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与创业板有什么区别?科创板,英文是Sci-Techinnovationboard(STARMarket),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11月5号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称设立,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在该板块内执行注册制试点。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提高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加强市场包容性、加深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巨大改革举措。通过发行、交易、退市、投资人适当性、证券公司资本约束等新制度以及引入中长期资金等配套措施,增量试点、循序渐进,新添资金与试点进度同步匹配,主张在科创板达到投融资平衡、一二级市场平衡、公司的新老股东利益平衡,并促进现有市场形成不错预期。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Second-boardMarket)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与主板市场(Main-BoardMarket)不同的一类证券市场,专为临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等需要执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供应融资渠道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创业板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在资本市场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以“300”开头。
创业板与主板市场对比,上市要求往往愈加宽松,首要体当下成立时间,资本范围,中长期业绩等的要求上[1]。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转,有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得到融资机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范围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可以说,创业板是一个门槛低、风险大、监管严格的股票市场,也是一个孵化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的摇篮。创业板GEM(GrowthEnterprisesMarket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2012年4月20号,深交所正式公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于5月1号起正式实行,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则当中。
科创板与创业板有什么区别?
科创板和创业板有很大差别,在交易数量、交易机制、涨降幅制约、公司上市门槛、审批制度、上市定价、减仓制度、配售制度、退市制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创业板的交易数量为100股或其整数倍,单笔申报最大数量应该不胜过100万股。科创板的单笔申读数量应该不差于200股,可按1股为单位执行递增,限价申报最大不胜过10万股,市价申报最大不胜过5万股。
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降幅制约,之后依旧有制约的,制约为涨降幅20%。对比较创业板涨降幅10%以及上市首日申报价格不能好于发行价格的144%的制约,程度依旧放宽了。此外,科创板沿用了T+1的交易机制,但新添了盘后固定价格交易。
在竞价交易终结后,上交所交易系统会依照时间优先顺序对收盘定价申报执行撮合,撮合成功的申报将以收盘价成交。若收盘价好于收盘定价购入申报指令的限价,则该笔购入申报无效;若收盘价差于收盘定价出售申报指令的限价,则该笔出售申报无效。举个例子,如果您通过收盘定价委托,申报以10元的单价购入某股票。若当天收盘价为9元,您的申报就是有效的,若依照时间顺序您的申报被成功撮合,您将以9元的单价成交;若当天收盘价为11元,您的申报就是无效申报。反之亦然。
创业板的新股发行价可以通过向网下投资人询价的方式确定,也可以通过发行人与主承销商自主商量直接定价等其余合法可行的方式确定。其发行价格要参考该公司所属行业近期一个月的静态平均市盈率。科创板的新股发行价取消了直接定价的方式,而且不受行业和市盈率的限定,须通过向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国外机构投资人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投资人询价的方式确定。对比之下,科创板的定价方式更市场化。机构投资人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不错的定价能力,将询价规模锁定在机构投资人,也是对中小投资人的保护。
科创板尽管保留了网上+网下的配售机制,但网上配售的比例比以前低了。网下初始发行比例调高了10%,并减弱了网下初始发行量向网上回拨的强度,回拨后网下发行比例将不少于60%。此外,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人可以参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网下配售,但个人投资人不能参与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网下配售。比例尽管少了,但如此的制度设计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人。设置60%的最低比例,是为了加深网下机构投资人报价约束,引导各种投资人理性参与新股发行的询价定价环节。另一面,清晰回拨后网下发行比例不胜过80%,这也保障了网上投资人的申购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