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经济理论经济理论知识文章详细

产业组织理论

外汇网2021-06-21 06:23:28 62

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 研究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举动和市场构造,是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产业内企业关系结构的情况、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经济理论。由美国经济专家梅森( Edward.S.Mason)和贝恩(J.Bain)创立。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简述

产业组织理论在亚当·斯密理论的基础之上,1881年马歇尔第一次提出了“产业组织”概念,并表示产业组织是产业的资源。随后的100多年来,西方国家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一直处在持续深化、系统化和再深化的过程当中,并伴随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显现过两次高潮。

首次高潮显现在二战后美国经济崛起之时,源自于哈佛学派著名的“结构—举动—绩效”范式(SCP范式),以美国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为主。继张伯伦和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1933)击穿马歇尔的产业组织研究后,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开始,梅森、克拉克、贝恩等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对产业组织执行了深入研究(梅森,《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1939年;克拉克,有效竞争理论,1940年)。1959年,梅森的学生贝恩发表了著作《产业组织》,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SCP”范式而宣布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成熟。该理论对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举动和市场绩效执行系统、经验的研究,觉得市场结构决定厂商的市场举动,继而决定产业在价格、产能、成本、利润、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高达的状态,即市场绩效。因此,哈佛学派提出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在于控制市场结构,坚决反对垄断,禁止或许导向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厂商举动,如横向合并等。受于SCP范式十分强调结构的作用,也称为结构主义。

但是,在芝加哥学派提出的效率主义打击下,哈佛学派的理论承受了很大考验。1968年,尊崇古典自由主义的芝加哥学派首要代表人物斯蒂格勒发表著作《产业组织》,觉得高利润率并没有一定是垄断的结构,而有机会是企业提升了效率的结果。所以,市场绩效或企业举动决定了市场结构,并非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或企业举动。芝加哥学派坚信唯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升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而对政府在大量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立场。

世界经济经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迅速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伴随日本经济的崛起和博弈论、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研究方法上的击穿,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进入以日本的产业组织探索和实践为首要内容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实证产业组织理论复兴,可竞争市场理论、以交易成本和产权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产品差异化分析理论等均是产业组织研究增添了很多丰富的内容。

基本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举动和市场成果。

该理论的核心困难是:在保护市场机制竞争动力的同期充分利用“范围经济”,即:

(1)某一产业的产业组织性质能否维持了该产业内的企业有充足的竞争阻力以改观运营、提升技术、减弱成本。

(2)能否充分利用范围经济使该产业的单位成本处在最低水准。

该理论的目的在于寻求最有助于资源合理分配的市场秩序,寻求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功能的现实条件。在产业组织论者看来,垄断是一定市场结构中的各种市场举动造成的一种市场效果、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举动的首要原因是集中、产品的差别化、新企业的进入壁垒、市场需求的上涨率、企业的单价政策、产品政策、抑制竞争对手的政策等。每个企业都追求范围经济,而每个产业的市场范围都不是无限的。如此,有限的市场范围和企业追求范围经济所造成的市场举动全将使市场结构趋向垄断。垄断的形成则会让少数企业通过企业间的合谋、默契、领导价格制和组成卡特尔等形式控制产业价格、形成扼杀竞争的垄断价格,损坏价格在合理分配资源上所起的作用,障碍资源随供求关系移动,引起资源分配的“X非效率”,降低企业改观运营管理和助推技术革新的活力,最后产生经济发展的停滞。因此,为了得到理想的市场效果,需要国家通过策划产业组织政策干预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举动,通过减弱卖者的集中度、降低进入壁垒、弱化产品差别化趋势、控制市场结构和通过反托拉斯法控制市场举动等压抑垄断的弊端,维护合理和适度的竞争秩序。

发展历程

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20 世纪3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造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特定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市场举动和市场绩效及其内在联系为首要研究对象,以揭示产业组织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为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供应决策根据,为政策的策划者供应政策建议为目标的一门微观应用经济学。该理论自造成以来就一直对西方国家产业组织政策的策划造成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度和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活动的增强,国际间产业经济活动准则亦在持续发生改变,并自此引起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一连串新改变。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共显现过三个首要的学派,哈佛学派(Harvard School)、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产业组织理论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chmalensee,1988;Williamson,1989;夏大慰,1999;植草益,2000)。

