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管制是指政府或会计职业团体对会计工作的干预,以保证会计工作能够合理、有序地执行。该种干预往往以一般规则或法规的形式显现。会计管制是对市场配置机制的一种替代。
会计管制的理论
1、公共利益理论与利益集团理论
会计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事实已经隐含在我们对准则策划过程中,这一理论觉得管制是公众对纠正市场失灵的需求所造成的。在这一理论中,当权者———也可称为准则策划机构或准则策划者,代表公众利益,他尽力通过管制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所以,管制举动被觉得是管制成本与市场运转改观后所导致的社会收益之间的权衡。公共利益理论所存在的困难在于确定恰当的管制数量的复杂性。对于信息这一复杂的商品来讲,难题尤为突出,它不或许有效地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所以,在如何确定管制程度的困难上有待处理。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觉得一种行业是在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下运转的,该种利益集团被看作管制的需求者。注意,在各种利益集团之间,他们所需的管制的性质及程度各不相同。政府也可以被看成利益集团,它又供应管制的权力。所以,它的利益就在于保住该种权力。因此,他们要为那些最有效的帮助他们保住权力的利益集团供应管制,准则策划机构便坐镇其中。作为准则得以供应的工具,它尝试在使本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期,平衡利益集团各方的需求。它比公共利益理论更能解释当下的会计管制的策划。
2、公平理论
“公平目标”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巴鲁科。里维教授提出,他觉得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目标应该在于会计信息分布的对称性,会计信息披露对象之间获取会计信息的事前机会应该平等。“受于信息不对称而致使资本市场的不平等竞争现象的确时有发生,该种不平等现象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如产生高交易成本、市场低迷、证券流动性差以及交易利得减弱,进而有必要对会计信息披露执行管制,管制政策必然以市场公平为导向”。公平目标实质上是量化了的公共利益观,它致使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目标达到更具有操作性。
处理会计管制困难的方法
1、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为了处理信息不对称的困难,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处理方案,首先是道德风险的困难,当下广泛的方法是采取激励机制。使有关人士的收益同公司的业绩挂钩,通过按收益提取奖金或发放股票的方式,使经理人士能通过自己的付出从公司的成就中获益,这必将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进而高达减弱道德风险的目的。诚然这中间会存在经理人士通过粉饰财务数据执行盈余管理的困难。但一项政策总是有两方面的,我们不能仅仅看它消极的一面,困难总是存在但盈余管理并没有均为坏的。即使盈余管理减弱了财务数据的牢靠性,但若执行一定制约,盈余管理在一部分情形下依然是十分有用的,当合同不完备和合同具有固定性时,管理者可利用盈余管理对未预期的情况作出灵活反应,而且通过盈余管理还可将内部信息牢靠的传递给投资人。
另一面,信息不对称首要来因为内部信息即内部交易。这是逆向选择的困难,由于内部人仍有机会为“有背于”投资人利益的可能所诱惑。为了降低逆向选择,会计人士采取了充分披露的政策,以增长可为公众获取的信息量。充分披露的另一面是数据的及时性。及时性的增长可以降低内部人借以从信息优势中获利的时间。诚然,受于财务数据有成本,仍不或许清除逆向选择困难。即使这样,充分披露增长了为公众可获取的信息进而增长了财务数据的有用性。
2、会计信息的外部性
处理外部性的广泛方法是依据科斯定理,将外部性内部化。但是会计信息的有关运用者过于分散,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应当拥有与其分享的企业所有权相应的会计信息产权,但个人理性致使这样界定的会计信息产权缺乏效率。对于这个现实与逻辑、现实的会计信息产权低效率和会计信息产权理应具有的效率之间的背离,最终需要通过一种补充措施,来尝试克服通过企业所有权分享界定会计信息产权致使的无效的状态。受于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关系,起码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风险和投资关系、乃至国民经济的成长,国家强制力将势必介入,执行干预或管制,对会计信息产权执行界定。管制界定会计信息产权,是通过克服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悖的方式,以不同于企业所有权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的方式来施行的。管制的目的,起码初衷是“矫正会计信息产权”,力图以一种中立的身份在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寻到契合点。通过管制矫正会计信息产权从本质上讲是离散的,当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和企业所有权分享界定的会计信息产权时的未知性无法达到对会计信息外部性的有效内部化时,管制才或许“反映性”地造成。这个论断可以从整个历史发展的纵向和历史发展的横截面中得到解释,美国对企业会计信息执行管制就是典型的例子。通过管制界定通用会计信息产权总是从通过企业所有权分享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留下的“公共领域”的边界开始的,目的在于为会计信息产权的嗣后界定和博弈供应一个根据,使利益有关者对于会计信息形成一种理性地预期,由于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对初始产权界定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的。会计信息管制的功效就是尽或许地将令计信息的各类权利分配给最能有效运用他们的利益有关者,以促使利益有关者之间形成一种激励,保持一种有助于经济高效运作的分配格局。但是,受于实施成本方面的原因,管制也留下了适当的、与其联系的“公共领域”,在该公共领域中,企业所有权分享对会计信息产权界定起着补充的作用。
