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外汇市场外汇汇率文章详细

欧债危机的导火线是什么

外汇网2021-06-16 20:37:38 323

信用评级机构“罪与罚”的后面

“它们厚颜无耻地将中立的美名出卖给那些被评价的公司,它们就像黑夜的吸血鬼,会比我们都活得长久。”太平洋(601099)投资管理公司(PIMCO)董事总经理葛罗斯(BillGross)在5月投资展望的结尾如是说。

金融危机暴发之后,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口诛笔伐便不绝于耳。但最终将评级机构送进审判室的,是它们在金融危机时与Wall Street的“尔虞我诈”以及如今欧洲债务危机中的“推波助澜”。如今,评级机构之争已成危机后世界金融改革最具戏剧性的一幕。

无论“罪”是商业欺诈依旧落井下石,最后的“罚”是将其送上断头台依旧忏悔室,产生国际信用评级业务为千夫所指的后面究竟是什么?《第一财经日报》就此专访了国内外多位分析专员与学者,他们觉得,评级机构与评级对象之间的利益关系、信用评级市场的寡头垄断、ZF部门的长期监管缺位,以及市场投资人的常识盲区是产生如今评级行业格局的首要原因。

利益矛盾

罪恶的根源在于评级机构的盈利模式,即债券发行者向评级机构付费,请后者为其投资产品执行评级。

穆迪前次贷抵押衍生债券部门主管埃里克·科辛斯基曾表明,是金融市场中错位的激励机制致使了评级机构“重量不重质、重短时间利益轻信用质量”的现况。科辛斯基坦言:“在穆迪,这一利益矛盾造成的根源在于对市场份额的追求。”

自此产生的“利益矛盾”有两重:首先是美国市场内部评级机构与公司之间的“利益矛盾”,表当下与Wall Street之间的“尔虞我诈”;其次则是美国与其余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显现为对美国市场外主权债务国评级的“落井下石”。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秀云表示:“三大评级机构在以往十年中并没有维持中立,它们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推波助澜,给那些次级债打最高级,而给中国银行(601988)和ZF债券的评级打得特别差。”她把三大评级公司和Wall Street串通一气的行径称为“不折不扣的商业欺诈”。

另一面,这些机构对美国以外的主权债务评级也饱受诟病。多位欧盟领导人抨击国际评级机构在欧洲债务危机阶段,接连向下调整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是“落井下石”之举。

“只要他们依然由被评价方支付费用,那么客观性总是不可信的。”一名分析专员表示。

寡头垄断

《纽约时报》一名作家如此写道:“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就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炮弹来炸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去摧毁一个国家。”

“在这个暴利行业存在‘寡头垄断’。三大评级机构拥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缺乏竞争机制代表着没有任何改进的动机。”一位分析专员对本报表明。

资料表明,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建立了“全国公认统计评级组织”(NRSRO)并策划了加盟标准,标普、穆迪和惠誉形成该组织的第一批会员。此后其余评级机构一概得不足认可,也得不足SEC的准许。NRSRO事实上为三大评级公司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地位,妨碍了公平竞争,其余评级机构即便侥幸通过申请也最终被上述三家公司吞并。

监管缺位

美国国会参议院5月13号通过了一项议案,授权SEC建立一个为金融机构挑选信用评级机构的中间征信机构,加深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分析人员广泛觉得,增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是美国金融改革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ZF总是看好于尽或许少地干预市场。”安盛财富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投资经理CalvinTang对本报说,“评级机构理应是作为独立机构发表中立意见,但是当ZF发现如此行不通的时机,就有必要执行干预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副教授攀登也表示,对于商业化的信用评级机构,ZF的监管要愈加严格,“这具体体当下对评级标准的掌握以及事后责任追究。一面,ZF要把责任追究到个人,不仅仅是公司上,任何获利的个人与公司一起都务必承受惩罚。另一面,对于评级机构不对外公开的评级条款与标准,ZF机构应当原原先本详详细细地掌握清楚,以便监督与追查。”

攀登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明,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是众所周知,作为供应第三方意见的机构,投资人不应当过分依靠这类信息。“安然欺诈案的发生,早应当为投资人敲响了警钟。”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