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hedge)
对冲在外汇市场中最为常见,着意避开单线买卖的风险。所谓单线买卖,就是看好某一种货币就做买空(或称揸仓),看淡某一种货币,就做沽空(空仓)。假使分析正确,所获利润自然多;但假使分析错误,损失亦会较执行对冲大。
所谓对冲,就是同一时间购入一外币,做买空。此外亦要沽出此外一种货币,即沽空。理论上,买空一种货币和沽空一种货币,要银码一样,才算是真正的对冲盘,否则两边大小不一样就做不足对冲的功能。
如此做的原因,是世界外汇市场都以美元做计算单位。所有外币的升跌都以美元作为相对的汇率价格。美元强,即外币弱;外币强,则美元弱。美元的升跌影响所有外币的升跌。所以,若看好一种货币,但要减低风险,就需要同期沽出一种看淡的货币。购入强劲货币,沽出弱势货币,假使预期正确,美元弱,所购入的强劲货币就会上升;即便预期错误,美元强,购入的货币也不会跌太多。沽空了的弱势货币却跌得重,做成蚀少赚多,整体来看仍可获利。对冲的例子
九零年代
1990年初,中东伊拉克战争完结,美国形成战胜国,美元价格亦稳健上升,行情强势,兑所有外汇都上升,当时只有日元仍是强劲货币。当时柏林墙倒下不久,德国刚统一,东德经济差令德国受牵累,经济有隐忧。苏联政局不稳,戈尔巴乔夫地位承受动摇。英国当时经济亦差,持续减息,而保守党又承受工党的考验,所以英磅亦偏差。瑞士法郎在战后作为战争避难所的吸引力大减,亦形成弱势货币。
假如在当时买外汇,长沽英磅、马克、瑞士法郎,同期买空日元,就会赚大钱。当美元升时,所有外币都跌,只有日元跌得最少,其余外币都暴跌;当美元回软,其余升币升幅少,日元却会大升。无论如何,只要在当时的市场如此做对冲,全将获利。
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大批抛售泰铢,购入其余货币,泰国股市下挫,泰国政府无法再保持联系汇率,经济损失惨重。而该基金却大大获利。除了泰国,香港等以联系汇率为保持货币价格的国家与地区都遭受对冲基金的考验。港府把息率大幅调高,隔夜拆息达300%,更动用外汇储备1200亿港元大批买入港股。最后击退炒家。
其余市场的对冲
对冲的原理并没有限于外汇市场,然而在投资方面,较常用于外汇市场。这个原理亦适用于黄金市场、期货和期指市场。买入对冲
买入对冲又称“揸入对冲”是用来保障将来买入股票组合价格的变动。在这类对冲下,对冲者买入期货合约。 比如,基金经理预期市场将令上升,于是他期望买入股票;但若用作买入股票的基金未能即时有所提供,他便可以买入期货指数,当有充足基金时便卖出该期货并买入股票,期货所得便会抵销以较高价钱买入股票的成本。
基金经理会定期收到投资基金。在他收到新添的投资基金前,他预料将来数周将显现“牛市”,在这情形下他是值得利用买入对冲来固定股票现价的。若将在四星期后到期的现月份恒生指数期货为4000点,而基金经理预期将在三星期后收到$100万的投资基金,他便可以于现时买入$1000000÷(4000×$50)=5张合约。
若他预料正确,市场上升5%到4200点,他于此时平仓的收益为(4200-4000)×$50×5张合约=$50000。利用该五张期货合约的收益可作抵偿股价上升的损失,换句话说,他可以以三星期前的股价来买入股票。沽出对冲
沽出对冲又称“出售对冲”,是用来保障将来股票组合价格的下挫。在这类对冲下,对冲者卖出期货合约,这便可固定将来现金售价及把价格风险从持有股票组合者转移到期货合约买家身上。执行沽出对冲的情形之一是投资人预期股票市场将令下挫,但投资人却不顾卖出手上持有的股票;他们便可沽空股市指数期货来弥补持有股票的预期损失。
假定投资人持有一股票组合,其风险系数(beta)为1.5,而现值1000万。而该投资人担忧将在下星期举办的贸易谈判的结果,若谈判难以达成协议则将令对市场不利。所以,他便期望固定该股票组合的现值。他利用沽出恒生指数期货来保障其投资。需要的合约数量应等于该股票组合的现值乘以其风险系数并除以每张期货合约的价值。
举例来看,若期货合约价格为4000点,每张期货合约价值为4000×$50=$200,000,而该股票组合的系数乘以市场价值为1.5×$1000万=$1500万。所以,$1500万÷$200000,或75张合约便是用作对冲所需。若谈判破裂使市场下挫2%,投资人的股票市值便应下挫1.5×2%=3%,或$300000。恒生指数期货亦会跟随股票市值波动而下挫2%×4000=80点,或80×$50=每张合约$4000。当投资人于此时平仓购回75张合约,便可获得75×$4000=$300000,刚好抵销股票组合的损失。留心本例子中如果该股票组合完全如预料中般伴随恒生指数下挫,亦即是说该风险系数精准无误,另外,亦假定期货合约及指数间的基点或差额维持不变。
