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韩元的最大印象或许就是它的超大面额,出门吃顿早饭就或许花费好几千韩元,但其实面额导致表象,和货币后面的真正价值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来看一说韩元的成长历程。
1910-1945:在日本的殖民阶段,韩国的通行货币是朝鲜圆(Korean yen),和日本圆(Japanese yen)等值兑换。
1945年,二战终结,朝鲜分为北朝鲜和南韩,货币也分为两类,并称为圆(won)。该期间的圆(won)和以前运用的圆(yen)1:1兑换。第一代韩圆(won)和美元固定汇率,每15won兑换1美元。
1950-1953:朝鲜战争。韩圆历经了一系列的货币贬值,从刚开始的美元固定汇率15:1一路下跌直到1951年的6000:1。1953年2月15号,初代韩圆被替换成了韩"圜"(hwan),并规定100韩圆兑换1个圜(100 hwan = 1 won)。战后韩国的通胀依然在继续,韩国货币也跟随连续贬值。
1962年,第二代货币-韩圆(won)从新粉墨亮相,与上一代货币hwan的兑换汇率为 1 won = 10 hwan,而且规定新韩圆与美元固定汇率为125:1。1965年3月,韩国中央银行将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贬值差不多100%,由130∶1变为255∶1;1974年韩元又一次贬值21%。1974~1980年,韩元对美元汇率一直保持在480∶1的水准上。
1980-1990: 韩国中央银行决定,韩元由单一钉住美元,转变成钉住一篮子货币。同期废除外汇交易证制度。此阶段,韩元兑美元汇率再480:1的基础上更深一步贬值并逐渐平稳到800:1.
1990-1997: 韩国中央银行宣称用市场平均汇率(MARS)制度取代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度,并实施市场平均汇率体制下的“浮动+区间”安排,即设定每日的汇率波动区间,后来这一区间逐渐扩大。此一阶段,韩元汇率又一次进入平稳期,平均汇率800:1美元,并在1997年上半年,小幅增值到760:1美元。
1997年以来: 1997年12月,在韩国金融危机中,受于韩国政府无法按时偿还对外债务,韩元大程度贬值,最后韩国中央银行必须完全废除汇率的每日波幅制约。至此,韩国被逼退出了钉住汇率制度,韩元迈向自由浮动。此一阶段,韩元显现短时间大幅贬值,极端汇率贬值程度最达到到2000:1美元。然而伴随经济的再次恢复企稳,汇率大幅回跌,又一次增值到1000左右:1美元。
2009年, 韩国中央银行发行五万韩元纸币,而且声明大额货币能提升当前支付结算的效率,还能降低货币管理或支票发行等造成的费用。
【免责声明】Finance Managers登载此文出于传递许多信息之目的,并没有代表着赞同其看法或确认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