3、内部控制角度
从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的规定方面可以起到管制的作用,但是正像我们目睹的,很多公司的确严格依照国家的要求供应会计数据,但依然显现很多困难。我们务必清楚地认识到外部的会计管制还不充足,增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内控的目标就是要验证财务数据的牢靠性、保护资产安全,促使业务经营与管理政策的统一性,提高企业的品行。尽管我国对内部控制的要求并没有统一,但是为了增强会计管制的需要,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要求企业对外界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数据,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其执行审计,出具审计数据。企业首先对本身内部控制执行全面而深入的自我评估,出具对外数据;然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数据发表审计意见。如此就减弱企业营运的风险,提升企业营运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期提升企业对外出局的财务数据及其余披露信息的牢靠性,增长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制度变迁
依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到者、美国著名经济专家诺思的看法:制度是一连串被策划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举动的道德伦理规范,首要用于约束人的举动、调整民众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总的来说,制度是相对平稳,但伴伴随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制度会持续地被修订、调整,亦或许被其他新的制度所取代,进而组成所谓制度的变迁。一般来看,制度变迁的基本活力是基于举动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制度变迁的首要诱因则在于经济利益主体对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的渴望,即寄期望于通过制度创新来攫取已有制度安排中所无法得到的潜在利润。假如一种制度安排仍蕴涵着重大的潜在利润,就代表着该种制度安排还没有高达帕氏最优。制度变迁还取决于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只有当收益的预期大于成本的预期时,制度变迁的主体就会助推制度转换,一项新的制度安排才会显现。显然,会计管制正是一连串的制度安排,会计管制所涉及到的各利益有关者(企业、注册会计师行业、投资人等)为会计管制的创设与废除持续执行着利益的博弈。所以,会计管制的规模、方式等并不是固定不变,它会伴随市场条件和经济背景而发生改变,管制目标和管制制度也会发生转变。
会计管制制度始见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会计信息的生产、加工、供应,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是由各运营主体根据自行确定的处理方法来完成的。依据1906年赫本法案授权的州际商业委员会策划的统一会计制度,美国铁路部门是最先承受会计管制的部门,其会计信息的处理是依照有关规范来执行的。一战以后,美国白宫把拥有财富看成公民天经地义的权利并力争不干涉,激励经济的自由放任,否定政府的积极干预。到1925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放松了对公司的控制。当时的美国企业在财务上执行弄虚作假是没有任何阻碍的,而且会计界提倡保密性,企业可以在保密的托词下肆无忌惮地在财务与会计上作假。 1929年证券市场的大崩溃,致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一片萧条,生产大程度下滑、物价大跌、失业情况空前。经济危机后,当民众觉得放任自流、缺乏规范、缺少诚信的会计市场是危机的根源时,政府也就责无旁贷地全面介入会计监管,担负起重建会计市场诚信的责任。美国国会于1933年和1934年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依照这两项法律的规定,国会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会计和财务数据方面的业务,依靠SEC规范公司的财务数据,满足公众相关公司信息方面的需求。SEC事实上控制着美国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如此一来,美国渐渐形成市场化的会计管制模式。1960年以后,货币主义等新自由主义的崛起,放松管制形成了各国政府改革的方向选择。到1990年,经历差不多30年的自由放任,那些在资本市场中自觉或自发形成的中介机构在放松管制后,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的机制被降低。上市公司接二连三暴发财务丑闻,社会各界强烈要求改进现行的管制体系,以堵塞管制体系中的漏洞。美国SEC先后出台了 9项新法规,内容涉及到审计市场的从新规范,资产负债表表外安排,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等多个方面。可以看出,会计管制的规模、方式一直在伴随经济环境的改变而更改,管制一般是对经济事件和市场感应的特殊回应。