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抢帽子是股市上执行股票短时间买卖的投机技巧之一。它指的是在与一天先低价买进预计算格要上涨的股票,待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就快速将刚买进之股票全部抛出;或者是先高价出售预计算格将要下挫的股票,待股价果然下挫到某一价位时,就在当天买进先前抛出的相同种类和相同数量的股票。
受于抢帽子是以赚取股票的当天价差收益为目的,所以,一般把股市处在大幅震荡阶段,一天内股价上下波幅较大时,作为执行抢帽子的最佳机会。投资人执行抢帽子操作时,需要对股市行情有深入的研判,并能在行情改变时做出十分敏捷的反映。
抢帽子属于一种高风险的股票操作举动,除非经验丰富者,最好不要轻易试图。
抢帽子与买空卖空的区别
抢帽子与买空卖空均为以预期股价行情为前提的投机交易举动,但两者也存在显著区别。
抢帽子属于现货交易,它是对一天内股价行情的预期,且一买一卖的两笔交易须在当天完成;而买空卖空则是一种期货交易,它是对今后一段期间股价行情的预期,且买卖的两笔交易既能以2~3日为间隔,也或许需3~5个月。
有关信息
“抢帽子”是拍卖场上的行话,说的是买家在拍卖场上采取的“高溢价”收购策略,用最高的报价争夺最珍贵的拍品。上世纪90年代曾经有过一个因“抢帽子”而闻名的买家,那就是香港著名藏家张宗宪,在圈内以“罗伯特张”著称;近两年,中国内地也出了一个因“抢帽子”而闻名的买家,那就是刘益谦,在圈内以“毛毛”的小名著称。 在艺术品拍卖场上“抢帽子”,是张宗宪给内地买家首先上课,90年代初艺术品拍卖刚刚复苏时,他是各个拍卖会现场的风云人物,从南方的朵云轩到北方的嘉德,他均为买第一号手牌,出最高的报价,抢最珍贵的拍品。刘益谦尽管入行晚一部分,但是在和张宗宪老师同场竞价后,迅速就理解了“抢帽子”的价值,并在1997年与张宗宪首次形成“抢帽子”的对手,目标是海派名家吴湖帆的一个册页,最终当时的“新手”刘益谦以200多万元的高价“横刀夺爱”。从此,他也加入到“抢帽子”的买家的行列。 在很多熟悉市场行情的圈内人看来,除了证明买家特有钱,“抢帽子”只能表明买家是“疯了”,刘益谦就在拍卖会终结后听到很多朋友的忠告:“200多万元买吴湖帆,20年都不能翻身!”他却不信这个邪。由于他有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那就是很多对艺术市场一无所知的人都懂得的大道理:“艺术品是无价的。”在刘益谦的眼里,这是艺术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既然你花了钱真金白银买东西,就要买最好的,起码也要买让人家能记住的东西,并非是便宜的东西。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假使吴湖帆的那个册页依照今天的行情上拍,起码要在原价后面再加一个零,翻10倍,而这过程还不足15年。 “艺术品是无价的”这句大道理,道出了艺术品作为特种资产的特殊属性:只若是能经得起挑战的顶级艺术品,就只有顶级富豪的出价才可拥有它。所以,艺术品将来的价值,是由那时候的财富集中度所决定的。而在通胀的时代,艺术品更具有一般的资产无可匹敌的保值升值的功能。由于伴随通胀的过程,财富将从新分配,艺术品不仅不会贬值,还会因财富的从新分配所导致的财富更深一步集中而身价倍增。 其实,“抢帽子”的难度,已经不仅仅是资金实力的困难。就像刘益谦买进《写生珍禽图》时,从4100万元到5510万元的叫价过程中双方叫价的单价阶梯只有5万元。当时,刘益谦提出要到拍卖大厅外的走廊里抽烟。他事后对记者说,对方“每次加价5万元,就是在玩心理战,想通过该种拖延时间的方法消磨我的意志。我出去抽烟前,告诉拍卖师他加一次,帮我跟着加一次。我是想告诉他,在现场的我不会放弃。”直到落槌后,他还站起来看:“啊?敲给我啦?我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呢!”原来在刘益谦看来,现场的叫价远没有到他的心理价位,“我原先打算用一个亿买入。”这只能表明,在打这场心理战以前,他提早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底线,有充足的心理承受力接受对方的考验。刘益谦作为第三代买家的代表,与第一代买家张宗宪依旧有很多共同点。对此,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国强觉得,他们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都很善于学习。如张宗宪,尽管在参与内地拍卖市场前就是一个开古董行的行家,但他擅长的是瓷器古玩,参与内地拍卖市场后又涉足中国书画,受于其善于学习,他的书画收藏如今一直承受市场的追捧。 两人也有很大的不同,张宗宪之所以有“抢帽子”的资金优势,是作为先富起来的香港人比较当时内地买家的先行一步的优势,只适合艺术市场的早期阶段,一旦内地买家形成主力,他们就会渐渐淡出市场。同期,张宗宪不完全是自己收藏,还兼带着枪手的职能;而刘益谦却导致个人收藏,所购藏的艺术品从来没有转手过。更重要的是,伴随内地拍卖市场的成长,刘益谦的资金也日渐雄厚,2009年一年就用了12亿元。他在拍卖场上“抢帽子”,有他的资本。 “抢帽子”好比刀口舔血,其最大的难度自然是如何控制风险。比如《写生珍禽图》,上次上拍是2002年在中国嘉德,尽管当时徐邦达与谢稚柳这一南一北两名鉴定大师都统一看好,但拍卖时却有一大片质疑声。对此,刘益谦却自有其主见。他在一次公开讲演中表明了他的基本立场:“每一件古代书画作品都相关于真伪的争论,所以我只凭常识来分析专家的不答应见。”他在接受笔者专访时私下表露,他目睹专家供应的张大千的一个长跋,确认了徐邦达、谢稚柳等人有关《写生珍禽图》与《四禽图》是对卷的猜测。所以他会有决心用一个亿来买入。可见,刘益谦“抢帽子”不只有观念、有资金实力,也有他的专家团队与个人智慧。与张宗宪对比,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