分类指数期货的显现或许使沽出对冲较以往易于管理,由于投资人可控制指定部分市场风险。这对于投资于某项分类指数有着很大有关的股票起着重要的帮助。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买入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Asset)收益波动负有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如:资产组合、多种外币结算、战略上的分散运营、套期保值等。
风险对冲是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的办法,受于近年来信用衍生产品的持续创新和发展,风险对冲也被普遍用来管理信用风险。与风险分散策略不同,风险对冲可以管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还可以依据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通过对冲比率的调节将风险减弱到预期水平。利用风险对冲策略管理风险的核心困难在于对冲比率的确定,这一比率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成本。
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形:
1、所谓自我对冲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有关性质的业务组合自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执行风险对冲。
2、市场对冲是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有关业务调整执行自我对冲的风险(又称残余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执行对冲。
假如你在10元价位买了一支股票,这个股票将来有机会涨到15元,也有机会跌到7元。你对于收益的期望倒不是太高,更首要的是期望假使股票下挫也不要亏掉30%那么多。你要怎么做才可以减弱股票下挫时的风险?
一种或许的方案是:你在购入股票的同期购入这支股票的认沽期权——期权是一种在将来可以实行的权利(而非义务),比如这里的认沽期权或许是“在一个月后以9元价格卖出该股票”的权利;假使到一个月以后股价差于9元,你依然可以用9元的单价卖出,期权的发行者务必照单全收;诚然假使股价好于9元,你就不会行使这个权利(到市场上卖个更高的单价岂不更好)。受于给了你该种可选择的权利,期权的发行者会向你收取适当的费用,这就是期权费。
原先你的股票或许给你导致50%的收益或者30%的损失。当你同期购入实施价为9元的认沽期权以后,损益情形就发生了改变:或许的收益变成了。
(15元-期权费)/10元
而或许的损失则变成了:
(10元-9元+期权费)/10元
潜在的收益和损失都变小了。通过购入认沽期权,你付出了一部分潜在收益,换来了对风险的规避。期货市场的对冲交易
期货市场的对冲交易大差不差有四种。
其一是期货和现货的对冲交易,即同期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执行数量相当、方向相反的交易,这是期货对冲交易的最基本的形式,与其余几种对冲交易有显著的区别。首先,该种对冲交易不仅是在期货市场上执行,同期还要在现货市场上执行交易,而其余对冲交易均为期货交易。其次,该种对冲交易首要是为了回避现货市场上因价格改变导致的风险,而放弃价格改变或许造成的收益,一般被称为套期保值。而其余几种对冲交易则是为了从价格的改变中投机套利,一般被称为套期图利。诚然,期货与现货的对冲也不仅限于套期保值,当期货与现货的单价相差太大或太小时也存在套期图利的机会。导致受于该种对冲交易中要执行现货交易,成本较单纯交易期货高,并要求具备做现货的一部分条件,所以一般多用于套期保值。
其二是不同交割月份的同一期货品种的对冲交易。由于价格是伴随时间而改变的,同一种期货品种在不同的交割月份价格的不同形成价差,该种价差也是改变的。除却相对固定的商品储存费用,该种价差决定于供求关系的改变。通过购入某一月份交割的期货品种,出售另一月份交割的期货品种,到适当的时点再分别平仓或交割。因价差的改变,两笔方向相反的交易盈亏相抵后或许造成收益。该种对冲交易简称跨期套利。
其三是不同期货市场的同一期货品种的对冲交易。由于地域和制度环境不同,同一种期货品种在不同市场的同一时间的单价很或许是不一样的,而且也是在持续改变的。如此在一个市场做多头买进,同期在其他市场做空头出售,经历一段时间再同期平仓或交割,就完成了在不同市场的对冲交易。如此的对冲交易简称跨市套利。
其四是不同的期货品种的对冲交易。该种对冲交易的前提是不同的期货品种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如两种商品是上下游产品,或可以相互替代等。品种尽管不同但反应的市场供求关系具有同一性。在在此之前提下,买进某一期货品种,出售另一期货品种,在与一时间再分别平仓或交割完成对冲交易,简称跨品种套利。有关图书
