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和创业板的区别有哪些?
“新三板”市场原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执行转让试点,因挂牌企业都是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与主板市场(Main-BoardMarket)不同的一类证券市场,专为临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等需要执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供应融资渠道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在资本市场有着重要的位置。在中国的创业板的市场代码是300开头的。
1.范围比较
新三板创新层平均范围差于创业板,但盈利排名前50名的企业范围大于创业板。
截至到2017年9月8号,新三板共有11573家挂牌企业,其中创新层企业1381家,基础层企业10192家。1381家创新层企业的资产均值为6.59亿元,净资产均值为2.78亿元,均差于创业板企业(总资产均值为28.32亿元,净资产为17.49亿元)。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总资产与净资产的中值水平也远差于创业板企业,表明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整体范围差于创业板企业。
依据2017年中报发布的净利润报告对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执行排序,得到盈利能力排名在前50名的企业,作为新三板创新层优秀企业的代表。由于创新层中范围最大的齐鲁银行(2017年中报表明总资产为2152.37亿元)范围远大于其余创新层企业,故在创新层前50位企业中刨去齐鲁银行,以减弱对平均值的影响。
从均值方面看,创新层前50名企业总资产均值为33亿元,好于创业板企业(28.32亿元);
净资产均值为14.42亿元,差于创业板企业(17.49亿元)。从中值方面看,创新层前50名企业总资产中值为19.24亿元,好于创业板企业中值(16.97亿元),而净资产中值9.40亿元则稍低于创业板企业。同期,创新层前50名企业的资产范围大超过创新层整体,表明创新层企业范围的异质性较大,存在相当数量的小范围企业。
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均值的计算采取总负债比总资产,创新层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6.97%,前50名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4.55%,均好于创业板均值38.23%。创新层企业资产负债率中值为33.56%,前50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中值为38.90%,也好于创业板企业的中值水平。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好于创业板企业,原因在于创业板企业的股权融资途径更为便利,而股权融资途径将同期增长企业的股本(净资产)与总资产,使权益乘数(资产/资本)与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下滑。
3.盈利能力
创新层前50名企业盈利能力好于创业板。
依据2017年中读数据,对比新三板创新层与创业板企业的运营收入与净利润。创新层企业2017年上半年的运营收入均值为2.1亿元,净利润为0.14亿元,均差于创业板企业。同期中值对比差距更大,表明创新层存在较多盈利范围较小的企业,拉大了中值比较的差距。创新层整体盈利能力差于创业板企业,但创新层中排名前50名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创新层前50名企业的运营收入均值为14.43亿元,净利润均值为1.25亿元,约相当于创业板企业均值的两倍,同期中值也好于创业板企业,更深一步表明创新层前50名企业盈利能力好于创业板企业。
采取ROE(净资产收益率)和ROA(总资产收益率)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平均ROE与平均ROA分别采取企业净利润之和除以净资产之和与总资产之和。创新层企业整体、前50名企业的平均ROE分别为5.01%、8.68%,均好于创业板企业,更深一步表明创新层前50名企业的盈利能力好于创业板企业。
4.收益质量
非经常性损益包含在净利润中,但与公司正常运营业务无直接关系,具有特殊性和偶发性,包含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致使的损益、其余政府补助、资产置换损益、利润追溯调整数等。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可用来衡量公司的收益质量,该比重越大表明公司净利润对非经常损益的依靠性越强,公司收益质量凶多吉少。
分别计算创新层整体、创新层前50名企业、创业板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及其占净利润的比重。新三板创新层非经常损益均值为147.35万元,占净利润比重均值为17.64%。新三板排名前50企业非经常损益均值为1125.81万元,与创业板企业(1026.36万元)差距不大,中值为272.62万元,差于创业板企业(352.55万元);
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均值为10.35%,中值为2.67%,均明显差于创业板企业,表明新三板盈利能力前50名企业主运营务对净利润的贡献能力较强,收益质量好于创业板企业。
5.流动性
新三板整体流动性差于创业板。2017年1月到9月7日区间内新三板整体成交量为213.08亿股,仅为创业板成交量(5916.96亿股)的4%;新三板整体成交金额为1280亿元,仅为创业板成交额(110858.67亿元)的1%。
计算2017年1月到9月7日区间内个股成交量、成交金额与换手率的均值,分析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新三板排名前50名企业的范围与盈利能力均明显好于创新层整体,但二者在换手率指标上差别不大,表明新三板整体较低的流动性水平制衡了创新层前50名企业的交易活跃程度。新三板创新层排名前50名企业的个股成交量均值为3104.59万股,相当于创业板企业的3.5%;成交额均值为36584.80万元,仅相当于创业板企业的2.2%;区间个股换手率均值为18.02%,仅为创业板企业的3.3%。且中值方面的对比差距更大,表明当前新三板创新层整体与前50名企业的成交量与交易活跃程度均明显差于创业板企业。
6.估值水平
新三板创新层估值水平明显差于创业板企业。
采取整体法计算板块的TTM市盈率,即2017年9月8号公司市值之和除以2016年下半年到2017上半年净利润之和。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为26.29,其中排名前50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为19.67,差于新三板创新层整体,原因在于新三板前50的企业净利润更高,拉低了市盈率。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市盈率明显差于创业板(53.78)与中小板(40.96),代表着新三板创新层整体的估值水平差于创业板与中小板。
综上所述:
首先,创新层当前的1381家挂牌企业在范围、收入、利润等方方面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排名前50名企业在范围、盈利、收益质量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创新层的均值。
其次,作为新三板创新层中优秀企业的代表,新三板创新层前50名的企业在范围、盈利能力、收益质量上均好于创业板企业的平均水准。
新三板较为优秀的企业(排名前50)尽管在范围、盈利、收益质量等维度上均好于创业板企业,但成交量、交易活跃程度、市盈率却明显差于创业板企业。也就是说新三板创新层前50名的企业没有得到与其盈利能力相适应的估值水平。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新三板整体流动性水平远差于创业板,压抑了创新层中优秀企业的估值水平;二是新三板创新层的1000多家企业在范围与盈利上差异重大,当前“创新层与基础层”的两分法显著不能涵盖不同企业的异质性特质,致使新三板中较为优秀的企业没有得到相应的流动性水平与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