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法
外汇网2021-06-19 18:02:18
62
定义对外贸易法是指国家对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执行管理和控制的一连串法律、法规和其余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包含宪法、对外贸易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对外贸易法在当今世界各国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觉得一部法律的重要性,是由该法律调整的对象和规模决定的。对外贸易法调整的是一国对外贸易及投资法律关系的。而在当今世界,各国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外贸法地位也日趋重要。
美国宪法清晰规定,对外贸易的管理权直接掌握和控制在国会手中。该对外贸易管理权是通过策划法律、准许条约、决定征税以及掌握支出等方式行使的。行政部门则负责外贸法的实行和实施。美国白宫中负责对外贸易管理的机关决不只由商务部负责,它同期还设有其余部门共同负责,首要有美国贸易代表以及一个独立机构 ——国际贸易委员会。美国还专门设有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区上诉法院,分别受理一审和二审的国际贸易案件。美总统作为行政最高长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享有很大的权力, 他可以直接介入贸易事务并依据相关部门的建议采取措施,在能否采取保障措施、贸易禁运、贸易制裁等方面享有最终决定权。
美国对外贸易法的内容丰富而具体,仅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就达1000多页,其内容涉及贸易待遇,包含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待遇、广泛优惠待遇、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进口救助与贸易秩序,包含反倾销法、反补助法、保障措施、调整援助、市场扰乱、不公平贸易做法和非经济原因的进口管制;出口促进与管制,包含301条款制度和贸易促进、出口管制。日本政府的贸易管理组织首要包含日本贸易会议、经产省、大藏省、日本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经济企划厅、公正交易委员会等。但日本贸易会议的主席由内阁总理大臣亲自担任,其成员包含经产省、大藏省、农林水产省、外务省、运输省等着重省大臣、日本银行及进出口银行总裁、公正交易委员会委员长、经济企划厅长官等构成。日本的特点是总理亲自处理,重要部门联手共管外贸。
欧盟负责策划和实行贸易政策的首要机构包含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 、欧盟理事会(欧盟的实施机构) 、欧盟议会(代表欧盟的公民) 和欧洲法院。
从上面分析可以目睹,西方国家的外贸法的特殊重要地位表当下:
由最高权力机关立法; 由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实行; 全国一盘棋,首要部门及其第一把手亲自参与对外贸易法的实施; 内容详细灵活,在管理国内进出口的同期, 强调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和拓展。对外贸易法的若干前沿困难(一)透明度原则
1、透明度原则的由来
透明度原则因为西方世界。它早期是伴伴随西方市场经济的成长进度而渐渐成熟起来的。作为商人,面对市场的重大考验,就要设法克服市场因政策法律变动而导致的风险,商民众急切要求市场具有相对的平稳性和可预见性。要求政府管理市场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透明,以便公众能方便地得到政府管理和服务市场的信息。所以透明度原则早期又称之谓“阳光原则”或“知晓原则”。
透明度原则的日趋清晰,那是在二战之后,它作为调整战后贸易制度的基本规范,被引入了“关贸总协定”,其内容渐渐清晰,特别是该原则被引入到WTO的各首要协议当中后尤为突出。透明度原则的核心条款是关贸总协定的第10条。伴随WTO影响的扩大,该原则得到了大量的传播和应用。数十年至今,透明度原则已经形成各国外贸法的强制性规定而列为其首要条款。
2、透明度原则的首要内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
依据WTO各首要协议的规定,透明度首要内容包含:一是发布和告知原则。该原则要求成员方管理机构务必将正式实行的与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给予发布;务必将与另一成员方政府或政府机构签订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现行条约及政府协定,给予发布;在实行具体贸易过程中的法令、条例以及一般援用的司法判例及行政决定,都应快速发布。二是有关行政和司法过程中的透明度。
要求各成员管理外贸过程及审理外贸案件的过程透明,并要求能对政府管理外贸过程中的决定执行独立的司法审查。
透明度原则已经形成WTO基本原则中带有基础性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否切实地履行透明度原则,不仅是衡量中国允诺履行WTO各类制度的法律基础,而且也是衡量中国遵守WTO各类法律义务的信用基础,更是我们运用WTO规则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事业的重要前提。
3、中国正积极地遵守透明度原则
中国根据WTO 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做出的郑重允诺将使中国的经济环境更具平稳性和可预见性。
中国政府在原则困难上的允诺,核心的或者说具有击穿性的一块就是政府在管理外贸工作中取消内部文件(亦称红头文件),即凡是实施的,务必是公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
中国对履行WTO透明度原则快速而全面地作出上述允诺,显示了中国政府对该原则的重视,也表现了中国全面履行WTO各类法律规定的决心和能力。
(二)对外贸易运营权
西方国家对外贸易法历来重视对外贸易运营主体困难,把它作为外贸制度的基础。美国外贸法专家觉得,能否允许个人或所有企业从事外贸,这是一国对外贸易法的基石,犹如一国宪法能否保护人权一样重要。由于对外贸易主体困难直接关系到对外贸易的自由度(即自由化) 困难。它涉及对外贸易的差不多所有制度,比如工商管理、海关、外汇及税收等一连串法律,也就是说,对外贸易运营权是整个外贸制度放开的晴雨表。西方各国的外贸法对此都做出了相当宽松的规定,美国、欧盟及日本等西方国家都规定了其自然人、法人及合伙企业都能自由得到对外自由贸易权。
