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经济贸易文章详细

林德假说

外汇网2021-06-18 23:18:01 259
林德假说简述

林德假说(Linder hypothesis)是瑞典经济专家林德(S.B.Linder)在其1961年的著作《论贸易的转变》一书中所提出的。林德假说以需求为导向来解释国际贸易造成的原因,他觉得赫克谢尔——俄林定理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却无法解释二战以后有着相近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迅猛发展的产业内贸易,进而提出了林德假说,同其余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比,林德假说不再从供给角度出发,而是从需求角度解释一国贸易的组成。

林德假说分析

林德提出了重叠需求的概念,即两国的消费者均消费某些特点的商品。他觉得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首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该国特定的偏好模式,而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类似,两国偏好模式也越类似,需求结构也越相近,也就是说重叠需求的量越大,进而两国间贸易量就越大。出口潜力来自于一个国家内部的国内需求,由于国内有需求,企业才会生产该产品,并没有断扩大产能,进而产生产能增长过分,胜过了国内需求上涨的进展,形成出口潜力。林德假说可以用图表明:

自此可以推出林德假说的结论就是,制成品的国际贸易在民众收入类似的国家之间比在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差距的国家之间更为重要。受于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范围经济,那么对一国内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的各种消费的满足固然可以完全在国内达到,但这时消费者必然要付出较高的单价,这不符合经济学的效益原则,于是国际贸易是最好的选择。

林德假说在现代贸易理论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快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相互贸易。对该理论曾经有过大批的实证检验。一类检验方法是如此的:考察一个发达国家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该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力度这两个指标。无疑,依照林德假说,这两个方面应当是负有关关系,即两国收入水平相差越大,需求结构相差也就越大,进而相互间贸易力度也就越低。1973年萨拉斯(J.Sailoes)等人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有类似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一般有着相互靠近的地理位置,所以这时贸易也或许是低运输成本和文化类似性的产物。在注意到这些原因的前提下,1987年经济专家在对13个欧洲发达国家制成品贸易的研究中发现,大批的凭证支持了林德假说。

有关条目需求类似理论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