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金融国际金融文章详细

合理预期理论

外汇网2021-06-18 23:14:11 75
简介

理性预期即为合理预期,是约·穆思于1961年提出的,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十分流行,并自此形成了西方经济界最新的一个流派,即理性预期学派。

所谓合理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看最为精准的,而又与所运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统一的预期。理论内容

合理预期理论觉得,经济主体会在对现有信息执行充分加工的基础上得到的相关经济变量预期的基础上执行决策。理论上表达,合理预期所指的预期不仅是对一个变量的取值的预期,而且是对这个量的取值的几率分布的判定。在合理预期下,对经济变量的预期全将等于其事后的事实均值,事实情形对均衡的偏离不是来自经济主体的预期,而是随机扰动原因产生的。所以,合理预期包含三个含义:(1)经济决策主体均为理性的,他们总是力求对将来作出正确的预期;(2)为了得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会力图得到一切与决策相关的信息;(3)经济决策主体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其余

合理预期的政策含义在于从长期来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货币打击一般首先影响到的是一般价格水平,所以经济人要经历一段时间才可分辨该种改变不是相对价格改变而是总需求改变,所以,在短时间内,货币打击的确可以起到更改均衡产出的作用。但在长期,民众总会一时到系统性货币政策调整的规律,并对自己的预期执行相应的修正,进而致使有关总需求的预期与事实总需求的改变相统一,在该种情形下,总产出水平将始终保持不变,货币政策只能更改价格,而不能更改事实均衡产出,这一结论也被称为“货币中性论”。而这也代表着,要使宏观经济政策成功地更改总产出,那么该种经济政策的推行就务必毫无规律,以免为社会所预期,由于在预期失误的情形下,员工和企业会觉得是相对价格在发生改变,因此会相应地觉得劳动和产品需求在发生改变,进而致使就业和产出水平发生改变。即:(1)能够被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更改只能更改总的价格水平,对事实产出和就业没有影响;(2)只有未被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改变才可更改事实产出。

所以,合理预期在于:(1)系统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2)只有未被预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才可更改总产出,换言之,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具有欺骗性才可有效,而且该种有效性导致临时的,由于合理预期的当事人不会在长期中系统性地和连续性地犯认识上的错误。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