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综合金融知识文章详细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外汇网2021-06-20 12:00:58 50

西方学者对国际收支的分析首要集中于一国国际收支的决定原因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政策。西方的国际收支理论伴随经济事态的改变和时代的更替而持续发生改变。最早对国际收支系统执行分析的理论可追溯到1752年大卫?休谟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直到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各国的经济专家才对国际收支执行新的理论探索。英国经济专家琼?罗宾逊和A.勒纳更深一步发挥了马歇尔的供求弹性局部均衡分析,系统地提出了国际收支“弹性论”。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克卢普和梅茨勒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应用到国际收支分析,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论”。就在此时,亚历山大采取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式,提出了国际收支“吸收论"。伴随货币学派的兴起,60年代显现了将货币主义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原理推衍到放开经济的“货币论”。这些理论都大大地丰富了国际收支的理论分析,为各国货币当局调整国际收支给予了巨大的理论根据和政策参考。

一、弹性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是对理论界显现的货币贬值一定能改观国际收支(贸易收支)情况的一种更深一步分析和理论的深入。它表明了在货币贬值后,只有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一国才可改观贸易收支,从而改观国际的开支。即便如此,在改观贸易收支时,也受“J”型曲线效应的影响,即不能立刻改观贸易收支,不仅不能立刻改观,而且还使国际收支更深一步恶化,在过了这个“时滞”后才可迅速地改观贸易收支。弹性分析理论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能改观贸易收支的片面观点,它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变量的诸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具有现实意义,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它把国际收支仅局限于贸易收支,而未考察劳务进出口与资本流动。第二,弹性分析理论以差于“充分就业"为条件,因此做出了供给完全有弹性的假定。该种假定只适用于周期的危机和萧条阶段,而不适应于周期的恢复与高涨阶段。第三,弹性分析法采取了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法,它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事实上其它条件是持续改变的,它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有时是不可忽略的。

二、乘数论。

乘数论又称收入分析法,它首要分析了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它同样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它是凯恩斯“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运用和发展。该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的出口具有和国内投资相同的效应,可以增长国民收入总量;一国的进口具有和国内积蓄相同的效应,会降低国民收入总量。当一国商品、劳务出口时,从出口得到的收入会让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长,这些部门人士收入增长又会刺激他们对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进而引起了从事国内消费品生产部门的收入和就业的扩大,并使进口增长,这样推算下去,国民收入增长量将为出口增长量的若干倍,此即外贸乘数理论。但外贸乘数理论只有在国内没有高达充分就业和出口有弹性的前提下才可对国际收支发生作用。

三、吸收论。

吸收论又称开支分析法。它首要阐述收入和开支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它是战后初期詹姆士?米德和西德尼?亚历山大在有关弹性论的论争中系统提出的。弹性论只强调贬值的相对价格效应,而忽略了贬值的收入效应。所以,他们力争舍弃弹性分析法,而采取收入水平和开支举动来分析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他具有:第一,吸收论同弹性分析法的巨大差别是,它不从相对价格关系出发,而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的,它是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采取一般均衡分析法;而弹性论则建立在马歇尔等人建立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采取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法。第二,就一国货币贬值的效应来看,吸收论是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相对影响,而弹性论则从价格与需求的相对关系中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第三,吸收论强调政策搭配效应。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在采取本币贬值的同期,若国内存在闲置资源,应采取扩张型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增长收入(生产和出口);相反,若国内各类资源已达充分就业、经济处在膨胀时,应采取紧缩型财政货币政策来降低吸收,进而使内外部经济同期高达均衡。第四,吸收论的首要缺点是假定贬值是出口增长的唯一原因,并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忽略了资本流动和其余原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四、货币论

货币论又称货币分析法。它是伴随现代货币主义的兴起,在70年代中后期流行的一种调节国际收支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专家蒙代尔和约翰逊。该理论觉得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强调货币供求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货币论者将国际资本流动作为考察对象,强调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而非贸易差额,这是它的贡献之一。此外,弹性论、吸收论和乘数论都强调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而货币论则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唤醒民众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原因的重视。但它也有不足之处;第一,该理论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平稳的。这仅适应于长期情况,而在短时间内,货币需求经常很不平稳,也很难不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第二,该理论的把货币原因看成是决定性的,而把收入、开支、贸易条件和其余原因看成是次要的,它们只有通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发生作用。事实上,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并非是相反。

第三,它强调“一价定律”的作用。但从短时间看,受于垄断原因和商品供求粘性的存在,一价定律往往是不成立的,第四,该理论还假定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能。其实不然,因货币供给变动后,民众不仅更改对国外商品和证券开支,而且也会更改对本国商品和证券的开支,自此影响到国内产能的改变。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