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首要包含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余有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其实也就是把碳排放当作一个有价格的商品,可以执行现货,期货等等的买卖。
“碳金融”的兴起因为国际天气政策的改变,精准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巨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天气改变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碳金融交易方式
国际碳交易市场形成了两大类型:
一种是以项目为基础的交易市场,JI和CDM是其最首要的交易形式;
一种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市场,可分为强制碳交易市场和自愿碳交易市场,ETS是其首要的交易形式。强制碳交易市场是由强制性减排指标造成的,如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自愿碳交易市场是基于一部分国家或组织自己确定的减排体系,并没有得到《京都议定书》的认可,其参与者是自愿做出减排允诺并出资抵偿其超标的排放量,如芝加哥天气交易所(CCX)。
有了《京都议定书》的法律约束,各国的碳排放额开始形成一种稀缺的资源,因此也具有了商品的价值和执行交易的机会性,并最终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
碳金融市场
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表明,从2004年起,世界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总额从最初的不足10亿美元上涨到2007年的600亿美元,四年时间上涨了60倍。交易量也由1000万吨快速升高到27亿吨。巴克莱资本环境市场部总监预言,依照当前的成长速度,不久的将来碳交易将发展形成世界范围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搭建世界交易平台
2008年1月23号,新近完成合并的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展开合作,宣称共同建立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世界交易平台。这个被命名叫BlueNext的交易平台以二氧化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为主,并计划在2008年的二季度设立期货市场,最终涉足各种与环境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2月18号,作为首个交易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的平台,BlueNext开始正式运转。这代表着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更深一步扩展,无疑也是对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属性的一种肯定。
实际上,早在BlueNext成立以前,甚至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前,区域性的“碳市场”已经开始运转,二氧化碳排放权早已在多个交易所里登堂入室。时值今日,以减排二氧化碳为首要标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 ETS)已经顺遂运行了三年之久,欧盟内的欧洲天气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北方电力交易所(Nordpool)、将来电力交易所(Powernext)以及欧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等均参与碳交易,欧盟的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世界首位。这其欧中洲天气交易所专门从事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而受于二氧化碳为矿物燃料的衍生品,欧洲其余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合同则多数在现有的能源交易所挂牌,这些交易所期望借由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来套利,从客观上也促进了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量的上涨。
另外,加拿大、新加坡和东京也先后建立起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在亚洲,碳交易所通过电子交易系统来买卖由清洁发展项目造成的核证减排量(CER)。假使说《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等同于给二氧化碳标上了价,那么在不同类型的交易所内挂牌交易致使二氧化碳排放权迈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
以欧洲天气交易所为例,欧盟实施的是“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Cap-and-Trade)机制,每个成员国每年先预定二氧化碳的机会排放量(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标准相统一),然后政府依据总排放量向各企业分发被称为“欧盟排碳配额(EUA)”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每个配额允许企业排放1吨的二氧化碳。假使企业在期限内没有运用完其配额,则可以“卖出”套利。一旦企业的排放量多出分配的配额,就务必通过碳交易所从没有用完配额的企业手中买入配额。相似银行的记账方式,配额能通过电子账户在企业或国家之间自由转移。BlueNext的基本功能也是这样,只然而交易的商品变成了联合国分配的排放量(AAU)。
除了该种最基本的交易方式,欧洲天气交易所还于2005年4月推出了与欧盟排碳配额挂钩的期货,随后又推出了期权交易,使二氧化碳排放权如同大豆、石油等商品一样可自由流通,丰富了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种类,客观上增长了碳市场的流动性。2007年9月,与核证减排量挂钩的期货与期权产品也陆续面市。交易产品的丰富使欧洲天气交易所的成交额与成交量逐年稳健升高。2005年,欧洲天气交易所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胜过2.7亿吨,价值50亿欧元;2006年交易量升高到8亿吨,交易额击穿100亿欧元;2007年15亿吨,成交额靠近200亿欧元。
金融机构介入做大范围
