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成长之路
金融危机
昔日亚洲“四小虎”之一的泰国,其经济曾经被称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经济,一夜之间忽然深陷金融危机当中,成了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发源地。
到9月4号为止,泰国在汇率、股市双双重挫下,其经济体质在东南亚各国中当前或许是最差的:出口不振,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扩大,外汇储备急剧下滑,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贷款人还不出钱,银行不良资产膨胀。仅房地产公司这块的银行坏帐当前已达155亿美元。究其原因,其危机的隐患在90年初就已经埋下。
从1990年起,泰国的外贸逆差逐年递增、经常项目赤字连年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每年只减不增:其1990年外贸逆差、经常项目赤字和外汇降低额分别为:74.94亿美元、72.82亿美元和32.3亿美元,到了1994年已分别增长到:92.68亿美元、82.22亿美元和41.75亿美元。另一面,泰国的外债从90年代开始也急剧膨胀,1990年其外债为280亿美元,到了1996年已膨胀到900亿美元,仅1998年马上到期的短时间外债就达400多亿美元,胜过其全部的现有外汇储备。
困难还不仅限于此,一面经济上涨速度减缓,另一面直接借来的庞大外债却在多部分领域不能造成收益,该种情况严重降低了投资人对泰国的信心。民众广泛觉得泰国汇率严重偏离泰经济实绩,泰铢所以一直就面对贬值阻力。
金融改革
此外,90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连串金融改革措施。
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相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支付的制约。
1991年,开始降低了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制约。
1992年又对外资放开,允许国内投资人直接通过银行得到低息的外国资金,立刻就吊起了民众肆意借贷低息资金的胃口,一发而不可收。
1994年又更深一步放松了这方面的制约,比如放宽出入境时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等。
但是,在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同期却未能完善金融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不经意间使外汇投机的途径增长,引“狼”入室,门洞大开,进而加重了投机者对泰国金融平稳性的打击。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Malaysia),首都吉隆坡,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马来西亚由十三个州构成,共分为两多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新加坡;其他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亚,而文莱国则位于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语:Republik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构成,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1968年至今,尤其是8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后,经济发展获得一定成就。第一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上涨6%,通胀控制在10%在内。1994年4月进入第二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即经济起飞阶段。政府更深一步放宽投资制约,吸引外资,并采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旅行、增长出口。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猛击,经济大幅衰退,货币贬值、通膨高踞。为解脱经济窘境,政府被逼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1999年经济开始迟缓恢复,但整改压力较大,私企外债、银行呆账等困难很难处理。菲律宾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ng Pilipinas,英文: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当地华侨或称作菲律滨)位于亚洲东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宾群岛(7107个岛屿)所构成的民主国家。
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同期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取放开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发展获得明显成效。1982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此后受西方经济衰退和本身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发展显著减缓。90年代初,拉莫斯政府采取一连串振兴经济措施,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并维持较高上涨速度。1997年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菲打击不大,但其经济增速显著减缓。阿罗约总统执政后,将发展经济、清除贫困作为施政核心,加大对农业和基建的投入,扩大内需和出口,国际收支得到改观,经济维持稳定上涨。但受于菲财政赤字升高,债务负担沉重,失业和贫困困难严重,市场对菲经济前景任然信心不足。2004年,政府采取一连串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加上世界经济恢复脚步加速,经济获得6.1%的上涨,但财政情况未能改观。8月,阿罗约宣称政府处在"财政危机",增强增收节支和改革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