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经济贸易文章详细

国际政治经济学

外汇网2021-06-19 14:22:04 49
学科定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首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经济原因与政治原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衡的关系。它有多个维系。历史背景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造成于如此的历史背景:上世纪60年代末起,受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显现严重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频繁发生,世界经济显现停滞,保护主义又一次在西方发达国家抬头;很多学者开始忧虑,世界能否会又一次显现相似20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受于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各国为争夺市场,处理国内经济危机而显现的国际政治矛盾。国际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又一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一部分西方学者期望通过研究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国际经济的新改变,研究世界经济史中受于经济危机致使的政治矛盾等诸方面困难,为国际制度建设与国际秩序的变革谋求政治上的答案。这些研究符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原则,而且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国际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这些20世纪后期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假使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划分,它们大体可以分两类:经验实证主义/还原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历史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概况

1916年A.J.格兰特等人编著的《国际关系研究入门》一书,首先运用“国际关系”这个名词,以后国际关系研究的主题一直是战争与和平困难,国际关系学等同于国际政治学形成学术界的一种见解。1890年英国经济专家A.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问世,更改了古典经济学以政治与经济两者相结合的传统研究方法,国际经济学着重纯理论地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长期以来,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分别属于两个独立的学科,各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改变:日益增强的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以及仍以主权国家为基本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两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尖锐;历来影响决定国际格局的军事力量逐渐让位于经济力量;世界性的贫困、发展、生态平衡和人口控制等成了国际关系的重要困难。面对上述困难,西方传统的经济学、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因学科分立,很难解答。1944年,匈牙利裔英国经济专家K.波拉尼在《伟大转变》一书中以资本主义统一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为主题,分析了英国在维也纳会议后所谓“百年和平”阶段的对外政策,提出了研究国际关系的均势、国家、市场和金本位制等 4个方面,力图克服国际关系研究中学科分立的缺陷。他被称作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先驱。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C.P.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1970)是一部融合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论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著作。1970年 6月,哈佛大学国际困难研究中心举行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研讨会。以后,美、英各大学的政治系先后开设了国际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分类和首要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它的研究焦点是世界规模内的国家与市场关系。本文以方法论为标准对西方首要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执行的归类与评介,评述了经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现实主义霸权平稳理论、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以及历史主义下的考克斯与斯特兰奇的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国际政治经济学可分两大类: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单位,分析其国际层次的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以国际体系或把世界政治经济作为整体执行分析。后者并没有完全觉得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而觉得它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有J.高尔顿的结构主义学派和I.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学派。他们引进了社会学、心理学、社会经济史和K.马克思、..列宁'" class=link>..列宁有关殖民地和帝国主义学说的若干方法,扩大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规模。前者是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流,以美国国际关系学的新现实主义学派为首要代表。他们继承现实主义学派的国家利益概念,觉得国家间权力关系的本性是对抗的,但世界经济的成长,却增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政治的对抗和经济的依存形成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他们觉得国际关系仍以民族国家为首要举动体,但务必包含跨国公司,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等,要研究它们的互动过程和自此造成的困难,特别是经济困难的政治含义。他们提出了“霸权平稳论”和“霸权后合作论”。代表作有美国学者R.基欧汉和J.奈的《权力和相互依存》(1977),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1984),S.克拉斯纳的《国际体制》(1983)。这一学派的刊物是美国的《国际组织》杂志。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在方法论上各有其特色。共同之处是为研究国际关系引入了新角色、过程和困难,付出解答传统学科不易分析的新的国际困难,清晰了要研究的特定对象。但主流派的理论基础差不多仍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国家利益概念和政治经济学有关国家和市场相互关系的观念。结构主义和世界体系学派虽吸收马克思主义若干分析概念,但它要论证的却是资本主义不会有危机。研究路径

一、由内而外的研究路径:国家为中心

国际政治学是研究权力及其分布的学科。从历史经验来说,经济原因(财富)是权力的重要来源,国家力量是国家富有的必要条件。所以,把政治和经济结合在一起研究的活力,是对权力来源和运用的分析。从本质向上瞧,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的就是权力和财富之间的互动。