伴随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属性的持续增强以及市场的愈发成熟,逐渐增多的金融机构看中了碳市场的商业机会。除了最早规定的造纸、金属、热能、炼油以及能源密集型五个行业的12000家企业积极投身其中,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碳市场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最初金融机构导致担当着企业碳交易的中介机构,赚取略好于1%的手续费。也有一部分基金看准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增值潜力而直接投资。欧盟排碳配额从2004年12月的不足9欧元上升到2006年4月的最高32欧元,尽管中间也历经了较大的震荡,但是16个月里250%的上涨程度也令基金尝到了甜头。
金融机构的参与致使碳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增强,市场也愈发透明;而一个走向成熟的市场倒过来又吸引许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人参与其中,且形式也愈加多样化。二氧化碳排放权批发市场的日益壮大让私人投资人对二氧化碳排放权零售商品的意向也与日剧增。2006年10月,巴克莱资本率先推出了标准化的场外交易核证减排期货合同。2007年,荷兰银行与德国德雷斯顿银行都推出了跟踪欧盟排碳配额期货的零售产品。
除了单纯地执行配额交易和设计金融零售产品外,投资银行还以愈加直接的方式参与碳市场。2006年10月,摩根士丹利宣称投资30亿美元于碳市场;2007年3月,参股美国迈阿密的碳减排工程开发商,间接涉足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减排项目;8月成立碳银行,为企业减排供应咨询以及融资服务。气体排放管理已经形成欧洲金融服务行业中成长最为快速的业务之一,各机构都竞相招兵买马。
私募股权投资的新乐土
从金融机构在碳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演变中不难发现,他们的注意力已经从最初的以配额为基础的排放交易向减排项目融资转变。在碳排放交易如火如荼,碳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的同期,被称为“碳资产”的减排项目正形成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追逐的热点。投资人往往以私募股权的方式在早期既介入各种减排项目,甘冒高风险的代价期待高额回报。
依据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供应资金和技术在成本较低的成长中国家开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减排项目,并用自此而造成的“核证减排量”抵扣本国允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联合履行机制的运转基本相同,导致减排项目多设立在东欧和前苏联国家。从经济角度分析,无论是清洁发展机制依旧联合履行机制都有效减弱了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而从环保角度来说不仅达到了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的最终目标,也有助于低收入国家的可连续发展。该种“双赢”甚至“三赢”的合作方式承受了各方的认可。联合国环境署的统计表明,自实行之日起,每月由清洁发展机制所造成的核证减排量连续升高。
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说,即使在低收入国家减排的成本要差于本国,但受于项目建设的周期长且申批手续繁复、项目初期的未知性大,所以他们更看好于买入碳资产的成品或是半成品,缩短资金投入周期。而对于基金来说,一面,“碳资产”像传统风投或是私募所投的项目一样自身就能导致收益,另一面,项目建成后能达到的减排量在二级市场上卖出给有需要的企业又能又一次创造利润;所以当碳市场的流动性增强且价格波动趋于稳定之后,“碳资产”的双重收益模式自然赢得了基金的青睐。另外,“碳资产”的价值与传统的股票债市差不多完全不相干,与非能源类的商品市场也关联甚微,基金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对冲传统投资的风险。
2000年,世界银行发行了首只投资减排项目的原型炭基金(Prototype Carbon Fund),共募集1.8亿美元。依据法国Caisse des Dépots银行天气部的统计,从2003年至今,相似性质的基金以每年10只的数量在上涨。世行与各国政府联手推出多只基金,私人投资公司MissionPoint于2006年12月发行的首只碳基金在12个星期里就完成了3.35亿美元的募集指标。截止2007年11月,专门投资于碳资产的基金数量已经高达了58只,范围胜过70亿欧元。即使这样,项目提供量依然无法满足形形色色的投资需求,仅仅只有二分之一募集的资金达到了投资。
这些基金的资金来源同样也能表明碳交易,特别是碳资产逐渐增多地承受私募资本的关注。法国Caisse des Dépots银行天气部的报告表明,直到2004年底,相似世行基金这类由政府机构或组织主导的资本所投的减排项目仍占到了总项目的二分之一以上。私人资本出于对政策未知性的忧虑,一般导致小范围地参与这类基金,形成所谓的公私混合型。但是,伴随2004年末俄罗斯准许京都议定书,政策阻碍更深一步扫清,私人资本开始大举投资减排项目。2005年4月,欧洲首只私人资本构成的欧洲碳基金从14家金融投资机构中募得了1.42亿欧元。同年末,私人资本在减排项目上的投资总额已经全面超越了政府机构主导的资本。而且在2007年,私人资本主导的基金数量也胜过了后者。私人资本的踊跃参与加速了整个碳市场的流动,扩大了市场容量,使碳市场更深一步迈向了成熟。
碳金融在我国的形式
重大商机
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碳交易市场为中国导致重大商机。据世界银行测算,世界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预计为每年7亿到13亿吨,自此形成一个年交易额达到140亿-650亿美元的国际温室气体贸易市场。作为低收入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减排市场供应者之一,将来5 年每年碳交易量胜过2亿吨。
“受于当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首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所以,在我国,‘碳金融’许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动。伴随逐渐增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动,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愈加重大。”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表明。
其觉得,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能源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假使在中国执行CDM活动,减排成本可降到20美元/吨碳。该种重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我国寻求合作项目。