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会计监督首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国家对会计信息供应单位实行外部监督,同期,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又很难发挥作用。即使这样,受于当时的外部环境以及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有限,传统的会计监管机制仍能运作,会计信息质量的困难并没有突出。但伴随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环境的改变,我国原有的会计管制机制日显落后,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相关改革措施,如,稽查特派员、会计委派制度、外派监事会制度等也陆续付诸实行。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 、 《企业财务通则》 、 《注册会计师法》 、 《公司法》 、 《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当地的特殊情形,相应出台了一部分法规管制当地的会计市场。尤其是对会计监管机制的改进,初步构筑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的会计监管的基本框架,体现了监管理念和思路的改变。这些制度建设对会计运行的监管机制的建立,将造成巨大影响。但是,我国现行会计监管体系还存在着一部分难以忽略的困难,首要显现为监管过分和监管乏力。一面,政府监管分散,分工不清晰、多头重复性检查等弱化了会计管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另一面,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仍未建立,红光实业、琼民源、银广夏等会计信息虚假举动越演越烈就是最好的证明。
两种立场
综观学界的观点,对会计管制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管制论。持此看法者觉得,一面,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利益有关者了解企业情况的最重要的信息源泉,而受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仅靠市场本身的力量无法确定最优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与披露内容。同期,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和非排他的特性,这致使会计信息很难定价,价格机制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最优产能,公司的财务数据无法阻止非买入者运用,任何人都可以运用公司
的会计信息而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搭便车”现象广泛存在。另一面,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内部运营管理和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务必对会计信息执行管制,需要通过管制纠正市场失灵,清除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不对称和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等弊端。若不执行会计信息披露管制,自利的运营者将不会披露真实和公允的信息,他们将只披露他们想让外界知道的信息,而不披露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这就致使利益有关者无法利用会计信息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其他是非管制论。对会计管制持保留立场,力争上市公司完全可以自愿披露信息而无需强制性信息披露rQ.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私下定约机将是支持非管制论的三大支柱。持此看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动调节论,觉得市场可以确定会计信息的最佳披露。由于会计信息具有传递信号的作用,企业披露的信息能够详细并可信地表明企业的当前情况和将来态势,它将令承受利益有关者的信赖。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得利益有关者的信任,以减弱企业的资本成本,就有动机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所以,不需要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执行管制。另一类是管制失灵论,他们觉得,政府管制不能高达预期目标或产生负面效应,引致经济绩效与社会福利的损失。首先,管制或许会导致很高的直接成本(如用于策划法规和监督、遵守这些法规时耗用的资源、及游说的成本,仍有对企业和会计师提出诉讼的成本)和间接的成本(如更改企业的融资、投资和生产方面的决策,使企业负担成本)。其次,管制者也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下策划管制政策的,往往会产生一刀切的现象。而且有的管制政策出发点虽好,却或许达不足初衷。斯蒂格勒有关美国证管会的研究结果以及沈艺峰(1998)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实证分析,都显示管制无法高达预期目标,提升投资人的收益,即使它起到了降低投机举动的作用,两者的研究都支持了管制无用论。最后,管制机构也或许失灵。管制机构并没有一定真正关心社会福利的提升,某一项管制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利益集团游说的结果,或者是政治阻力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表达,会计管制并没有是谋求达到最佳社会效益的管制点,而是各个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而且,管制机构亦在考虑本身的利益,各个管制机构间对管制权的争夺也十分激烈。
