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会计会计准则文章详细

重要性原则 (审计)

外汇网2021-06-18 10:01:49 107
重要性原则简述

审计重要性原则要求审计师在考虑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各原因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审计事项。审计重要性原则是否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将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审计资源的节约,关系到审计质量的提高。

重要性原则的特质

1.审计重要性水平因审计组织及审计目标不同而不同

国家审计着重关注国家方针政策的遵循性,并把政府资金或公共资金来源、运用、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为重要审计事项,对同级政府负责;内部审计以促进本单位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督促其有效地履行职责为宗旨,对本单位发挥监督、评价和建设职能,着重关注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则从会计报表运用者的角度考虑,着重关注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能否会影响运用者的分析。

2.审计重要性是相对的、具体的

审计事项包含被审单位的财务活动、运营活动、管理活动以及经济职责履行活动。对同一被审对象来看,不同期期运营着重、运营策略的改变,会影响审计事项重要性的改变;即便运营期间相同,伴随审计项目和审计目的不同,审计侧着重发生改变,重要事项和次要事项或许发生相互转移。对同一审计事项来看,不同的被审对象因范围、性质不同或运营管理存在差异,审计重要性内容或许截然不同。事实上,审计重要性是针对特定被审单位、特定审计事项来说的,具有相对性和个性差异,需要从审计目标、被审对象及审计数据的运用者三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3.审计重要性具有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特质

质量特质指的是错误的性质、困难的严重程度、或许产生的后果及影响面,即高达什么程度的错误或偏差是重要的。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存在显著缺陷比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不力更重要,重要业务授权比一般业务授权重要,蓄意作弊产生漏报或错报比核算不认真重要,核心时间点、核心部位的控制比履行日常监督检查重要,等等。

4.数量特质指的是错误的金额巨大性和对报表报告的影响程度

即多大金额的错误是重要的。一般情形下,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的更重要,但在很多情形下,某项业务错报或漏报金额虽小,从量方面考虑也许并没有重要,但从性质向上瞧,或许是重要的,如舞弊、监守自盗、某些敏感账户的漏报等;另一面,小金额的错误总计,或许将对会计报表和审计数据造成巨大影响。

分析审计事项重要性应考虑的原因

影响审计的重要原因很多,审计师应依据被审单位面对环境,综合考虑各种原因,合理确定审计的重要性水平。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例,起码应考虑下列原因:

1. 考虑财务报表运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所以:(1)分析一项错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对财务报表运用者根据财务报表做出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2)在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的分析是基于将财务报表运用者作为具有适当的理解能力并能理性地做出有关决策的一个集体来考虑的;(3)假使注册会计师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数据,在确定重要性时需要考虑特定运用者的信息需求,以达到特殊审计目标

2.金额和性质。

3. 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形。

4.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分析。1)不同的CPA在确定同一被审单位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得出的结果或许不同;(2)仅从数量角度考虑,重要性水平导致给予了一个门槛或临界点。在该门槛或临界点之上的错报就是重要的;反之,该错报则不重要。重要性并没有是财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质

审计重要性确定的方法:

在望定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下,审计师一般将重要性水平分解到各个具体审计项目当中,其中考虑的原因举比如下:

1.依据以往的审计经验而得。重要性水平的分析,是审计师的一种专业分析,审计师可以以往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为根据,考虑被审对象运营环境的改变加以修正,分析此次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

2.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结果。假使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审计风险相对较低,一般来说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部分;假使评估的审计风险较高,审计重要性水平就低,需扩大审计试探。

3.依据被审单位的运营范围及业务性质。被审单位范围越大,确立审计重要性水平应当越高;不同行业实施的会计规范不一样,也直接影响审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分析。

4.涉足新业务。若基本业务发生巨大改变,那就有理由着重关注,并适当减弱重要性水平。

5.数字异常波动。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程度或许促使运用者作出反映,审计师应着重关注变动较大事项,深入研究这些金额及其波动程度,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1.初步分析审计重要性水平

初步分析审计重要性水平,应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分析基础,采取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方法确定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一般来说,重要性的分析基础包含资产总额、净资产、运营收入、净利润等。比如:某被审单位运营收入为2000万元,固定比率确定为0.5%,那么,运营收入重要性水平就为2000×0.5%=10万元,审计师就要着重关注收入好于10万元的错报或者漏报,差于10万元的收入项目置于次要地位。

2.重要性水平对编制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的指导

审计师应依据重要性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导向识别信息,合理安排审计项目,保证高风险审计客体能够优先得到审计。在制订具体审计方案时,审计师应该避免将总的审计方案层层转摘,而应在考虑总的审计方案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情形,对具体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执行恰当地分析和分配,合理确定审计步骤,科学安排审计资源。

3.重要性原则对评价审计结果的指导

审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或许会发现由于时间、环境等改变,产生最初预期的重要性水平与事实情形有一定差异。假使评价审计结果时的重要性水平大大差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的重要性水平,或者困难金额总览比例胜过分析基础事先假定的固定比率即困难金额总览胜过重要性水平,表明审计计划或审计方案中对重要性水平高估,或许产生审计规模缩减或审计程序的降低,审计师要从新审定原来所实施的审计程序能否充分,考虑能否扩大审计规模,收集充足多的审计证据;假使困难金额总览靠近最初评估的重要性水平时,结合尚或许存在而未审计出的困难,那么,可以推断事实总览金额或许多出重要性水平,审计师应实行追加审计程序,减弱审计风险。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