中国在加入WTO时允诺3年内放开外贸运营权。即在加入WTO的3年后,即从2004年12月11号起应对这类企业(包含自然人) 放开外贸运营权。所以,中国对外贸易法应参照国际惯例,规定除在特定的贸易领域内从事国营贸易的专营权或特许权外,所有在中国依法注册登记的企业都可以享有外贸运营权。
(三)国营贸易
1、国营贸易是各国外贸法中广泛存在的特殊概念
外贸法上的国营贸易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企业并不是一个概念,和中国当前的国有外贸企业也不能等同,它具有特定的含义。依据世贸组织《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17条和其余相关规定,所谓国营贸易企业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依据国内法律或在实际上享有专营权或特许权的政府企业和非政府企业,其买入和销售活动影响了国家进出口水平和方向。所以,世贸组织中分析国营贸易企业的核心是看企业能否在国际贸易中享有专营权或特许权,这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并无必然联系,其分析标准也不是所有制形式。因此无论是国有企业依旧民营企业,或者半官方的贸易机构,若它们在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中享有专营权或特许权,则都应看为国营贸易企业。
2、国营贸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国营贸易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国外贸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营贸易一般存在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核心贸易领域。实施该种制度的好处是值得保证国家在一部分核心领域享有直接的控制权,进而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民众生活,所以其在一国贸易中的意义不可低估,国营贸易因此形成国际上的一种通行做法,世贸组织各成员在不同领域中都实施着不同程度的国营贸易。当前,世界规模内国营贸易制度首要汇聚在农产品方面,兼有若干重要的矿产品。有些欧洲各国亦在烟草和食盐方面保持着国营贸易制度。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各设有一个专营销售局,而这两个企业控制着1/3 的世界小麦出口。而在新西兰,一个牛奶专营国营企业控制着约30 %的世界牛奶出口。
自此可见国营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范围和地位的确是十分重大的。
3、中国外贸法应妥善处理国营贸易困难
中国要依照世贸相关规则有针对性地增强在一部分着重贸易领域中的国营贸易制度,使其形成保护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保障。国营贸易的最大优势在于政府可以对其实行较为直接的控制,从而控制一部分关系国计民生产品的进出口,这些领域和产品对国民经济、社会平稳、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只有真正保证国家在这些核心领域中享有控制权,中国才可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充分利用世贸规则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证国民经济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平稳。所以,国家在某些领域继续保持国营贸易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这是世贸规则允许的例外,中国要充分利用这个例外并将其体当下本国的外贸法中。
(四)自由贸易区
所谓自由贸易区一般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所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数量制约,使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维持自己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区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最基本、最一般的形式,一般具有两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在成员国内部取消贸易阻碍,达到自由贸易,但没有共同对外关税;二是一般采取原产地规则。当前,建立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世界各国谋求发展本国经济、抵御经济衰退的一项重要举措。
由于自由贸易区具有的积极作用,关贸总协定第24条对其作了特别规定,进而使自由贸易区形成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并清晰允许各成员国或各成员在其领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实践证明,自由贸易区对于多边贸易体系仍未组成巨大威胁;相反,受于它的目标是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可以率先在区域达到内部贸易自由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多边贸易体系具有互补性,也可以助推多边贸易的成长。所以,自由贸易区和多边贸易体系可以共存, 实际上世贸组织的很多成员同期也是各自由贸易区的成员。
当前除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以外,世界上差不多各首要贸易国均已参与自由贸易区,有的依旧多个自由贸易区的成员。
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参与任何自由贸易区,这对于本国的外贸发展并不是好事。中国游离于自由贸易区之外,一面使中国无法享受区域贸易安排造成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面受于区域贸易安排对区内国家实施优惠待遇,其成员对区外贸易伙伴仍保留各自原有的贸易壁垒,因此其贸易转移效果甚至排他性的特质日益显著,致使中国承受程度不同的歧视性影响。同期,自由贸易区是世贸组织明文允许存在的例外,不给予积极利用就没有充分利用世贸规则来为本国谋取应得的利益,所以,无论从理论上依旧从实践上中国都应重视和利用自由贸易区来助推本国外贸的更深一步发展,并发挥中国在自由贸易区内的积极作用。中国政府一贯支持并积极参与东盟十国自由贸易区的有关活动,与东亚的韩国、日本等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机会性执行了持久的探讨,这些都表明,中国在修改外贸法时有必要增长规定国家策划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积极建立和完善外贸促进机制的相关内容。
