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经济贸易文章详细

相互倾销理论

外汇网2021-06-19 12:43:15 71
相互倾销理论简述

相互倾销理论即“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是詹母斯·布兰德(Brander)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中提出的。该模型觉得,寡头垄断厂商为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长的产能以差于本国市场价格的单价销往国外。从名义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是减弱了,但是从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假使该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该产品的单价,那么厂商所得到的总利润水平却提升了。同理,其余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将增长的产能销往对方国家市场。如此,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中,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

具体来看,寡头垄断厂商假使扩大产能,且在国内市场销售,就会产生产品价格的下滑,进而引起厂商利润的下滑。但假使寡头垄断厂商将扩大生产的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在市场分割的情形下,即便厂商在国外市场的产品售价差于国内同种产品的市场售价,国内市场的利润也不会下滑,自此寡头垄断厂商在国际贸易中既得到了范围经济导致的利益,又享受了超标利润。如此,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具有垄断厂商的国家之间即便在产品技术等各方面没有差异的情形下,也会造成产业内贸易。

自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从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从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制约,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制约。同期,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得到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维持不变情形下所得到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表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假使其增长了生产能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长的提供量,企业务必将产品的市场价格减弱。(由于寡头垄断企业面对的是一条朝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比如降价200美元。即每量车售价19,800美元。此种情形下,该企业因增长生产和销售1000量汽车额外得到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减弱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减弱新添产品的单价还要将原有的100万量汽车的单价减弱到与新添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准,即从2万美元降到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降低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长生产后,其总收入还降低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背企业增长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差于本国市场价格的单价“倾销” 到国外。此时即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程度下滑。

相互倾销理论的评价

假使说范围经济贸易理论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么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依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

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愈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造成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表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该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受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