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收购介绍
[1]杠杆收购的主体一般是专业的金融投资公司,投资公司收购目标企业的目的是以合适的价钱买下公司,通过运营使公司升值,并通过财务杠杆增长投资收益。一般投资公司只出小部分的钱,资金多部分来自银行抵押借款、机构借款和发行垃圾债券(高利率高风险债券),由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和将来现金流量及收益作担保并用来还本付息。假使收购成功并获得预期效益,贷款者不能分享公司资产增值所导致的收益(除非有债转股协议)。在操作过程中或许要先安排过桥贷款(bridge loan)作为短时间融资,然后通过举债完成收购。杠杆收购在国外往往是由被收购企业发行大批的垃圾债券,成立一个股权高度集中、财务结构高杠杆性的新公司。在中国受于垃圾债券仍未兴起,收购者大均为用被收购公司的股权作质押向银行借贷来完成收购的。 历史
杠杆收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当时公开市场发展迅猛,
向借贷人敞开了方便之门,允许他们借贷数百万美元去买入那些本来是很勉强的项目(先前是绝不或许的)。 在杠杆收购发展之初的1980年,被觉得是杠杆收购之基的四大并购项目,其总计交易额就高达了17亿美金。 1988年是杠杆收购的成长巅峰期间,当时总计交易额已经高达了1880亿美金。 这些通过大局借贷完成的交易举动,必然会致使极大的风险,也就是那些利率极高的“垃圾股”。 这些所谓的垃圾股,之所以风险极大,是由于它们往往用高利率去吸引股东,而其后面却无支持力量。 所以,毫不奇怪,一部分80年代的项目最终演变成了灾难,并以借贷人的破产收场。
80年代的杠杆收购高潮
杠杆收购或许是80年代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故事之一。其中一个得到普遍宣传的事件是Gibson贺卡交易得到了巨额利润。该公司首先在1982年被私有化,一年半年之后从新上市又一次形成公众持股公司。由Wesray资本公司领导的管理团队1982年以8,000万美元从RCA手中买入Gibson(只用了100万美元的自有资金)。该公司在18个月后又一次上市的时机价格为2.9亿美元,这或许是受于得益于1982年开始的牛市,事实上公司自身并没有明显的改变。Wesray公司的一名主管,前财政秘书威廉姆·西蒙的33万美元投资得到了价值6,6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投资的巨额收益使杠杆收购形成80年代获利性最高的投资理念,它吸引了大量参与者,包含银行、保险公司、Wall Street的公司、养老基金和财力雄厚的个人。从1981到1989年,共发生了1,400宗“私有化”交易。在第一宗大交易Wometco交易显现以前,传统杠杆收购范围都很小。该交易发生于1984年,价值胜过10亿美元。此后,杠杆收购市场显现爆炸性上涨,杠杆收购市场的总范围快速上升,1983年完成的交易额为45亿美元,到1989年完成的交易额上升为766亿美元。1983年到1987年完成的20宗最大杠杆收购交易总收购价格为765亿美元(资料来源:并购报告库)。
80年代末期的急剧下滑
即使早期的杠杆收购市场通过巨额股东收益和提升经营效率创造了价值,但是到了80年代末期情形发生了恶化。1989年前8个月显现了价值4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被违约和缓期偿付。危机的第一个信号是1989年9月加拿大企业家Robert Campeau的零售王国发生了财务问题。他未能支付一笔到期利息结果产生杠杆,公司在3日时期内平均股票价格显现了2个百分点的异常收益(市场波动调整后收益)。垃圾债券的基差从500个基点上升到700个基点,流入垃圾债券共同基金的资金显现了急剧下挫。一个月后显现了第二个信号,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未能向联合航空公司首席实施官Stephen Wolf供应用于将公司私有化所需的72亿美元贷款。未能得到贷款的消息震动了整个股票市场,风险套利者纷纷抛出手中持有的股票。
