已差于 11月的水准。美元的真正走高是1979年10月新的联储会主席保罗 沃尔克上台宣称货币提供控制以后的事。

1985年9月工业五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假使说70年代末美国等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是一场失利的持久战,1985年9月工业5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则是一场成功的速决战。里根上台后,美元就开始一路走高,到1985年2月25号高达最高位,对马克的汇率达到1美元兑3.4794马克。经历春季和夏季的调整后,美元在该年9月又开始上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五国的财长与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开会讨论外汇干预困难。9月22号星期天,五国发表声明。声明说,五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统一答应,“非美元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价格应当更深一步走高”,他们“在有必要时将更深一步合作,执行干预”。第二天早上,外汇市场美元便立刻暴跌,对马克的汇率从2.7352跌到2.6524马克,降幅达3%以上。美元从此一路下挫,以至到1986年末,日本和德国的中央银行又被逼采取支持美元的干预措施,收效依然甚微,美元的下跌趋势到1987年初美元中央银行也参与市场干预时才止住。 1985年9月的干预能否有效,外汇市场存在着争论。有人觉得,美元在干预前已经开始走软,即便中央银行银行不干预,它也会在9月份反弹后继续走软。但许多的意见觉得,这次干预依旧有效的。

这次干预假使说是成功的话,那就是“信号反映”起的作用。在干预的前后两个星期,汇率大变,而工业国家之间的利率差根本没有改变,一直到10月末,日本在信贷市场上实施紧缩政策,才使利率差开始有真正的改变。但是,这次五国联合起码使外汇市场得到两个强烈信号。首先,这次声明使外汇市场意识到,五个工业国家将令充分协调,竭尽全力地执行更大范围的外汇市场干预。而以后的事实证明,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的确是那样做的。其次,这次声明代表着美国外汇政策的巨大转变。里根政府一开始就奉行让市场自由竞争的自由放任政策,一直听任美元的一路走高,而且对其余国家里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要求置之不理。这次美国与其余工业国一起参与干预,使外汇市场有理由相信,美国为了与其余工业国家协调,有机会调整货币和宏观经济政策,使美元开始走软。

1992年夏季美国等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1992年3月中旬开始,外汇市场对期待已久的美国经济恢复又一次失望,在德国高利率和美国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开始持续抛售美元,致使美元对差不多所有欧洲货币的汇率价格都一路下挫。美国与欧洲各国的中央银行分别在7月20号和8月11号两次大范围干预外汇市场。这两次干预从性质上来看,均为属不更改各自经济政策的干预,尽管有短时的效果,从中、长期来说却完全是失利的。

首次干预是7月20号马克与美元的汇率价格打击1991年2月以后的高峰点1.4430时执行的,美国等15个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联手在市场抛马克买美元,经历3次干预后,美元对马克的汇率价格一下子从1.4470上升到1.5000,美元在两天内反弹了500多点。但是这次干预并没有止住美元的下跌趋势。在经历半个多月的徘徊后,美元又继续下挫。美国等13个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于8月11号又一次联手干预,但效果比首次还要差。第一次干预使美元对马克的汇率从 1.4620马克反弹到1.4780,仅上升150点,而且时效仅保持了半个多小时。以后美元从新下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3个多小时内分别在美元兑马克的汇率1.4715、1.4730和1.4770等处4次干预市场,抛马克买美元,但仅仅使美元稍有反弹。在这次干预中,美国等工业国家共动用了10至 15亿美元。但是,两天以后,美元又跌过干预前的最低位。

这次干预之所以失利,除了上面所说的属于不更改政策的干预外,外汇市场对这些干预早有期待也是个重要原因。对外汇市场来看,最以助推市场的是突发性事件,而预料当中的事件往往会提早反应到外汇市场中去。这是首次干预比第二次干预有效一部分的原因。而这两次干预最终不能更改美元的弱势,原因是中央银行不能使外汇市场相信,美元的汇率价格应当市场价高一部分。

1992年9月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1992年9月欧洲货币体系显现危机,外汇市场猛烈地抛售成员国中差不多所有的疲软的货币,英镑、意大利里拉、爱尔兰镑等无不显现大程度币值下挫的情形。受其株连的是非成员国芬兰等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也显现暴跌,致使这些国家宣称脱离与欧洲货币体系的自愿挂钩。

这次干预中,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差不多都花了很大的代价。德国中央银行花了120多亿美元,英国花了差不多60亿,而法国向德国中央银行借调外汇执行干预的钱,到11月初才还清。这次干预使欧洲货币体系的冲突有所缓和,但远远没有处理困难。

受于外汇市场的短时间波动非常频繁且程度较大,创造了非常多的短时间获利机会。所以,把握上述首要原因和外汇市场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分析能力和盈利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