(五) 贸易壁垒调查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扩大自由贸易,清除各国间的各种贸易壁垒,其着重已经从关税壁垒转移到了各种各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所谓贸易壁垒是泛指一国采取、实行或者支持的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合理阻碍的立法、政策、行政决定、做法等各种措施,其规模极广,以对贸易产生扭曲效果为分析标准。
贸易壁垒的种类数量大、花样多,而且层出不穷,比如关税壁垒、关税税则分类、配额、进出口许可、政府采购、自愿出口制约、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等等,而“两反一保”的滥用也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同期,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亦在国际上愈演愈烈:前者是进口国以保护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安全、防止欺诈举动等目的,通过繁杂和苛刻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来制约贸易,而后者是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口号,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和繁琐的检验认证而设立的贸易阻碍。比如,1997年欧元兑美元国家通过提升技术性条件要求事实上禁止了从中国进口禽肉,而2002年初欧盟又以中国产的蜂蜜含有氯霉素等抗生素超额为由中止了从中国进口蜂蜜,中国的这些传统优势产品所以丧失了这些市场。
贸易壁垒的实质是制约进口,但它们具有技术性强、隐蔽性好、涉及面广、效果显著的特点,而且往往具有正值理由支持,所以管制的难度很大,但这些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了遏制这些贸易壁垒,世贸组织促成了一连串的协议,比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动植物和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等,但其规制的规模和强度还远不足够形成国际法上全面、有效的管制。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原外经贸部(即商务部) 于2002年颁发了《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进而有了自己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但这一规则还导致部门规章,将来应当将其上升为法律。在中国《对外贸易法》的修改中,应对政府实行对外贸易执行调查的规模及其具体程序做出规定,以便有更强的法律基础来保证本国产品和企业免受国外的不公正待遇。
(六) 贸易救助措施
1、反倾销
在国际贸易中,倾销是指产品以差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口,并自此对国内已建立的有关产业产生本质性损害或者造成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有关产业产生实质障碍。在该种情形发生时,进口国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来清除或者减轻该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我们称之为反倾销措施。可以采取的反倾销救助措施是征收反倾销税或者出口商供应价格允诺。即使反倾销的理论基础早已为人诟病,但反倾销当下许多的是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而得到大量的运用。受于反倾销简便实用、效果显著,所以也是三种贸易救助措施中运用频率最高的。中国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反倾销的第一受害国。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以来中国产品已经遭遇到了500余起反倾销案,被调查的产品有4000 多种。在这些反倾销调查案中,受于以往中国企业经常采取不应诉的做法,加上中国在这方面人才缺乏、企业不重视、政府组织不力等原因,中国企业能争取到较好裁决结果的仅占到三成,绝多部分被课以高关税,损失比较严重。而对中国运用反倾销措施的首要国家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及部分拉美国家等。比如,墨西哥从1994 年11月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征收反倾销税,税率最高可达533%。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对中国出口彩电征收的达到44.6% 的反倾销税使中国产品差不多退出欧洲市场,而美国当下正在酝酿对中国彩电采取反倾销措施。在1994年,美国对中国大蒜裁定了达到376%的反倾销税,也致使中国大蒜所以退出了美国市场。更为严重的是,反倾销案件往往造成连锁反映。1993年墨西哥对中国十大类4000多种商品执行反倾销后,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纷纷对中国这些出口产品执行反倾销调查。据预期,中国企业所以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高达100亿美元以上,而丧失的市场份额和其余间接损失则很难计算,国外对中国产品频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已经形成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对的一个重大贸易阻碍。
2、反补助
补助是表示口国(地区) 政府或者其任何公共机构供应的,并为接受者导致利益的财政资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价格支持,某些贸易活动中的补助也是一种不公平贸易举动。当进口产品存在补助,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产生实质损害或者造成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产生实质障碍时,进口国可以采取的措施包含采取征收反补助税、要求出口国政府停止补助或要求出口商供应价格允诺。
中国产品当前很少遭到反补助调查,由于中国产品一般是反倾销措施的目标,而当前中国也仍未对其余国家产品实行反补助措施。