长期以来,民众对资源配置的认识是建立在亚当·斯密有关“看不见的手”和市场机制学说基础上的,即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切资源的流动都以均衡价格的高低为导向,在不受外界原因干扰的情形下,这一流动过程将连续到社会各部门的利润平均化时才会停止,此时资源的配置便高达了最佳均衡状态,厂商在均衡价格体系的调节下,只需依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基本原则来执行投资和生产,便可以使成本高达最低,产能达于最佳,生产出来的产品刚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消费者也可以得到最多的余下。该种古典理论所包含的政策含义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是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任何人为干预市场的做法均为不必要的。19 世纪末期,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目睹了现实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垄断现象,并表示垄断会导致垄断利润的造成或均衡价格的上升,妨碍资源的最优配置。但他们又觉得垄断只然而是竞争过程中的临时现象,长期当中,垄断企业终将因技术进步承受障碍而无法保持垄断地位,进而回复到完全竞争状态,所以长期当中调节市场均衡的决定力量依然是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直到1936年,张伯伦(E.H.Chamberlin)和罗宾逊才在他们颇具影响的垄断竞争理论中提出,受于存在产品的差异性,现实当中典型的市场结构并不是完全竞争,而是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厂商具有适当的决定价格的“市场力量”,该种力量会让垄断利润长期大于0。所以,单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不足够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而务必由政府出面对垄断势力加以干预,才可保证市场的适度竞争。垄断竞争理论的提出导致了民众对一连串现实困难的深入思考,比如:政府应当用什么样的管制方法才可降低垄断势力对市场机制的逆向影响?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才可维持适度竞争?市场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等等。正是在对这些困难的研究和处理过程中,产业组织理论得以造成和发展起来。

最早的产业组织理论见于哈佛大学的梅森(E.Mason) 教授和其弟子贝恩(J.Bain)的有关研究中。1959年,贝恩所著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举动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集中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举动方式,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的好坏。这便是产业组织理论特有的“结构—举动—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 SCP)分析范式。依照这一分析,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看好于提升价格、设置阻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障碍技术进步,产生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得到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观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制约垄断力量的成长,维持市场适度竞争。哈佛学派建立的 SCP分析范式,为早期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给予了一套基本的分析框架,使该理论得以沿着一条大体规范的渠道发展。然而在后来的成长中,SCP分析范式的内涵发生了很大改变。

20 世纪60—70年代,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势力趋于下滑,经济中显现了“停滞性通胀”现象,不少研究者和分析家将招致经济不景气的首要原因归咎于哈佛学派力争的强硬的反垄断政策,于是从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以斯蒂格勒(J.Stigler)为代表的一部分芝加哥大学学者对哈佛学派的看法展开了激烈抨击,并渐渐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 “芝加哥学派”。

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批评首要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觉得垄断竞争理论中有关下滑的需求曲线的分析在理论上不精准,由于假使说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相近的替代品”或有差别的产品的话,就代表着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是不统一的,它们的需求曲线的倾斜度也必将因替代程度的不同而不统一,但张伯伦却如果竞争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第二,觉得张伯伦引入“有差别的产品”这一概念,混淆了“产业”与“市场”的划分界线,使 “产业”的规模变得无法定义;

第三,觉得垄断竞争理论将企业范围的扩大与垄断势力的提升看为等同是不对的,由于企业范围的扩大和集中度的提升完全有机会是由技术原因或范围经济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并没有单纯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

第四,觉得哈佛学派提出的SCP范式过于简单武断,实际上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举动和市场绩效之间决非是一种简单的、有其一必有其二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多重关系。

基于上述几方面的认识,芝加哥学派提出产业组织困难依旧应当透过完全竞争理论并非是垄断竞争理论来加以表明。比如,对于企业范围扩大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困难,他们以“范围经济”理论来执行分析。

依照范围经济理论的看法,企业的范围经济规模随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持续扩大,平均成本也跟随而持续减弱,所以只要企业范围的扩大与技术水平的提升相统一,就是必然的和合理的。自此他们推断,企业范围的扩大不仅不会产生资源的浪费,反而会因平均成本的减弱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Stephen,1988;多纳德·海、德里克·莫瑞斯,1998,中译本)。对于企业范围与竞争度之间的关系困难,他们则依据“可竞争市场理论”(contestable market theory)来加以表明。该理论觉得,只要潜在竞争者在进入和退出市场时是完全无阻碍的,市场上现有的厂商——不论是只有一家企业依旧有很多活跃的厂商,就总是面对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阻力,而为了避免引来许多的竞争者,原有企业的定价和产能选择将总是被逼处在一种“无明显超标利润的均衡约束下” (Baumol,1988),并没有象哈佛学派所言,大厂商可以任意确定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可竞争市场理论”表明,企业范围的扩大或集中度的提升并没有代表着垄断程度的提升和竞争程度的下滑。在以上两方面分析的基础上,芝加哥学派提出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范围的大小来作为分析一个企业是不是垄断企业的标准,也不应当毫无区别地对大企业实施强硬的反托拉斯政策,力争依据企业绩效的好坏作为分析标准,放松对大企业的不必要管制。芝加哥学派放松管制的政策力争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同期期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也对后来的新产业组织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

有关词条

品牌联合

福特主义

货币替代

资本逃避

机会成本

市场预期

企业边界

实体经济

溢出效应

范围效应

品牌效应

财务分析

商品流通

外汇汇率

弥补贸易

财务控制

项目融资

阿罗悖论

破窗理论

服务蓝图

参考资料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工会财务会计百科全书》

(3)http://gov.finance.sina.com.cn/zsyz/2007-03-20/100142.html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