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者罗伯特吉尔平觉得,二者互动的内在机制可以归纳为回答三方面的困难:首先是市场经济上涨的政治根源及作用;其次是经济改变和政治改变之间的关系;最后,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吉尔平类似,英国学派的苏珊斯特兰奇也对权力的结构做出了解释。她觉得,国际社会存在两种权力: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联系性权力是传统权力政治的范畴,结构性权力由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四种结构构成。这是斯特兰奇对财富与权力转化模式的探索。

早期的IPE代表理论包含:相互依存论、霸权平稳论和依附理论。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复合相互依存理论”通过“敏感性”和“脆弱性”两个概念,击穿了纯粹的经济自由主义领域,把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联系在一起,初步探讨了财富与权力的转化关系。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所力争的霸权平稳论,在严格意义上并没有涉及财富与权力的转换关系,但是该种理论作为早期IPE的探索,把经济现象纳入政治学的分析框架中,为政治与经济在学科上的统一作出了付出。基欧汉的后霸权合作论引入了国际机制的研究视角,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转型给予了新的思路。依附论研究市场经济在国际规模内发生的影响,则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搭建了桥梁。然而,依附论建立在一个相对比较静态的理论模型上,对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经济地位的变更无法给出合理的答案;同样,这一理论也无法让人信服地理解财富和权力转换的渠道和因果关系。

二、由外而内的研究路径: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选择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不能忽略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彼得卡赞斯坦(PeterKatzenstein)在《国际关系和国内结构: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9]中觉得,国际关系的内部化和国内结构的外部化在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中有同等重要性。而最突出的研究成果当数彼得古勒维奇(PeterGourevitch)。他提出的“颠倒的第二种意愿”,击穿了传统国际政治领域视国家为单一举动体的研究模式,表示了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选择的中介环节,进而奠定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思路由外而内转型的基础。

然而,卡赞斯坦、古勒维奇等的探索直到80年代后期才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最终在90年代形成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主流,并从而影响到国际关系其余领域的研究。如今的国际经济学者觉得:“假使不抓住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联系的性质以及这些联系的改变,不能理解国家内部的政治”。

国际政治经济学逆向的探索未能立刻承受大量的关注,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即使IPE的兴起是为了把现实主义抽象掉的经济变量和非国家举动体从新纳入到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中,但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国际关系的研究任然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也不能例外,无论是吉尔平或是斯特兰奇,均为现实主义学者。所以,国际政治经济学者的注意力,依旧汇聚在解释财富与权力的转化关系上。霸权平稳论、相互依存理论和依附理论,都以世界市场与民族国家处在紧俏状态为前提如果条件。

其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环境显现两个巨大的改变:一是苏联解体,冷战终结;二是世界化的渐渐深入。世界运输成本的减弱,包含通信、贸易金融制度等世界一体化公共产品的建立,致使国际贸易的流动性大暴涨加,国际资本市场大程度扩张,生产要素世界流动的机会性加强。这些改变,差不多影响了每一个国家的政策选择。有些影响比较显著,比如显现关税同盟,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有些影响尽管不那么显著,但在国内政治领域意义更为巨大,如跨国举动体对国内政策的影响,利益群体同盟的瓦解与再结盟等。海伦米尔纳和基欧汉觉得,国际化通过三种渠道影响了国内政治:塑造新的政策偏好和政治同盟;导致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降低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控制。有关图书1

基本信息

书 名: 国际政治经济学 作者:(美)科恩,杨毅,钟飞腾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ISBN: 9787208092211

开本: 16开

定价: 30.00元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七章,前面两章从大西洋两岸开始介绍这门学科的地理特性,然后保持科恩一贯强调的体系转型与体系治理两个重心,讲述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余学科的明显特点,紧接着第五章更更深一步探讨国家在不同国际政治经济学派别和议题中的地位,凸显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国际关系传统下的成长脉络,第六章则集中展现了40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所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与开创的研究方法,最后一章是科恩对国际政治经济将来发展的思考,不仅提出国际政治经济学显现了三代学者的演进,科恩还特别期望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间能够架起沟通的桥梁。

