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
外汇网2021-06-24 11:00:32
71
《国富论》内容提要 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觉得《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初版于1776年3月,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单价,以及价格组成的成分――薪资、地租和利润。第1卷,共11章,首要内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观劳活力生产量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第2卷,共5章,首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攒方式,分析对劳活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第3卷,共4章,首要内容是介绍产生当时比较广泛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第4卷,共9章,首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第5卷,共3章,首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运用方式,是为全民依旧只为少数人服务,假使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支出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何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书中归纳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大量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国富论》的第一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成长方面,《国富论》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8世纪终结以前,《国富论》就已出了九个英文版本。民众以"一鸣惊人"来形容《国富论》的出版,并统一公认亚当·斯密是一门新学科--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亚当·斯密所以而声名显赫,被誉为"知识渊博的苏格兰才子"。据说当时英政府的很多要人都以当"斯密的弟子"为荣。国会执行辩论或讨论法律草案时,议员们常常征引《国富论》的文句,而且一经引证,反对者大多不再反驳。《国富论》发表之后,被译为多国文字,传到国外,一部分国家策划政策时全会《国富论》的基本看法作为根据。这本书不仅流传于学术界和政界,而且一度形成不少国家社交场合的火热话题。《国富论》一书技巧高超,文笔清晰,拥有大量的读者。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商业事务、赞成低关税和自由贸易的看法在整个十九世纪对政府政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实际上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民众仍能感觉出来。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很多以往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该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批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首要来源的看法,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着重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批上涨,抨击了障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制约。《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上去疑似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事实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看好于生产社会最急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比如,假使某种需要的产品提供匮乏,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让生产商得到较高的利润,受于利润高,其余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该种产品。生产增长的结果会缓和以前的提供匮乏,而且伴随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提供上涨会让商品的单价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清除匮乏来帮助社会,但是困难却处理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看,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达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达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达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斯密在《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困难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自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困难的答案见第五编,他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首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给予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接连执行的。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比如,在猎人阶段中"没有任何财产……所以,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伴随牛羊群的显现,造成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含"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该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事实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最后,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迈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该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并非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并非是受政府制约的。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该种物质生产基础的接连更改,将导致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更改,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显著的类似之处。可是也有一个巨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最后活力是阶级斗争,而在斯密的哲学史中,首要的助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观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在《国富论》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看法。 国富论摘录 第一章论分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分析力,疑似均为分工的结果。……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其他工作,一般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该种损失;第三,很多简化劳动和削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很多人的工作。第二章论分工的原由引出上述很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即使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造成广泛富有并想利用它来达到广泛富有。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迟缓而渐渐产生的结果,该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该种倾向,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余各种动物中是找不足的。第三章论分工受市场规模的制约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所以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制约,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制约。市场若是过小,那就不能激励民众终生专务一业。由于在该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余下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余下部分。第四章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明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明受于占有某物而获得的对他种货物的买入力。前者可叫做运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运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运用价值,甚或没有。比如,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买入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反之,金钢钻虽差不多无运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批其余货物才可与之交换。第五章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各人所需要的物品,只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多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买入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买入或能支配的劳动量。所以,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在物物交换已经停止,货币已形成商业上一般媒介的时机,商品就多与货币交换,少与别种商品交换。……象一切其余商品一样,金银的价值时有变动,时有高低,其买入也时有难易。……自身数量会持续变动的尺度,如人足一步、人手一握或两臂合抱,决不是测定他物数量的正确尺度;同样,本身价值会持续变动的商品,也决不是计量他种商品价值的精准尺度。但是,劳动却当别论。等量劳动,无论在何时和什么地方,对于劳动者都可以说有同等的价值。假使劳动者都具有一般的精力和熟练与技巧程度,那末在劳动时,就必然牺牲等量的安乐、自由与幸福。所以,只有自身价值绝不变动的劳动,才是随时随地可用以估量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最后和真实标准。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导致商品的名义价格。……只有用劳动作标准,才可在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就一世纪一世纪来看,我们不能用一种物品所能换得的银量来估定这物品的真实价值;就一年一年来看,我们不能用一种物品所能换得的谷物量来估定这物品的真实价值。但无论就一世纪一世纪来看,或就一年一年来看,我们都可极其精准地用一种物品所能换得的劳动量,来估定这物品的真实价值。就一世纪一世纪来看,谷物比银更适合于作为尺度,由于在这场合,等量谷物比等量白银更有支配等量劳动的机会。反之,就一年一年来看,以银为尺度又胜于谷物,由于在这场合,等量的银比等量谷物更有支配等量劳动的机会。依照主观价值论,任何价值均为相对的。正如力学中选择参照系一样,我们也可以选择任意一种商品作为价值标准,而无需考虑它自身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表达,斯密的前提外部链接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推荐文章
- 黑马在线:均线实战利器 7854 阅读
- 短线交易技术:外汇短线博弈精讲 3321 阅读
- MACD震荡指标入门与技巧 3454 阅读
- 黄金操盘高手实战交易技巧 3668 阅读
- 做精一张图 2613 阅读
热门文章
- 港币符号与美元符号的区别是什么啊? 21193 阅读
- 我国各大银行汇率为什么不一样啊? 9177 阅读
- 越南盾对人民币怎么算的?越南盾对人民币汇率换算方法是什么 8743 阅读
- 黑马在线:均线实战利器 7854 阅读
- 小白经济学 743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