“而中国作为低收入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受减排义务,在我国国内所有降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可以依照《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机制转变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卖出。我国“十一五”规划清晰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减弱20%,首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降低10%。在付出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付出提升资源运用效率,必将有大批项目可被开发为CDM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表明,当前中国供应的CO2减排量已占到世界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
艰难前行
即使这样,“碳金融”在我国的成长任然磕磕绊绊。
这首先来自民众对C D M和“碳金融”的认识尚不足位。CDM和“碳金融”是伴随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走入我国的,在我国传播的时间有限,国内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着重大商机;同期,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当前关注“碳金融”的除少数商业银行外,其余金融机构鲜有涉及。
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是此外一个原因———CDM机制项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国外客户,合同期限很长,非专业机构很难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能力。在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买入大部分是由中介机构完成,而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尚处在启动阶段,很难开发或者消化大批的项目。此外,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观点、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
而CDM项目开发时间长、风险原因多也是一只“绊脚石”。与一般的投资项目对比,CDM项目需要历经较为复杂的审批程序,这致使CDM项目开发周期比较长,并导致更多的交易成本。另外,开发C D M项目涉及风险原因较多,首要有政策风险、项目风险和 CDM特有风险等,政策风险来自于国际减排政策的改变,如2012年后中国能否承受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决定了2012年后合同的有效性;项目风险首要是工程建设风险,如项目能否按期建成投产,资源是否按预期造成等。在项目运行阶段,还存在监测或核实风险,项目收入所以存在未知性,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支持。
这并没有影响到中国商业银行在此领域的探索。以兴业银举动例,该行于2006年5月,与国际金融公司签订第一次合作协议,国际金融公司向兴业银行给予了2500万美元的本金损失分担,以支持兴业银行最达到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国际金融公司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国际金融公司为整个项目供应技术援助。截止2007年末,兴业银行发放的节能减排项目贷款高达38笔,金额达6 .63 亿元,远大超过了双方一期的合作额度。2008年2月,双方签订二期合作协议。与一期对比,除了贷款总额度扩大外,单笔贷款额度也从不能胜过1600万元人民币变为没有上限。
结构调整
即使这样“碳金融”在中国发展仍有待政策呵护与机制构建。对此高建平觉得,搭建交易平台、增强宣传推广、助推政策研究、培养中介市场、构建激励机制五个方面有待着重关注。
“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有限的环境资源,也是国家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应借鉴国际上碳交易机制,更深一步研究探索排放配额制度和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调整不同经济主体利益,激励和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上涨方式的转变,有效分配和运用国家环境资源,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高建平表明,增强宣传推广则是要让企业充分意识到CDM机制和节能减排所蕴涵的重大价值,助推项目业主和开发商依据行业、本身发展计划,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开发CDM项目,主张国家环境资源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
政策研究方面。CDM机制不仅涉及环境领域,还包含经济学、法律、管理等复杂的知识,同期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增大国,对于本身参与C D M项目的动力及范围尤其需要认真研究。
培养中介市场是由于中介市场是开展CDM机制的核心,应激励民间机构和金融机构进入,重视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允许金融中介买入或者与项目业主联合开发CD M项目。
构建激励机制“碳金融”具有政策性强、参与度高和涉及面广等特点,发展“碳金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依据可连续发展的原则策划一连串标准、规则,供应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范围导向等政策配套,激励金融机构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支持低碳经济。
“碳金融的成长依靠于低碳经济的规制建设。低碳经济的三大领域包含:新能源产业的成长、碳素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和汇储技术开发、碳交易市场发展等。碳金融创新是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修院(上海)高级经济师邵伟表明,分析碳金融模式、碳银行运转方式和碳金融监管等金融业务管理流程,是结构调整期金融界关注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