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基金指数基金文章详细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成长过程

外汇网2021-06-17 20:44:50 406

伴随成熟市场中组合投资及被动投资理念为投资人所普遍接受,指数化产品开始快速发展。指数化产品的交易方式首要有程序化交易、指数基金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而ETF的诞生,正是这些有关产品优胜劣汰的一个结果。

市场资金结构的改变、市场有效性的提升、投资需求的多元化、衍生产品的成长,致使组合投资渐渐形成成熟市场的绝对主流投资模式,对程序化交易的需求应运而生。程序化交易减弱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的安全性,简化了交易程序。特别是指数套利,既为短线交易者给予了短时间炒作获利的可能,也为其余投资人给予了管理头寸、规避风险等手段;同期,还活跃了市场,增长了交易量和市场流动性。

1987年美股大跌致使机构投资人对“能够供应避险功能的产品”的需求上升,一篮子股票交易(exchange-tradedbasketse-curity)在市场上形成一种受欢迎的交易方式,同期也显现了对更高形式的组合避险产品的需求。LOR公司针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缺陷以及潜在的需求,设计出一种比原有的产品更有优势的金融产品SuperTrust,即所谓的超级信托基金。超级信托基金从而演化成指数信托超级单位(IndexTrustSuperUnit)。但是受于它结构过于复杂、管制受限过多,同期与指数期权对比在功能上没有优势,必须于1996年终止。但如此的一个演变过程,为ETF的诞生及发展奠定了法规以及操作上的相应基础。

世界第一支ETF为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于1989年发行的TIPS,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所的子公司PDRServicesLLC发起设立了美国第一支ETF——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简称SPDR.SPDR迄今仍为世界最大的ETF,范围差不多550亿美元。ETF自显现后经历大概3—5年左右,受于迎合了投资发展的需求,呈现出迅激增长。从1993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不足13年的时期内,世界ETF资产的范围从8亿美元,上涨到达到差不多4900亿美元,数量由3支上涨到差不多600支。ETF形成差不多10年至今世界上涨最快的金融产品,涵盖的规模也从股票延伸到债券甚至商品等越来越大量的领域,可以预期其继续会继续该种发展势头。

国内从2004年推出第一支ETF——上证50ETF后,又相继发行了此外3支ETF.当前,因受配套制度的制约,国内的ETF产品仍处在导入期。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普遍应用对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国内的证券市场的成长十分快速,而投资机构在投资与避险上的需求也将更深一步与国际接轨。同期,国内证券市场对金融创新和市场放开坚定不移的助推,将持续完善ETF更深一步发展的市场环境。所以有理由相信,国内的ETF必然会像它在国外成熟市场中一样,快速地发展壮大,形成证券市场的核心产品之一。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