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沪市国债到期收益率图
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是债市定价的基础,建立统一、合理的计算标准是市场基建的重要构成部分。计算到期收益率首先需要确定债券持有期应计利息天数和付息周期天数,从国际金融市场来说,计算应计利息天数和付息周期天数一般采取“事实天数/事实天数”法、“事实天数/365”法、“30/360”法等三种标准,其中应计利息天数按债券持有期的事实天数计算、付息周期按事实天数计算的“事实天数/事实天数”法的精确度最高。很多采取“事实天数/365”法的国家开始转为采取“事实天数/事实天数”法计算债券到期收益率。中国的银行间债市从2001年统一采取到期收益率计算债券收益后,一直运用的是“事实天数/365”的计算方法。伴随银行间债市债券产品持续丰富,交易量持续增长,市场成员对到期收益率计算精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银行间债市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调整为“事实天数/事实天数”。调整后的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适用于中国所有银行间债市的发行、托管、交易、结算、兑付等业务。[1]
计算公式
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
举例表明:例题:假使票面金额为1000元的两年期债券,第一年支付60元利息,第二年支付50元利息,当下的市场价格为950元,求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到期收益率
事实应用
短时间债券到期收益率
对处在最后付息周期的附息债券、贴现债券和余下流通期限在一年在内(含一年)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到期收益率 = (到期本息和-债券购入价)/(债券购入价*余下到期年限)*100% 各种不同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具体计算方法分别列示如下:1、息票债券的计算
到期收益率=(债券年利息+债券面值-债券购入价)/(债券购入价*余下到期年限)*100% 例:8某公司2003年1月1号以102元的单价买入了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每年1月1号支付1次利息的1999年发行5年期国库券,持有到2004年1月1号到期,则:
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
社会效应
股票、基金这类投资产品的收益率计算方法,1元净值购入的基金,2年后以2元净值抛出,年化收益率就是2的二次方再减一,即41.4%左右。但是保险产品却很发复杂。分红险或者年金险之类,很多会要求投资人在前10年内每年固定缴纳一笔费用,然后从某一年开始又会每年或者每几年返还一笔资金,要再复杂些,就在投资人缴费的几年里时不时返还一笔资金,受于时而开支时而收入,所以很多投资人看得是晕头转向,更不知收益率如何计算了。
分红险的该种收益方式尽管复杂,但是和债券极为相似。在计算其收益率时,同样可以在内部报酬率(IRR,InternalRateofReturn)来计算到期收益率。内部报酬率是一个利用折现概念计算而得的收益率,其具体含义以及与年化收益率区别等困难普通投资人无需关注,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衡量分红险、债券等有一系列收入开支的投资产品收益高低的指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