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专家保罗·克鲁格曼就放开经济下的政策选择困难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平稳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期达到,最多只能同期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此外一个目标。依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平稳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或许三者兼得。比如,在1944年到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平稳性”得到达到,但“资本流动”承受严格制约。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达到,但“汇率平稳”不复存在。“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给予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提出
米德三元悖论理论最早可以溯源至英国经济专家米德(1953),他分析了放开经济条件下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发生矛盾,即“米德矛盾”。其中,在保证包含货币政策以内的开支增减政策有效的情形下,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是不能共存的,这与后来提出的“三元悖论”理论之间有着理论传承关系。
米德
蒙代尔(1963)提出了著名的M-F模型,为后来“三元悖论”理论的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亚洲金融危机后,克鲁格曼(1998)在《亚洲发生了什么》一文中阐述了资本流动情形下固定汇率制度是危机暴发的首要原因这一看法,并第一次清晰提出了“三元悖论”的原则。后来,克鲁格曼又在其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对这一原则执行了论述,致使该原则被逐渐增多的人所认同。[2]形成及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对固定汇率制提出异议的是米尔顿·弗里德曼(mihonfriedman)。他在1950年发表的《浮动汇率论》一文中表示,固定汇率制会传递通胀,导致金融危机,只有实施浮动汇率制才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接着,英国经济专家詹姆斯·米德(jamesmeade)在1951年写成的《国际经济政策理论》第一卷《国际收支》一书中也提出,固定汇率制度与资本自由流动是冲突的。他觉得,实施固定汇率制就务必实行资本管制,控制资本特别是短时间资本的自由流动。该理论被称为米德“二元矛盾”或“米德难题”。[1]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在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国际经济情形以后,提出了支持固定汇率制度的看法。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 Flemins)提出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对放开经济下的ISLM模型执行了分析,堪称固定汇率制下运用货币政策的经典分析。该模型表示,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形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更改一国的收入方面是有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在资本有限流动情形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形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更改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自此得出了着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平稳这三个政策目标不或许同期高达。1999年,美国经济专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依据上述原理画出了一个三角形,他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The Eternal Triangle),进而清晰地展示了“蒙代尔三角”的内在原理。内容
依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执行下方三种选择
(1)维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务必牺牲汇率的平稳性,实施浮动汇率制。这是受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导致了国际收支情况的不平稳,假使本国的货币当局部执行干预,亦即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伴随资金供求的改变而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应经济现实的水准,可以改观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尽管汇率调节自身具有缺陷,但实施汇率浮动的确较好的处理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看,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降低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平稳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施资本管制。(2)维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平稳,务必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施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形下,唯一的选择是实施资本管制,事实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平稳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部分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就是实施的该种政策组合。这一面是受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平稳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平稳,另一面是受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执行有效的管理。
(3)保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平稳性,务必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全会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改变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在该种情形下,本国或者参与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施货币局制度,差不多很难依据本国经济情形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执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打击时,短时间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达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平稳,本国经济将令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重大代价。
首要缺点
“三元悖论”原则的理论内涵历经了“米德二元矛盾—M-F模型—三元悖论”如此一个发展历程。当下,“三元悖论”原则已经形成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但是,该理论是高度抽象的,只考虑了极端的情形,即完全的货币政策独立、完全的固定汇率和完全的资本自由流动,并没有论及中间情形。正如弗兰克尔表示的,“并没有让人信服的凭证表明,为何不可以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平稳两个目标的选择中各放弃一半,进而达到二分之一的汇率平稳和二分之一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不能不说是“三元悖论”理论在具体目标选择困难分析方面的局限。
仍有一点值得表示的是,依据“三元悖论”原则,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非独立性三者的组合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这一组合在现实中有效的前提是在如果一国外汇储备无上限的条件下才可成立。事实上,现实中一国的外汇储备不或许无上限,一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再重大,与范围庞大的国际游资对比也是力量薄弱的,一旦中央银行耗尽外汇储备仍无力逆转国际投资人的贬值预期,则其在外汇市场上将无法继续托市,固定汇率制也将彻底崩溃。所以,一国即便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重大的国际游资阻力下,往往也很难保证固定汇率制度能够得以继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