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外汇网2021-06-24 10:58:07
217
什么是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乔治敦大学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R·S·克莱因(Ray S.Cline)在1975年出版的《世界权利的评价》和1981年写的(80年代的世界国力趋势与美国对外政策》中,从政治结构上论述了国际矛盾中的国家实力的概念。他表示“在国际舞台上的所谓实力,简言之,乃是一国之政府去影响他国政府去做本来不愿意为之的某一事情之能力,或是使他国不敢去做本来跃跃欲试的某一事情之能力,而不论其影响方式是利用说服、威胁,或明目张胆的诉诸武力。” 依据这一看法,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综合国力执行系统的定量比较和分析,觉得综合国力分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部分,这两部分可以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测算综合国力的方程为:,即综合国力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乘积。式中:PP是指现实的国力并非是潜力;C(Critical Mass)为基本实体,E(Economic Capability)为经济实力,M(Military Capability)为军事实力,S(Strategic Purpose)是指精神力量包含战略目标,W(Will to Pursue National Strategy)为追求国家战略的意志。各要素的指标体系和所规定的标准得分如表1所示:指标合成的方法是:(1)物质要素的各指标,将数值最大的国家或美国计标准分,其余国家则按它与标准国的比例计分,比如国民生产总值美国为最大值,计100分,则某一国家GNP得分:(某一国GNP/美国GNP) ×l00分。(2)将要素内各指标的计分执行加总,分别得出C、E、M的总计分。(3)计算物质要素的总得分即C+E+M。(4)精神要素中的s和w,按专家评定的方法,估算系数,一部分国家或许大于1,另一部分国家或许会差于1。(5)最后按国力方程,计算各国国力的最后得分值,并以此执行各国综合国力大小的排序。显而易见,克莱因觉得综合国力是一国强制另一国服从自己利益和意志的能力,而且把人口、土地、军事实力作为评估的首要内容。这是一种从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出发的评价体系。克莱因依照他的“综合国力方程”计算并对世界上几个首要国家的综合国力执行了排序,如表2所示:依照克莱因的“国力方程”评估,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初,以基本实体(人口+领土)测算的中国国力,位于前苏联、美国、巴西之后,位居世界第4名;以经济实力测算的中国国力,次于美国、前苏联、前西德、法国、加拿大、日本、居世界第7名;以军事实力计算的国力,仅次于前苏联、美国,是世界第三军事大国;以基本实体、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加总之后计算的国力,也仅次于前苏联、美国,居世界第3名;以国力方程最终评估的综合国力,排在前苏联、美、巴(西)、前西德、日、澳之后,居世界第7名。克莱因对综合国力的评估方法,在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上迈出了核心性的一步,对以后的相关综合国力的定量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为止,不少学者所提出的综合国力评估公式,仍未完全脱离它的计算模式。但克莱因模型受于其创立的历史背景及创立目的制约,该模型在很多方面的缺陷也是值得探讨的。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缺陷性分析 1、研究综合国力的目的具有显著的片面性克莱因在《80年代的世界国力趋势与美国对外政策》中毫不隐讳地说:“相关国力的研究,即是对发动战争的能力的一种研究。”“最重要的事是如何去认清国家目标并研判是否促成此等目标。”他在该书最后一章中,为美国白宫献策:为称霸世界,务必建立“三洋大联盟”……他还宣布,该三洋大联盟之使命,是结合彼此的海军实力,用空军战力给予支援,保证各盟国之间海运贸易航路的安全。克莱因强调,此联盟并不是旨在对付苏联集团,他觉得只要这些由国家以这样方式团结统一,并保证经济的持续繁荣进步,自可促使社会主义制度“趋于瓦解”。可见,克莱因研究国力的目的是为美国和西方的“强权政治”服务的。2、忽略了“科学技术力量”这一重要原因“科学,是指‘有关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泛指依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成长,将助推社会发展,使世界发生深刻变革。优先掌握科学技术者,在将来综合国力竞争中将居于领先地位。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形成各国经济上涨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美国国民经济从20世纪7O年代起,平均每年上涨3.5%,其中有1.8%来自新科技进步的贡献。日本在1965—1970年经济高速发展期间,事实上涨率平均每年为11.6%,其中4.4%是靠科技进步原因获得的。日本9O年代的经济上涨,据说有65—70%左右要靠科技进步的力量做贡献。据世界银行测算,从2O世纪5O年代到7O年代,发达国家科技进步促进经济上涨的作用为50%,80年代以来达到到70%到80%。世界各国即使社会制度不同,综合国力不等,但都选择了积极开拓高科技发展道路,汇成了高科技竞争的巨流。高科技是2l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位”。将来国际综合国力较量的总流向是:军事战一经济战一科技战。3、克莱因公式是静态的,即没有从时间流程改变来估算综合国力,无法评价同一国家在各不同历史期间的综合国力改变状态。综合国力系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综合国力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持续改变的过程。