图书信息
书 名: 对冲:股指期货助推股票市场新变革作者:刘文财朱玉辰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ISBN: 9787504954701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 元
内容简介
《对冲:股指期货助推股票市场新变革》的作者均供职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积攒,致使他们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着自己准确而独特的理解。他们觉得,股指期货真正的价值是促进了股票市场投资风险的从新配置,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可更为全面地把握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定价、投资理念、资产管理行业所导致的巨大改变。《对冲:股指期货助推股票市场新变革》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写作的,力图将股指期货这个略带有神秘色彩的金融工具全面展现给大家,期望《对冲:股指期货助推股票市场新变革》对股指期货的深度注解能够吸引许多的投资人带着理性的思考参与市场。
股指期货于2010年4月16号正式推出。这是中国股票市场首次引入做空机制。它的推出将给股票市场导致极为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刘文财,1976年生,天津大学工学博士、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从2003年进入复旦大学与上海期货交易所联合培养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一直从事股指期货课题的研究。2006年2月起,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筹备,并在中金所成立后,调入中金所,先后在交易、信息、研发等多个部门工作。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课题研究。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2006年与肖辉博士合做出版了《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关系研究》一书。
林伟斌,1983年生,中山大学金融学博士。2008年进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从事金融期货与期权研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2008年合著出版《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研究》一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神秘的风险配置工具
1.1 迎着风险前进
1.2 外生风险配置
1.3 内生风险配置
1.4 风险配置的价值
第2章 为伊消得人憔悴
2.1 一顿免费的午餐
2.2 为股票投资保险
2.3 投资管理保险
2.4 商品期货的启示
2.5 我们的路
第3章 提取黄金的溶液
3.1 买股票就像开金矿
3.2 指数基金的荣耀
3.3 对冲基金的诱惑
3.4 各取所需
3.5 资产管理行业的新变革
3.6 内控是重中之重
第4章 再见,上证指数
4.1 上证指数的辉煌岁月
4.2 沪深300指数横空出世
4.3 标的指数的威力
4.4 还缺什么
4.5 增长两个表明维度
4.6 淡忘上证指数
第5章 高处不胜寒
5.1 不能做空的股市
5.2 五种做空工具
5.3 选择哪个投票器
5.4 反市盈率保值
第6章 渐渐降低的诺亚效应
6.1 描述波动的四个角度
6.2 过分波动的成因
6.3 它增大了波动吗?
6.4 金融危机中的避风港
6.5 波动的新结构
第7章 中小投资人的新选择
7.1 香港雷曼迷你债风波
7.2 适当的产品卖给适当的投资人
7.3 股指期货的适当性要求
7.4 新产品,新选择
第8章 稳健的,才是最好的
8.1 金融危机的教训
8.2 印度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
8.3 俄罗斯的秘密武器
8.4 后sPAN时代:风险管理的将来
8.5 稳字当头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