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并报表审计[1]
所谓合并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依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合并会计报表实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对合并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伴随我国市场的范围越来越大,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逐渐增多。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的规定,很多集团公司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因此,在注册会计师面前就存在一个困难——如何执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从近年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来说,在规范其审计程序与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难点,而且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此困难还认识不足。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合并报表审计的内容
1、检查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即审核:合并报表内容的全面、完整性;子公司供应资料的完整性(包含子公司会计政策差异、母子公司往来业务、债权债务、投资资料,子公司利润分配、股权变动资料);母子公司决算日和会计阶段的统一性;母子公司之间会计政策的统一性;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核算处理的正确性。2、检查证实合并报表规模。依据母公司的长期投资帐和显示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投资与被投资关系的准许文件,的确属于合并规模的企业。对于应合并而未合并的子公司,要查明因何种原因未将其纳入合并规模;对于不应合并而执行了合并的企业,要查明母公司能否存在未经准许而收购(转让)股份等情形。3、检查企业集团内部经济往来情形。即检查母公司供应的相关经济往来的资料能否完整,并通过核对合并报表的抵销关系,验证合并报表的真实性。1)检查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收益的处理能否按会计制度规定采取权益法执行核算,少数股东权益能否给予正确反应。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比例能否相抵销。 2)检查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的相互抵销情形。依据相关资料,核实债权债务能否真实存在;检查母公司能否按程序和规定将核对统一的债权债务执行抵销,对债权债务不统一的情形逐项核对,确定应否抵销及抵销多少;检查内部应收帐款所计提的坏帐准备能否与管理费用执行了抵销,抵销金额能否正确。3)检查未达到内部销售利润的相互抵销能否正确。在检查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抽查部分抵销分录,用以查证母公司将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间的内部销售和未达到利润抵销的正确性和真实性。4)检查集团公司能否编制完整的抵销会计分录,运用规定的抵销程序编制分录执行试探,看能否存在已执行总览而未编制抵销分录以及抵销分录的编制不正确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