一是由于综合国力系统内的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衡、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其中某一要素的改变,必然引起其余要素,乃至引起综合国力系统的整体性变动。比如经济实力的加强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军事实力,而军事力量的加强能够更好地为经济的成长供应不错的环境。二是由于综合国力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的状态是随时间而持续改变的。4、综合国力评价系统应当是一个对外放开的系统,而克莱因的理论模型导致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弱国无外交”。要付出发展经济和科技,加强综合国力,开展以实力为后盾的外交。只有如此,才可增长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表达话的份量,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倒过来通过外交可以高达与他国或其余集团执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目的,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不错的外部环境。5、过于注重人口数量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忽略了人口的质量困难。在综合国力中,人口数量的确占有重要份量。人力资源是资源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人口数量很少的国家,是很难挤进强国之林的。适当的人口数量是维持国力强大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基础原因。但并没有是最首要的原因。就中国来说,1949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就居世界之首,但是综合国力却排在12个人口远远少于中国的国家之后。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限制因素。当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处在动态平衡时,人口发展会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当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社会经济的停滞乃至衰退。比如我国人口基数大,很多经济指标的总量尽管不低,但在人均占有的指标上力度被显著地弱化。所以,在克莱茵的国力方程中仅考虑人口总量而不考虑人均量困难,是无法更真实有效地反应一国综合国力的事实情形的。6、过于注重资源原因和军事力量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这些原因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有影响的。但不是首要原因。伴随科技的成长,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渐减弱。比如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但其经济发展却获得了惊人的成就。由于伴随科学技术的成长,被民众所利用的原料、材料的规模在持续地扩大,不只有大批自然物质,而且有很多人工合成的物质。事实表明,在当今,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核世界里,以军事实力为中心的国力的作用承受了适当的制约。像美国如此一个手拿原子弹的超极大国,在印度支那打了那么多年的战争,竞吓不倒越南如此一个小国。7、没有把社会体制原因纳入其中,S、W系数虽有所涉及,但又含混不清,根据不足。尤其是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评估中,按克莱因所赋予S、W 的涵义及所给的系数,前西德为1.5,日本、巴西为1.4,前苏联和澳大利亚为1.2,而中国仅为0.6,显然有其偏见,进而大大低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其战略目标、国民意志、政府要素、政策水平等要素也很难寻到一个客观统一的估价标准,因此克莱因评分往往带着各评分人主观臆断的偏见。 参考文献 施祖辉.综合国力理论的历史考察及其应用.预期,1993,(4):64-66余芳东.国外综合国力研究方法的评价.复印报刊资料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1994,(1).58-62综合国力评价与我国之国际地位.遵义基础教育网黄硕风.综合国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秦正云.相关竞争力困难的总括.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3-8-l2郭雷.人口和资源在综合国力评估中的作用.中国国情国力,1997,(3):31-32张继鹏,刘德鑫,张家来,刘少敏. 有关综合国力评价克莱因理论模型的缺陷性分析. 当代经济科学. 2006年1期
标签:
- 上一篇: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
- 下一篇: 陈志武
随机快审展示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推荐文章
- 黑马在线:均线实战利器 8000 阅读
- 短线交易技术:外汇短线博弈精讲 3446 阅读
- MACD震荡指标入门与技巧 3582 阅读
- 黄金操盘高手实战交易技巧 3798 阅读
- 做精一张图 2740 阅读
热门文章
- 港币符号与美元符号的区别是什么啊? 21714 阅读
- 我国各大银行汇率为什么不一样啊? 9874 阅读
- 越南盾对人民币怎么算的?越南盾对人民币汇率换算方法是什么 8935 阅读
- 黑马在线:均线实战利器 8000 阅读
- 小白经济学 7574 阅读