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含四个方面,即促进经济上涨、增长就业、平稳物价总水平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1、促进经济上涨
经济上涨是由多方面原因决定的一个客观过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存在着一个不错的、合理的或潜在的经济上涨速度。宏观经济调控就是要使经济上涨速度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准上,既要付出提升速度,又要防止上涨过快,更要避免大程度波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起大落。所以,促进经济上涨的目标就是要在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基础上维持经济连续、迅速、平稳的上涨。
2、增长就业,维持合理的就业率
我国正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再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很大,所以就业困难比较严重。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
3、平稳价格总水平
既要防止通胀,即价格总水平的连续上涨,也要避免通货紧缩,即价格总水平的连续下滑。
4、平衡国际收支
伴随经济世界化程度的持续提升,国际收支情况对我国的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重要,如何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避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是我国近期一个期间面对的重要考验。宏观调控机构
“宏观调控”此词是汉语界启发的术语。受于发达国家的政府结构不同,宏观调控所指的综合政策一般被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发达国家一般受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部门管理,而货币政策一般受中央银行管理。由于立法部门和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一般不搭配,宏观调控综合政策在发达国家一般不存在。比如,欧盟的欧元区货币政策由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管理,但是欧元区的财政政策是由各国的国家政府管理。欧元发行后,欧洲中央银行政策和各国政府政策有过多次矛盾,产生一部分国家像意大利期望退出欧元制。美国政策的分离也这样。美国的货币政策是由联邦储备管理,联邦储备的目标是减低通胀。美国财政政策大多是由美国国会管理,国会的财政政策由当时的财政需求和执政党目标而更改。中国的宏观调控
中国政府在2005年前共执行了3次宏观调控:第一次在1993年邓小平南巡以后推行;第二次在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第三次的宏观调控于2004年年初开始。宏观调控的手段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政府加深宏观管理职能,有效管理和调控经济的成长和运行,其手段包含,一是发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经济运行调节的导向作用,在经济运行显现困难和偏离轨道时,政府充分发挥经济信息和经济发展预期的技术优势,公布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出台产业政策,对困难和冲突及时调整政策导向和调节经济运行模式,维护经济运行不错环境。二是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调控作用,配合国家宏观战略措施和产业政策,有效宏观调控。三是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通过技术、环境、能源消耗标准及科技创新手段规范市场准入。在宏观经济调控常用的“三种组合”中,手段组合为首,即运用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既遏制了经济上涨过快、过热,又防止了经济过热、大起的调控后的大落。发挥质监职能
质监工作是政府与企业相互连接的有效契合点。质监部门一头连接政府,一头连接企业和市场,通过质监部门政府可以将巨大决策、方针政策落实到市场和企业。同期,企业的有关信息、诉求、情形等通过质监部门及时反馈到政府,为政府及时决策供应信息和资源的帮助。
质监连接宏观与微观,是信息流、业务流、科技流的融合点。质监部门将政府宏观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具体转化为企业微观管理,是以宏观经济调控内容为核心的政府管理制度落实到微观领域的一条畅通渠道。同期,社会微观领域日常运作过程和内容的集成,通过质监部门在工作中科学的总览,将信息、情形、困难集中反馈到政府,政府根据有关情形,及时出台、调整和改进政策、方针。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部分措施的落实由质监职能加以辅助,是国家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一个转折点。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显现偏差和困难时,要针对困难和现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大批的法律、技术方面的措施和办法,要通过有关部门逐渐落实。质监业务和职能,决定了其在法律措施、技术管理能力等方面全面起步和落实部分有关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能力。介入宏观调控的渠道和方法
质监部门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既是政府工作、管理的需要,也是质监部门在有为、有威、有位的工作效能基础上,巩固本身地位、拓展工作领域、把握发展机遇、创造辉煌业绩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法。
加深监督监管职能的发挥,突出“打假”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以打假治劣为击穿口,制约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炼钢、小加工的存在,禁止其生产销售。杜绝“小”字号产业投资的存续,支持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实。杜绝资源和能源浪费,避免重复建设现象发生,严格质量标准,对生产低质伪劣产品企业严肃查处禁止其生产和销售。
通过扶持名优企业发展,持续壮大产业主流动员和导向优势。加大对着重产业着重企业的支持强度,深入开展扶优扶强;从扶持企业名牌争创、有关认证、现代管理体系建立等入手,巩固企业基础管理手段;从打假保名优入手,维护合法企业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权利,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一面要保证行业发展的健康、有效和导向作用的趋同,另一面在经济发展显现困难时,通过主流企业的引导和作用,能够更好达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注重市场准入制度的适度把握和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政府加大压抑部分行业投资上涨过猛及产量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设置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控制这些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根据职责,质监部门要严格依照有关政策、文件、制度要求,把好市场准入关,保证调控措施落实到位。
把握技术标准水平,为政府宏观调控供应技术支撑。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中,通过技术、环境、能耗标准及科技创新等手段规范市场准入,提升宏观经济调控水平。为此,质监部门要发挥技术和标准的优势,深入开展标准化活动及其余有关技术把关工作,设立水平越来越高的技术、质量、环保、安全、卫生等标准和市场准入门槛,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持续加大普遍介入领域和工作方面的探讨和工作参与强度。就各个阶段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执行深入研究,归纳规律,引领质监工作方向。持续收集和整理企业、市场信息和运行情形,为政府决策供应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