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事实可以供应给市场的可供最终运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一般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其货币表现形式。
社会总供给的内容
社会总供给包含两个部分:
1、由国内生产活动供应的产品和劳务,包含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供应的产品,也包含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供应的服务,即GDP。
2、由国外供应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GDP+本期进口-本期不可分配部分
本期不可分配部分,是指GDP中当年不能执行分配的部分,如人工培育正在生长过程中的牲畜、树木、受于天灾人祸产生的损失等。
受于各期间的供求情况相互影响,在测算社会总供给时,应考虑各期间之间的衔接。其计算公式又可表明为:
社会总供给=本期形成的社会总供给+期初供给结余总额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是指全社会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总和,显现为社会总买入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总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而形成的。
在事实经济工作中,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一般以国民收入总量和它的分配所形成的积攒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总和来表明。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关系组成了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
1、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连续、平稳、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原因。只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国民经济才可平稳上涨。否则,就会让经济大起大落。只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才可保证国家着重建设,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否则就会发生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挤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建设挤着重建设。
2、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遂执行的必要条件。在社会总需求膨胀,财力、物力资源不均衡的情形下,均衡的市场很难形成,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调节功能,就会产生经济生活紊乱。
3、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社会总需求胜过社会总供给,就会形成卖方市场,企业将失去改观运营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执行竞争的阻力,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社会总供给略大于社会总需求,就会形成买方市场,将给企业以阻力,促其改观运营管理,提升产品质量,进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4、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保证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与消费资料价格总水平基本平稳的前提。价格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波动的,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恐供需不均衡往往是由财力不均衡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范围过大往往是生产资料价格,尤其是计划外调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消费基金上涨过快也会影响消费资料价格上涨。
造成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均衡的具体原因首要是:
1、在计划安排上,积攒基金胜过国民收入总量。
2、国民收入生产额事实上未高达。
3、计划实施过程中,追加的消费性开支和积攒性开支胜过了当年上涨的机会。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首要是通过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间平衡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