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特点
1.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形,相关县域经济的成长规律仍需要我们付出探索。
2.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清晰。
3.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给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所以,县域经济有适当的相对独立性,并有适当的能动性。温家宝同志表示“农村的成长,县委、政府是核心。”。
4.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该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关联。
5.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放开性。县域经济尽管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伴随市场经济的成长,县域经济要击穿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执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6.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着重产业。
7.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成长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处理“三农”困难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动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县域经济的历史地位
纵观县域经济的成长历程和它特有的属性,我觉得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它有着特有的历史地位和深刻内涵。具体来讲:
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
我国自秦朝置县以来就有了县域经济。在2000多年的传统小农经济时代,受于化儒愚民、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效应愈积愈深,自唐宋盛世以后我国县域经济开始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萎缩、越来越萧条,整个封建王朝也由兴盛迈向衰败,由富强迈向贫弱,由先进迈向落后。
新中国建立以来,县域经济得到了“两次解放”,国民经济也跟随达到了“两次提速”。首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使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得到7亿亩土地,免除700亿斤粮食的地租。1952年,粮食产能所以比1949年增长了45%,胜过解放前最高年产粮的18%。1952—1958年,GDP平均上涨7.7%,好于世界同期平均上涨率3个百分点。第二次是80年代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民从人民公社的制度中解放出来。1978—1985年,农业附加值上涨了55.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上涨1.7倍,上涨程度创历史高位。1979—2003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上涨9.4%,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期间;大大好于世界平均上涨3%左右的进展。
相反,上个世纪“大跃进”时代,县域经济遭受了重大创伤,国民经济也面对崩溃边沿。当时,我们为了“坐飞机,乘火箭,赶美超英十五年”,实施“全民炼钢,以粮为纲”,而且尝试消灭商品经济,建立了公共食堂,实施吃饭不要钱。但是,1959年和1960年,大概有2000万人死于饥饿,少生了1500万个孩子,由于妇女虚弱到没有了分娩的气力。在推动“大跃进”最卖力的安徽、河南、四川的一部分地区,农民们甚至连妻子也出卖,妇女们也乐于被出卖到有饭吃的人家;农民们为了避免吃掉自己的孩子,必须相互吃掉对方的孩子。在中国提供最好的城市——首都北京,年死亡率也激增了两倍半。为减缓城市食品的提供阻力,2500万城市居民被迁往乡村。
二、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摇篮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均为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而城市经济的成长首要靠资金、技术和人才。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为了加速国民经济工业化与城市化,长期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经济政策。县域经济为城市经济给予了重大的资金、土地、劳活力等资源,城市经济在县域经济的摇篮中发育、成长。
据统计,1950—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形式,每年提取农业余下净额155亿元,用于城市与工业发展。1979—1997年,每年净提取811亿元,是改革前的5.2倍;国家和城市又从农村拿走土地2亿7千万亩,用于城区扩容、修建工厂和开发区,这笔土地以极低的单价从农民手中买走,中间被国家汲取6—10万亿元以上的剪刀差。
三、县域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温床
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的县域经济,率先拉开了由传统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序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安徽省部分农民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偷偷摸摸地将一部分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中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凤阳县小岗村便是这项改革的发源地。当年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立下大包干秘密协议,协议上写着:假使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余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当时著名的75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给予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全是自己的。受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运营和分配上的计划体制,极大的放出了农业生产力,导致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据统计,1980—1990年,中国农业年均上涨率达5.99%,工业为11.1%,服务业为13.6%;与1965—1980年阶段的农业年均上涨率2.8%、工业10%、服务业10.3%对比,全面达到了经济提速。
四、县域经济是县域社会的脊梁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为经济发展供应精神活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县域经济是县域社会的脊梁。县域经济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一面,持续剥离家庭的种种职能;另一面,要求社会更好地承受抚养教育、赡养老人等职能。一面,合力抗衡政治专制;另一面,要求实施政治民主。一面,千方百计提升生产效率;另一面,要求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供应持久不竭的强大活力。但是,教育科学、社会保障、政治民主的成长,都需要经济发展来支撑;离开县域经济的成长,县域社会发展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发展情况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放开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特别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适当的相对独立性,并有适当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该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伴随市场经济的成长,在更大的区域内执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放开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着重产业。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运营,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呼吁,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更深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如此的大环境下,县域经济的困难被提及了议事日程并承受从来没有过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显示,中国迈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势在必行。
回良玉表示,发展县域经济要着重做好六个领域的工作。包含: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拓宽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途径;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加速小城镇发展,试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基础设施的改观;加速县域金融改革,减轻农民和企业贷款难的困难;大力改观县域投资环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等。回良玉还表明,要扩大大中城市的产业向县域转移的范围,打破行政界限,逐渐形成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格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说:“我国的县域经济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新阶段,对农业的成长,对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达到国民经济稳定较快的成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