不久坏消息接踵而至:很多美国大型公司的经理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1990年,负债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破产公司总数高达了24家,这些公司的总负债额胜过了270亿美元。1991年大额破产案上升到31宗,即使负债总额下滑为210亿美元。1992年,大宗破产案的数量急剧下滑,但涉案负债金额仅稍有下滑。杠杆收购市场萎缩程度这样惊人,以至于民众预言杠杆收购和垃圾债券将令灭绝。
90年代的杠杆收购
时间从80年代进入90年代,美国公司全面回到股权市场。它们如此做的原因包含抓住股权市场从衰退复苏的可能并减弱杠杆比率来减轻公司沉重的债务负担。1991年杠杆收购已经落后于时代潮流,在5年之后才显现了适度复苏。
从1996年开始,收购业务开始得到大量的关注,《兼并收购杂志(1997)》显示交易价值总额从1995年的65亿美元上升到242亿美元。这比80年代末期的杠杆收购高潮期间的金额小,但和1984和1985年的水准大体相当。本轮上升可以部分归功于1996年让人很难置信的强势兼并收购市场,此时首席实施官们正集中精力执行战略收购和剥离非核心业务。总共发生了10,000宗并购交易,总金额高达6,574亿美元,这使上一年刷新的9,000宗并购交易和5,224亿美元的纪录黯然失色。
90年代中期其他致使杠杆收购恢复的原因是史无前例的巨额资本由机构投资人、养老基金和富裕投资人流入收购基金。据《收购杂志》1996年发文,收购基金在1996年的前9个月差不多上升了158亿美元。1996年的第三季度收购基金新添资金达83亿美元,胜过了1993年新添资金的总额。
1996年杠杆收购基金达到了成功恢复,从投资人手中得到大批新资金并以支持性资本供应者的友好形象并非是冷酷敌对的攻击者的形象从新回到市场。该年杠杆收购机构数量显现了从80年代末期以来最快的上涨。
但90年代的杠杆收购交易和80年代有很大的差别。90年代的杠杆收购是在理想目标公司数量降低、竞争加重、资本结构杠杆水平下滑、价值创造源泉发生改变以及行业平均回报大幅下滑的环境下执行的。 步骤
在具体应用杠杆收购一般是按下方步骤执行。
第一阶段:杠杆收购的设计准备阶段,首要是由发起人策划收购方案,与被收购方执行谈判,执行并购的融资安排,必要时以自有资金参股目标企业,发起人一般就是企业的收购者。
第二阶段:集资阶段,并购方先通过企业管理层构成的集团筹集收购价10%的资金,然后以准备收购的公司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入过渡性贷款,相当于整个收购价格的50-70%的资金,向投资人推销约为收购价20-40%的债券。
第三阶段:收购者以筹集到的资金买入被收购公司的期望份额的股份。
第四阶段:对并购的目标企业执行整改,以得到并购时所形成负债的现金流量,减弱债务风险。 优势
杠杆收购方法的典型优势在于:
并购项目的资产或现金要求很低。
造成协同效应。
通过将生产运营延伸到企业之外。 比较: Horizontal Integration[横向整合]
经营效率得到提升。
通过驱除过分多元化所产生的价值损坏影响。
改进领导力与管理。
有些管理人士管理公司的方式(通过控制、回报等管理手段来提升个人权威),往往是以牺牲公司股东利益和公司长远优势为代价的。通过并购可以让这些管理人士或者立马出局,或者遵守“规矩”。 高额利息偿付的阻力,致使管理人士必须想法设法提升经营绩效和生产效率。头脑里紧紧绷着“债务”这根弦,他们的注意力必须时时汇聚在各种提升绩效的行动上,如剥离非核心业务、削减范围、减弱成本、投资技术改造,等等。注: 自此来说,借贷不仅仅是一种金融手段,而且也是一种促进管理变革的有效工具。
杠杆作用。
当债务比率上升时,收购融资的股权就会做一定程度的缩减,致使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只要付出整个交易20%-40%的单价就能够买到目标公司。 局限缺点
对于杠杆收购的批评首要汇聚在,并购公司通过盗用第三方的财富来榨取目标公司的额外现金流, 如联邦政府。 被收购公司受于支付利息而享受的免税政策,在随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有很少的赋税,但股东分配到的股息享受不足如此的优惠。 另外,与杠杆收购最大的风险存在于显现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不可预见事件,以及政策调整,等等。 这会会致使: 定期利息支付问题、技术性违约、全面清盘。 另外,假使被被收购运营管理不善、管理层与股东们动机不统一全将威胁杠杆收购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