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顺应民意”,在一周之内套现约69亿美元。特斯拉 (NASDAQ:TSLA)股票终结11周连涨(从680美元涨到1243.5美元),调头朝下,最多跌穿1000美元。依照网友“准许”的减仓规划,马斯克还要再卖1000多万股。
我们这一代人,有生之年看不足新能源的天花板,但不代表着可以透支将来。特斯拉高点回踩表明个别选手被高估。
知名卖方甚至示意特斯拉或许会痛跌90%。特斯拉身系“美国国运”,在Wall Street人心目中的地位今非昔比,即使深度回踩还将在一年半载内“收回失地”。
越过“生死线”—— 20万辆/年
2012年6月,特斯拉开始交付Model S;2015年9月,2012年6月,Model X、Model 3先后面世。
2017年,三款车型合计交付10.3万辆(其中Model 3 交付1764辆),销售收入85.4亿美元,净亏损22.4亿美元。当时普遍人看空这家公司。
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救了特斯拉——2018年签约,2019年开工建设,2020年产量逐渐放出,三季度末高达25万辆/年。
到2020年Q3,特斯拉单季产、销量分别高达14.5万辆和14万辆,环比涨幅分别为76.8%、53.8%。再到2021年Q3,产、销量分别23.8万辆、24.1万辆,产销率102%。

范围经济是汽车工业的铁律,概莫能外。特斯拉科技内核虽硬,年销量10万辆出头的2017年差不多亏到破产,年销量胜过25万辆的2018年让买方目睹曙光,年销量36.5万辆的2019年亏损率收窄到3%,年销量胜过50万辆的2020年才算“温饱”。
截到2021年9月底,加州基地产量达60万辆/年(其中Model 3/Y产量50万辆/年),上海基地产量45万辆/年(全部为Model 3/Y产量),合计105万辆/年。2021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单月销量胜过8万辆,年化产量亦达百万量级。
2021年前三季,特斯拉累积销量62.4万辆,净利润33亿美元,市值击穿万亿美元。
没有燃油车生产经验,直接研发、生产、销售电动车,一般如此的“玩家”被定义为新势力。与“新势力”对应的是比亚迪、上汽、北汽、广汽等“拥抱”新能源车的燃油车生产企业。至于奔驰、宝马、大众等企业还醉心于从燃油车赚“最后一个铜板”,仍在拿“48v轻混”自欺欺人。
其实,年产数百万辆的传统车企推行新能源车具有“先天优势”:一是不存在产量短板;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模具等各方各面都可借燃油车的“光”,成本比较容易控制 。新势力从PPT启动,前期巨亏是必然的。
特斯拉的历程表明:“20万辆/年”是生死线,“50万辆/年”是温饱线。新能源车玩家里,只有特斯拉、比亚迪逾越了这两条线,并已突进到100万辆/年这个“超级关键点位”。蔚、小、理差异实在太大,在销量靠近“20万辆/年”以前没必要关注。#只有炒作机会,没有投资价值#
薄有好处多头销是王道
特斯拉财报披露销量时,将Model X与Model S合并、Model 3与Model Y合并。Model X/S是高端产品,主打性能;Model 3/Y是“普惠”产品,主打性价比。
早年的特斯拉,高端车型是绝对主流。到2018年Q3,Model 3交付5.6万辆,占比达67%(当时Model Y还没有下线);2019年Q3,高端车型占比降到18%;2021年Q3,Model 3/Y交付达23.2万辆,占比96%。

特斯拉将所有车型销售额、成本合并披露,投资人无法算出每种车型的毛利润率,只能做定性分析——
2018年Q3,高端车型交付数占比33%,单辆售价、单辆成本分别为7万美元、5.25万美元,单辆毛利润1.75万美元,毛利润率25%。
2021年Q3,高端车型交付数占比仅4%,单辆售价、单辆成本分别降到4.8万美元、3.38万美元,单辆毛利润1.46万美元,毛利润率提升到30%。
即使单辆毛利润金额降低16.6%,但交付数上涨187%。2021年Q3,特斯拉汽车销售毛利润达35.2亿美元,较2018年Q3上涨139%。