3、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是进口国对某些产品在公平竞争情形下因进口数量激增而采取的紧急制约措施。当进口产品数量大批增长,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产生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国可以采取保障措施来减轻该种严重损害或威胁。具体措施有提升关税、采取配额制等。保障措施是关贸总协定最重要的条款之一,该条款就像一个“安全阀”,致使缔约方在特殊情形下可以背离总协定一般规则,即通过免除该缔约方所允诺的义务,高达保护其国内有关产业的目的。仅在1995年到2000年阶段,美国就发起了9起保障措施调查。而在2002年3月5号,美总统宣称对10类进口钢铁产品实行保障措施,加征关税最达到30% ,涉及国家包含欧盟、日本、韩国、中国、瑞士、挪威、新西兰、巴西等,最终形成一场涉及各大首要贸易国的贸易风波。
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免遭国外采取的救助措施冲击,中国参照各国的成就经验增强了对着重行业、着重产品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先后起步了汽车、钢铁、化肥等易受打击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以便于防患于未然。我国的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号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4年4月6号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修订通过,2004年7月1号起施行。外贸法的修改是在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面对着和改革放开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下执行的,体现了立法者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本轮外贸法修订的必要性首要为:
第一,是更深一步完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照建设统一、放开、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国内各种外贸运营者创造平等竞争条件,加速内外贸一体化进度,更深一步提升贸易自由、便利程度,达到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融合。修订外贸法是健全完善公开公平透明的外贸环境,建立健全对外贸易促进机制,达到外贸的良性健康发展与合理有序竞争,以及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连续发展的有力法律保障。
第二,是我国外贸连续高速发展和对外放开更深一步深化的内在需求。1994年外贸法实行差不多1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格局和数额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外贸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就在人大常委会通过新外贸法的前一天,即2004年4月5号,WTO发布了世界各国排名情形,证实中国200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8512亿美元,排名世界第4名;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形成国民经济连续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与此相对应,1994年外贸法在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促进、对外贸易救助等诸多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情形、新改变、新要求,需要依据事实情形执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更好地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第三,是履行入世允诺的外在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运用WTO规则,保护和发展自己给予了有利条件。为最大限度、充分地用足、用好WTO赋予我国的权利,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内立法,建立、健全具体的实行机制和程序。修订外贸法是将我国入世允诺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我国作为成员国应该享有的权利、承受的义务转化为国内法,这既是履行入世允诺的要求,也是完善外贸法之下位法的法律基础和保障。
总之,新外贸法的颁布是我国从外贸大国迈向外贸强国的重要保障。
修改后的外贸法共11章70条,比1994年外贸法新添加了3章26条。本轮外贸法修订既归纳了我国10年来连续发展的经验,又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同期还注重借鉴各国外贸立法的先进经验,与1994年外贸法对比,本轮修订体现了现阶段我国外贸管理的基本理念,也反应出下一步外贸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制度保障。尽管酝酿和修改时间较为紧俏,仍存在有不足之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是一部符合我国目前外贸发展客观需要的法律。
标签:
- 上一篇: 环境标志
- 下一篇: 合同漏洞大流通合同债务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第三国倾销要式合同非继续性合同含税价格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推荐文章
- 黑马在线:均线实战利器 7853 阅读
- 短线交易技术:外汇短线博弈精讲 3320 阅读
- MACD震荡指标入门与技巧 3453 阅读
- 黄金操盘高手实战交易技巧 3667 阅读
- 做精一张图 2612 阅读
热门文章
- 港币符号与美元符号的区别是什么啊? 21189 阅读
- 我国各大银行汇率为什么不一样啊? 9175 阅读
- 越南盾对人民币怎么算的?越南盾对人民币汇率换算方法是什么 8742 阅读
- 黑马在线:均线实战利器 7853 阅读
- 小白经济学 743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