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应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形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一般来看,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强度,如中央银行能否调息、能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期,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原油投资市场)的改变。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就业事态数据(非农)结合在一起,就成了金融市场上被仔细研究的其他火热的经济指标,由于通胀影响着每一个人,它决定着消费者花费多少来买入服务和商品,左右着商业运营的成本,极大地损坏着个人或企业的投资,影响着退休人士的生活质量。而且,对通胀的展望有利于设立劳动合同和策划政府的财政政策。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一个落后性的报告,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平稳、就业充分及国内生产总值上涨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然而,从中国的现实情形来说,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平稳及其重要性并没有像发达国家所觉得的那样“有适当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依据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改变来调整”。
通胀对美元的影响不太清晰。一般情形在一个健康的经济扩张中,提升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假使利率的上升首要来自通胀的上升,它将损害美元。更高的通胀率损害了外国人持有的美元投资的价值,所以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连续上升对美元有负面影响。货币交易者对其余细微差别也十分敏感。
讨论通胀时,最常提到的物价指数之一。CPI上升,有通胀的阻力,此时中央银行或许藉由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美元来看是利好,利空原油。反之煮熟下滑,利空美元,利好原油。然而,受于与生活有关的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所以,CPI也未能完全反映价格变动的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