特斯拉以高端产品打开市场的策略是合理的。
一面,身为“新势力”,产量有限,敢于“吃螃蟹”的用户也没那么多。
另一面,推行精心打磨、凝聚诸多“黑科技”的高端产品,能够树立不错的品牌形象。等公司立住脚跟、产量逐渐扩大再推行“亲民”产品。消费者发现“高大上”的特斯拉能买得起,欣然解囊。
蔚来首先推行售价50万附近的ES8,与特斯拉的思路差不多相同。
但范围经济是汽车工业的铁律,要上范围就务必薄有好处多头销。顶级豪华品牌,法拉利、宾利、布加迪活得困难,丰田、大众形成行业翘楚。马斯克想得很清楚。
营收多元化的付出
中国整车制造企业采取4S店模式,售后服务盈利能力显著(工时费、“零整比”)。特斯拉采取“互联网思维”,通过自建的服务中心执行“直销”并供应售后服务,特斯拉还自建超级充电桩,供应有偿服务。依据公开资料,特斯拉在中国建立了100个服务中心、800座充电站,覆盖310个城市,有1700个充电桩。
特斯拉还涉足储能及光伏发电,在澳大利亚、加州布置锂电池储能装置。
如此一来,特斯拉就有了三项收入:汽车(含租赁)、服务、发电/储能。
>2017年迄今,汽车业务营收占比在82%~87%之间震荡,其中的电动车销售是助推营收上涨的唯一引擎。
>2018年,电动车销售收入176亿美元,同比上涨107%,在营收中的比重升到86.3%,动员营收整体增速高达82.5%。
>2019年,电动车销售收入200亿美元,同比增速降到13%,占营收的84.7%,营收整体仅增14.5%。
>2020年,电动车销售收入262亿美元,同比增速回涨到31%,在营收中的比例提升到86.4%,营收整体增速为28.3%。
>2021年前三季,电动车销售收入达303亿美元,同比上涨42%,在营收中的比重升到86.6%,营收整体增速高达73.6%。

特斯拉的营收多元化付出有得有失,服务业务扭亏在望,让人“遐想”,储能/发电业务或许“误入歧途”。
服务亏损收窄意义非凡
特斯拉采取直销模式,一面是“标新立异”,另一面也由于初创期间缺乏品牌呼吁力,很难吸引外部资金投资、经营4S店。
2018年特斯拉服务收入13.9亿美元,毛亏损4.9亿美元,亏损率到达35.2%;2019年服务业务毛亏损5.4亿美元,毛亏损率削减到24.4%;2021年前三季度,毛亏损1.2亿美元,毛亏损率4.5%。
2018年迄今,特斯拉服务毛亏损率呈45%往上削减,扭亏指日可待。这是蔚来梦寐以求的局势。

特斯拉服务亏损收窄意义非凡。
首先可以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假使服务亏损,伴随保有量上涨,特斯拉将不堪重负,蔚来正面对这一危机。假使服务能赚钱,利润将源源持续。
其次,从根本上更改了车企与用户的关系。传统企业通过第三方销售并供应售后服务,特斯拉与用户维持“直连”,与苹果、小米一样,既卖硬件又“获客”,“钱途”不可限量。
从这个角度,特斯拉的高估值是有道理的。
储能业务或许是条歧路
特斯拉储能业务从加州启动。起初,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毛利润率直追电动车业务。
伴随远离家乡和范围扩大,储能业务效益急剧下跌。2021年前三季度,储能业务显现7800万美元毛亏损,亏损率3.7%。

特斯拉当年选择18650三元锂电池无可厚非,一是技术高度成熟牢靠,拿来就可以用;二是能量密度高。至于成本,高端的用度可以承受,但却将全球新能源车引上“锂电池”之路。
如今电动车普及程度最高的中国,锂电渗透率也才9%,仅在2021年,锂电池上游材料已经涨了300%。
锂在自然界中的丰度较高,但具备经济开采价值的资源有限,且汇聚在“南美锂三角”和西澳。粗略测算,世界可以合理成本开采的锂能够装备20亿辆纯电动车。假如世界每年销售的新车全部采取锂电池,只够用20年。锂电池显然不是新能源车的最终处理方案!
锂、钴、镍、锰造活力电池还大幅不够,能拿出多少用于储能?某研究机构还煞有介事地预期宁德时代2060年储能业务收入,谁知道那时候仍有没有锂!
当前经营的化学储能项目,90%采取的是锂电池。除资源短板,锂电池用于储能仍有两大阻碍——
一是安全性/牢靠性。天太冷,储存的电量会被“消灭”;天太热,或许会爆炸。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爆炸自燃的案例数不胜数:2021年,特斯拉澳大利亚储能电站重达13吨的锂电池发生爆炸,大火烧了三天;北京南四环锂电池储能电站也发生过爆炸事故;差不多3年内,世界规模内的储能项目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多达26起。困难是,世界一共才有几个储能项目,爆炸的几率也太高了。
有人觉得燃气、电也不是绝对安全,锂电池的爆燃危险且先不说,但多地纷纷禁止电动车室内充电,没禁用燃气、用电!
二是循环寿命太短。花巨资建的储能电站(即使用循环寿命更好的磷酸铁锂电池),每天充放一次,用十年八年就Game Over了?
特斯拉选择锂电池有历史的必然性,但锂电池注定不是新能源车及储能的最终处理方案。
假如最终的处理方案是氢燃料电池,对年销量超100万辆新能源车的特斯拉、比亚迪来讲,无非是换家提供商。而且,以马斯克、王传福的性情,大约率会自己搞氢燃料电池。那时候苦的是宁德时代。#功能机王者诺基亚无法称霸智能机时代#
总来说之,特斯拉值1万亿美元,但不是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