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方法千千万万,然而我们需要选择一部分合适自己的。下面给大家说说,选股票需要通过哪些逻辑支撑?
普通股民讲起股票来,往往也如数家珍。什么才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逻辑,以及如何坚持这些逻辑才是困难的核心。
依旧先来说看潘峰挖掘煤炭股的经验。潘峰2004年就写了一篇有关煤炭行业的研究数据,结论颇具前瞻性。当时他觉得煤炭在中国整个能源提供系统的重要程度将大幅提高,迅速中国就会从煤炭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此外,从世界视野来说,煤炭价格相对石油是被低估的。潘峰坚信这个煤炭大逻辑,长期持有西山煤电、潞安环能。
不妨再看一个例子,易方达投资总监陈志民挖掘并持有中联重科迄今已有七八年了。长时间持有首要因为一个基本的观点:制造业销售非常快,中国会形成制造业强国,市场空间重大。而陈志民觉得,中联重科正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典型代表。
逻辑只有被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确认了,才可最终达到收益。当下回头来说,潘峰和陈志民当初的逻辑都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得到了不菲的收益。可是,一个大逻辑最初往往总是被很少人发现,而且冲突重大。再加之股市的波动,能够坚持并获取超标收益的更是凤毛麟角。比如潘峰的煤炭大逻辑,放在五年前就很少有人接受:一是煤炭企业负担重;二是小煤窑乱采乱挖对煤炭上市公司打击大。在此阶段,煤炭股股价的确也一轮三折:2003年暴涨;但2004年由于宏观调控、小煤窑关闭等原因显现大调整;2006年到2007年之间又涨得很凶;2008年又一次巨幅调整。幸亏股价总的升幅重大,但是其中的波动,一般人或许很难忍受。但是当下,大部分人差不多把这个逻辑作为常识来接受。
大众的预期为何最后会转向你的看法?那是由于你的逻辑被确认了。记者发现,现在很多基金经理均为理工科出身,他们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引入到股市研究中来,成果卓著。自然科学研究者一般先通过逻辑推理、科学演算提出如果,然后要通过实验或实践来确认或证伪。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最初也导致个假说,20年后才被多个科学实验所确认,形成20世纪物理学领域最具革命性的理论之一。同样的道理,这个方法论运用于股票市场,在股价未涨以前,先提出一个假定的逻辑,然后接受市场的检验。逻辑最后或许被确认,相应即可得到收益;也或许被证伪,那就得承受相应的风险。
基金经理尤其重视逻辑证伪的作用,这是他们决定能否坚持原有逻辑的重要基础。有位明星基金经理就曾说,自然科学里讲究证伪,也就是大胆地提出如果,然后去寻求和这一如果不符合的事例,依据事例对如果执行修正。而通过证伪的方法,持续地寻求外界的信息来证明自己是错的,就可以避免死脑筋。而假使找不足用来证伪的事实,就应当坚持自己的如果。
毋庸置疑,和自然界的逻辑规律一样,股票后面的逻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应当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会承受很多原因的影响,包含社会的、人文的、经济自身的。而我们要寻求的,是其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影响要素。只有这样,才可真正把握和坚持选股后面的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