作者简介

本杰明·J.科恩 1937年出生于纽约,196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经济学博士学位,1964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1971年在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任教,1991年转入加州大学巴巴拉分校政治系任教,现为该校路易斯。兰卡斯特国际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科恩担任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以及美国国务院、财政部等顾问,在学术期刊《国际组织》、《世界政治》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评论》等担任编委会委员,2000年被国际困难研究会授予杰出学者称号。1986年,科恩曾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担任访问讲师。首要作品有:《美国对外经济政策》(1968年)、《重组世界货币:国际货币关系的政治经济学》(1977年)、《为了谁的利益?国际银行业与美国外交政策》(1986年)、《货币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93年)、《货币地理学》(1998年)以及《美元的将来》(2006年)等。

图书目录

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知识谱系——《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思想史》译者序

中文版序言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美国学派

第二章 英国学派

第三章 一个大困难

第四章 调整空间

第五章 国家之谜

第六章 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七章 新的桥梁?

名词缩写

参考文献有关图书2

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政治经济学》

作者:(美)皮尔逊,(美)巴亚斯里安 著,杨毅,钟飞腾,苗苗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7301106661

纸张:胶版纸

出版日期:2006-8-1

字数:860000

内容提要

持续加强的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展所导致的相互依存和世界化的趋势为国际合作给予了许多的可能,同期也增长了矛盾的机会性。利益集团、各国制定人和学术界对世界化这一现象褒贬不一。对一部分人来看,它使人受益,由于它导致了空前的繁荣与和平;而对另一部分人来看,它又形成资本主义剥削的活力而且产生了一连串的麻烦,比如某一地区严重的经济危机会将另一地区的国家拖垮。这些发展能否足够能够处理金融和股市动荡、债务危机、地区性贫困、日益上涨的贸易争端及保护主义困难,依然需要我们拭目以待。很显著,这些困难为学者给予了丰富的研究议题,也为我们审视诸如跨国公司、发展政策、不平等与依附的现况以及非正规经济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世界多地数以百万人生存的世界经济困难给予了崭新的视角。

这是一本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它介绍了现代国际经济体系的演变与首要特质,以及目前引起争论的困难,以求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目前的社会政治现况及新世纪的美好蓝图结合起来,谋求它们的关联性。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波尔逊,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和平与矛盾研究中心主任,密歇根大学博士。首要从事国际军事干预、国际矛盾、武器贸易及其与国际政治经济之间联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兴趣包含战争的起因、国际理论、社会矛盾的根源以及中东政治。著有《国际关系:21世纪的世界境况》(合著)、《世界军备扩散:国际安全的政治经济学》以及《武器与战争》(合著)。

目录

第一部分 国际政治经济学简介

第1章 导论

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南北对立:谋求世界议程

国际竞争的政治经济学:冷战后的窘境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讨论困难

注释

第2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古典重商主义理论和经济民族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依附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成长模式

世界主义理论

结论

本章小结

讨论困难

注释

第3章 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历史

现代国际政治经济的起源:17世纪-19世纪60年代

工业、技术和帝国: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

东西方对立与南北冲突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显现:20世纪80、90年代及其超越

霸权的结束?

本章小结

讨论困难

注释

第二部分 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关系的政治学

第4章 国际货币关系的政治学

国际金融关系:概念和思考

国际金融的历史与金本位制

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首要特质

多边主义或国际金融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

世界化与霸权货币的作用

结论

本章小结

讨论困难

注释

第5章 国际贸易关系的政治学

当代国际贸易关系的首要特质

国际贸易:贸易三角及其忧患

国际贸易和国内阻力

国际贸易的管理:关锐及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结论

本章小结

讨论困难

注释

第6章 地区一体化的政治学

国际地区一体化:概念和思考

地区一体化、贸易关系以及壁垒

结论

……

第7章 多边主义和资本流动的政治学

第8章 科技世界化的政治学

第三部分 分裂的世界体系中的政治经济学

第9章 国际竞争力和工业化世界:欧洲、美国和日本

第10章 南北矛盾与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对先期工业化经济体、发达工业经济体与欠发达经济体之间关系的更深一步考察

第11章 发展援助的政治学

第12章 非正规经济的世界化与国际政治经济的非正规化

第13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将来

术语表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