市场并不是是万能的,它存在着功能上的局限,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或民间自律执行会计管制以规范信息披露是不切事实的。市场经济需要适度的管制,对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说,会计监管没有止境。如何设计科学的会计管制体系、选择合理的管制模式、落实监管者的责权利和对会计管制的效率执行考评和监督等,是应当深入研究的困难。如前所述,我国的会计管制体系较为复杂,既有管制过分的困难又存在大批管制不足的领域。复杂的困难务必依靠多渠道的改革措施来处理。传统理论觉得,市场处理不好的(市场失灵),可以用政府管制的办法加以处理,但是,市场处理不好的政府也不一定能处理得好,即便政府能够处理好,也不一定就是最优的。政府决策过程中还存在如此那样的困难(樊刚,1997),政府也不总是有效的。
发展趋势
政府管制的目的在于提升经济效益和维护社会公正。假使这一目的得不足真正达到,那就可视之为管制失利。政府在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具有监管功能,但该种功能是有限度的,而且是有条件的(崔学刚,2004)。管制要把握一个度,管制太松不能影响被管制者的效用函数,管制太严又势必会严重影响其效用而引起被管制者的反感。最佳措施是在政府适度管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管制替代。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间,而转型事实上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会计管制同样面对着变革。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显示,管制替代是管制改革的成长趋势,管制替代是用新型管制或其余治理工具替换原有的管制,以此清除管制失灵的现象,达到对公共事务的不错治理。和会计有关的管制替代措施首要包含:
(1)过程管制。即政府管制部门通过策划规范性程序来约束管制对象的举动方式,对使其举动结果能促成何种状态并没有做强制性的规定。过程管制首要强调的政府管制部门为管制对象设定最符合成本效益分析标准的举动方式,以此规范管制对象的举动与活动。
(2)联合管制。指政府与企业等各种组织通过商量谈判促成统一,各方分工合作,共同策划与实施管制政策。联合管制与传统政府管制的最大区别在于政府不再是惟一的管制主体,代表着管制主体的多元化与网络化,对于那些专业性很强且行业组织发达的部门,政府往往会选择联合管制。
(3)自我管制。自我管制代表着政府完全从管制主体的行列中抽身而出,政府将管制规则的策划权与实施权交给原本的管制对象,由其执行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与自我约束。通过一定法定程序将原本垄断的管制权利授予其它非政府组织,由这些非政府组织履行管制的职责,而原本的被管制者往往依托适当的组织掌握并行使管制权,形成了自我管制的管制主体。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管制的实行是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执行规范和控制,以期望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如会计委派制、稽查特派员制度等,都体现了“过程管制”的内涵。但是过程管制的成本较高,而且受于经济业务和会计业务的日趋复杂,存在很多政府力不能及的地方,使采取过程管制的政府会计管制的成本大于收益,如图一所示:
在监管机制不完善时,监管成本是高昂的,收效是低微的;伴随监管机制的完善,被监管者开始按部就班执行会计运转,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升,监管成本开始下滑,至A点获得了最大的成本效益差,监管效果最佳;越过A点,再加深监管,就或许引起被监管者的抵制,在短期间的抗衡后,快速削减成本效益差,最终迈向会计市场失灵。完全靠政府管制很难使管制的强度一直保持在最佳点上。建议应充分发挥市场各个参与主体在会计管制中的作用。其实在会计监管体系中,政府不是惟一的主体,还存在会计职业界、企业和市场等多元监管主体。如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一度看好于以行业自律(自我管制)为主,实行自我管理。该种自我管制存在致命的缺陷,自律组织既是“守护神”又充当“监管者”角色,安然事件以后,美国成立了独立性相当强的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实行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制。会计职业管制成功地由自我管制向联合管制转换。联合管制将有助于职业界的自觉管理、企业的自主运转、市场的自发调节,弥补政府会计管制中存在的缺陷,最终形成政府、市场、企业和职业界之间的良性循环。该种由会计职业界、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策划会计准则从而体现监管者的意志的模式,已被逐渐增多的国家所接受和接纳。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体系相似于美国会计信息管制体系,导致在法律管制和行业规范管制之间仍有制度管制与准则管制并行,准则和制度的策划权和最终决定权都归政府,所以行业规范管制的独立性不强,相对应的是其风险责任意识弱化。以政府为管制主体可增长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权威性和实行效率。但是行业规范管制的力量太弱则会影响管制的效果,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势。所以要提升管制的效果,就务必成立新的独立机构,赋予其相应的行业管制权利,实施联合管制,才更有助于发挥各个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层次的管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